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教學方法與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數學是小學生的一項基本素質,數學能力差,一定會影響到小考整體成績,而小考又是決定了小學生升初中的關鍵,所以必須學好,所以小編在這裡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數學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
有些內容的教學,教師講得再投入,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便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參與中不知不覺度過難關。
《加法的初步認識》是低年級學生學習加法的開始,由於初次接觸加法,用語言敘述很難表達準確、完整。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演示操作程式,寓加法的含義於演示操作過程中,通過演示操作的條理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為學生思維的條理化打下基礎。在教學中,可將教材中的氣球圖製成化靜為動的活動場景,在螢幕上演示兩個氣球合在一起的全過程。通過啟發提問,組織學生從實踐中體會加法的含義。由於製作的CAI課件色彩鮮豔,動感強,畫面清晰,學生聽得認真,看得仔細,這樣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記憶牢固。所以,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向學生展示知識形成的過程,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鼓勵學生探索,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為鞏固分數的意義,可以設計一個生動活潑的課件,鮮豔的色彩,延長了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全班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
在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的情況下,充分挖掘畫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說出:可以分別把10個蘋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單位“1”,並能把每個“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用不同分數表示,這樣做不僅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力、注意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數學興趣教學
激發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採取哪些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 巧設匯入語激趣。上課伊始, 教師應根據該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材重難點, 設計一段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導人語引入新課,以啟用學生學習動力, 點燃學生思維火花。
其次, 設計擂臺賽出情趣。小學生表現欲強, 愛爭強好勝, 喜歡受人誇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抓住小學生這一年齡特點, 有意識地設計競賽題和競賽形式, 學生會興致盎然,熱情高漲, 學習空前活躍。如把基礎數學知識或口答題設計成搶答競賽形式, 把中等難度題設計成限時必答競賽形式, 把難度較大的題設計成小數奧賽形式, 讓學生以賽激趣, 以賽促學, 以賽提效。總之,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徵, 選用科學靈活的教學手段, 不斷創新激趣方法,會使數學課趣味盎然, 高潮迭起; 會使學生在學中玩, 在玩中學, 學得有趣, 學得愉快, 學得輕鬆, 學得主動, 學得深刻。
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對於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
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D?D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而對於在預習中已弄懂的內容可通過聽講來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看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種好些;課後複習?D?D學生可先合上書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課堂內容在腦子裡“過”一遍,然後自己歸納出幾個“條條”來。教師要研究每個例題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個例題的關鍵所在,思考這類例題還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提問,把已知條件和求解目標稍作變化又有什麼結果,解題中每一步運算的依據又是什麼,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識,這類題 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求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