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化學知識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和知識點,是對這個世界全新的探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一、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學科。

  2、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3、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色、味、態、密度、硬度、熔點、沸點、揮發等。

  化學性質:需要經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等。

  4、蠟燭及其燃燒現象的探究

  蠟燭火焰分為三層:外焰***溫度最高***、內焰、焰心***溫度最低***

  蠟燭的燃燒既是物理變化又是化學變化。

  蠟燭燃燒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氣體和撥出氣體:相同點:都有水、氧氣、二氧化碳

  不同點:吸入氣體:氧氣多 撥出氣體:二氧化碳、水多

  結論: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試管 燒杯 酒精燈 漏斗 滴管 集氣瓶 水槽 鐵架臺

  6、各種常見儀器:***一***

  ***1***固體藥品的取用:①存放:廣口瓶。

  ②取用:粉狀藥品—藥匙或紙槽***一傾二送三直立***

  塊狀—鑷子 ***一橫二放三慢滑***

  ***2***液體藥品的取用:①存放:細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標籤朝手心;口對口緊挨著慢倒;試管略傾斜

  ***3***量筒:①無‘0’刻度;②正確讀數:視線與凹液麵下端平視***否則俯大仰小***

  ***4***酒精燈:①注意事項: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新增酒精;禁止“燈對燈”點燃酒精燈;必須用燈帽熄滅酒精燈,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層:外焰***溫度最高***、內焰、焰心***溫度最低***

  對物質加熱用外焰

  ***5***給物質加熱的方法:

  對液體加熱:試管外壁保持乾燥,試管中液體不超過試管1/3,試管口向上與桌面成45°,先預熱再加熱,加熱用外焰,試管口不可對人。

  對固體加熱:試管外壁保持乾燥,試管口略下傾,先預熱再加熱,加熱用外焰。

  ***6***玻璃儀器洗滌乾淨的標準: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可間接加熱的儀器:燒杯、燒瓶

  不能加熱的儀器:量筒、集氣瓶

  ***8***取用藥品時做到:口不嘗、手不摸、鼻不聞***聞的方法:扇聞***

  未說明藥品用量時:液體一般取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低部即可。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1、 空氣的組成: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 氣體及雜質***0.03%***

  2、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1***藥品:紅磷

  ***2***步驟:①檢查氣密性;②集氣瓶中加少量水;③點燃紅磷

  後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塞緊塞子。

  ***3***實驗關鍵:紅磷必須過量;裝置必須密封;冷卻至室溫再

  開啟彈簧夾。

  物質的分類

  ***一***

  3、 氧氣

  ***1*** 物理性質:通常狀態下,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

  ***2*** 化學性質:①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製取氧氣:製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氣法:排水法:

  ③裝置:固固加熱型***高錳酸鉀製氧氣、氯酸鉀與二氧化錳製氧氣***固液不加熱型***過氧化氫製氧氣***

  ***一*** ***一***

  ④驗滿: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氣泡說明已收集滿:利用向上排氣法: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則滿。

  ⑤氣密性檢查:連線好儀器,手緊握試管,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鬆開手導管中能形成水柱,則氣密性好。

  ⑥高錳酸鉀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製氧氣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

  ***a***、為什麼試管口部略下傾? 防止冷凝水迴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b***、在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為什麼要在試管口放棉花?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c***、停止加熱時為什麼先把導管移出水面?

  防止由於降溫管內壓強減小,水被吸入試管造成試管炸裂;

  4、化合反應:特點:“多變一” 字母表示:A+B→AB

  分解反應:特點:“一變多” 字母表示:AB→A+B

  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

  4、 催化劑:特點:“一變兩不變”

  一變: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兩不變: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5、 空氣汙染指數的專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顆粒物和臭氧等。

  6、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

  ①***黑色***C和O2反應的現象是: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更旺,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②***黃色***S和O2反應的現象是:在空氣中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藍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熱量。

  ③***紅色或白色***P和O2反應的現象是:發出黃白色的火焰,放出熱量,冒白煙,生成白色固體。***用於發令槍***

  ④***銀白色***Mg和O2反應的現象是: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用於照明彈等***

  ⑤***銀白色***Fe和O2反應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注意點:預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層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現象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現象是:發出藍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現象是: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組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1*** 水電解實驗:化學反應:

  產生位置 負極 正極

  體積比 2 :1 質量比:1 :8

  “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檢驗: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出氣口置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2、水的淨化

  ***1***水的淨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靜置、過濾、吸附、蒸餾***均為 物理 方法***,其中淨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淨水劑是活性炭。

  ***2***過濾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邊緣;濾液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盛濾液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濾紙三層一邊;

  漏斗下端緊靠接濾液燒杯。

  濾紙與漏斗內壁間有氣泡:影響過濾速度。

  過濾兩次不乾淨原因:濾紙破損;濾液高於濾紙;接濾液燒杯不乾淨。

  玻璃棒作用:引流。

  ***3***硬水與軟水 A.定義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B.鑑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C.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煮沸

  D.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乾淨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

  3、氫氣 H2

  ***1***、物理性質:通常狀態下,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難溶水***排水法***

  ***2***、化學性質:

  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點燃前,要驗純***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水珠產生

  ***一***還原性***用途:冶煉金屬***

  現象:黑色粉末變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3***、氫氣的實驗室製法

  原理:

  裝置:固液不加熱型***與過氧化氫製取氧氣裝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氣法:排水法:

  ***4***、氫能源  三大優點無汙染、放熱量高、來源廣

  {瞭解}4、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汙染

  A、水汙染物來源: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汙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汙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汙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5、分子與原子

  分子

  原子

  定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點

  體積小、質量小;不斷運動;有間隙

  聯絡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區別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第四單元 構成物質的微粒 知識點

  1、 原子的構成

  ***一***

  ***1***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對原子質量

  ①、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3、沒有單位

  2、元素

  ***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決定因素:核電荷數或質子數

  ***3***、特點: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4***、地殼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矽、鋁、鐵、鈣

  生物體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氫。***最多的金屬元素:鈣***

  ***5***、元素符號的意義:巨集觀:表示一種元素;

  有時表示一種物質:***金屬元素、固態非金屬、稀有氣體***

  微觀:表示一個原子

  例如:H: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

  He:表示氦元素;氦氣;一個氦原子

  C:表示碳元素;碳;一個碳原子

  Al:表示鋁元素;鋁;一個鋁原子

  ★當元素符號前出現數字時,只有微觀意義;符號前是幾就表示幾個原子

  例如:3H:3個氫原子 4C:4個碳原子

  nFe: n個鐵原子 2Ar:2個氬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較

  原子

  元素

  概念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特徵

  表示具體的粒子,也表示種類。既講種類也講個數。

  表示種類,不是針對具體的某個粒子而言。只具有巨集觀含義

  ***4***我們的平時所說的“補鐵、補鈣”指的是補元素。

  三、元素週期表

  元素週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對於元素週期表,一要認識它的結構,二要能從元素週期表獲取相應元素的資訊,如元素名稱、元素符號、質子

  3離子

  一、核外電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可用原子結構示意圖簡單表示***如右圖***。

  ***一***

  右圖表示的是鋁原子的結構——核電荷數為13,核外第一電子層上有2個電子,第二電子層上有8個電子,第三電子層上有3個電子。

  2、電子電子層的規律:

  ***1***、第一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第三層最多容納18個電子。

  ***2***、最外層電子層不超過8個,***只有一層的不超過2個***

  3元素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目有密切關係。最外層具有8個電子***只有一個電子層的具有2個電子***的結構,屬於相對穩定結構。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少於4個,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等於或多於4個,在反應中易得到電子。稀有氣體最外層電子都是8個電子***氦為2個***,屬於相對穩定結構。

  二、離子

  1.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符號的意義見右圖所示***數字“2”的意義***。

  ***一***

  2.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原子

  離子

  定義

  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電性

  不帶電

  帶電荷

  陽離子:所帶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陰離子:所帶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

  聯絡

  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原子得到電子變成陰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