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初中生能不帶手機就不帶手機

  在校學習要緊跟教師的講課進度,因為初中和小學階段不同,學習量比較大,所以孩子還是有很多注意實事項的,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能不用手機就不用手機

  總說手機有什麼有益學習的功能怎樣怎樣,你有多少時間是用來學習的?

  使用手機對學習影響非常大。所以,如果你的自制力不那麼強的話,建議:

  1.解除安裝絕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手機遊戲及娛樂APP。

  暑假就一定不要沉迷遊戲了。

  2.早起和睡前不要碰手機

  睡前和早上醒來,是我們的手機依賴症最容易病發的時段。

  所以在這裡我想提醒大家:在這兩個時段,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

  我們可以培養在睡前看一會書的習慣,建議大家休息時間好好休息,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睡眠。

  3.換成其他。

  “我要查單詞”“你可以用電子詞典***沒有遊戲和小說那種***”

  “我要看時間”“你可以帶手錶”

  “我要查時政熱點,查單詞、刷題...........”

  “好吧,我讓你帶,不過~請自覺的上交爸媽,跟爸媽約定每天一個時間段檢視你要查的所有內容,用完放到爸媽那兒”

  1

  限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人在中學時期,平時學習壓力繁重,在假期就越想“找點時間,找點空閒”,但若你體內“自制力疫苗”缺失,就會讓自制力“殺手”有可乘之機。

  輕易掉入殺手的“溫柔陷阱”之中,接踵而來的則是自責、怯懦、沮喪等消極情緒。這樣糟糕的情緒,學習狀態可想而知。

  怎麼辦?別急,人在中學飄,怎能不挨刀呀!就從作業開始吧!

  作為中學生,作業絕對不能拖到八月或開學被迫趕寫作業。爭取在八月前完成作業,至少也要到八月十五號前完成。

  怎樣設時限定呢?

  “難題怎麼辦?做不出來我很難受,於是陷進去,時間浪費了很多,耗不起啊——感覺又糟糕,怎麼剋制對難題難解難分強烈感情呢?”

  這是一些同學在自制力方面比較有特色的苦惱,其實類似的還有,很多學習任務忙不過來啊,一聊天、一吃飯,半天就過去了啊……

  這個其實都可以用設定時限的方法輕鬆解決的,給自己找個監工。

  比如,這個試卷我規定自己90分鐘解決,計時器***沒有計時器手錶也可以的***備一個,90分鐘後,手起刀落,停止做題!

  1

  及時複習的習慣

  及時複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後發生的急速遺忘。

  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

  因此,對剛學過的知識,應及時複習。

  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複習次數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以逐漸加長。

  要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

  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重新學習。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就是說,複習過去的知識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穫。

  這個“新”主要指的是知識達到了系統化的水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新水平。

  首先,知識的系統化,是指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也就是從整體、全域性或聯絡中去掌握具體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學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識系統中的應用位置上去。

  其次,知識的系統化,能把多而雜的知識變得少而精,從而完成書本知識由“厚”到“薄”的轉化過程。

  系統化的知識,容量大,既好記又好用。

  最後,系統化的知識有利於記憶。

  道理很簡單,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記,而聯絡著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記。

  想做好知識的系統化:

  一要靠平時把概念和原理學好,為建造“知識大廈”備好料;

  二要肯于堅持艱苦的思考。思想懶漢,逃避艱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識的;

  三要學會科學地思維。

  1

  預習的習慣

  如果你的時間寬裕,愛學習,預習好開學的新課程也未嘗不可。

  以下幾種預習的方法供你參考:

  1.反覆閱讀、深刻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前因後果,同時要找出知識疑難點。

  2.讀課本,畫出方法***研究問題的方法***。

  疑難點在課本里,研究問題的方法是在研究解決各個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

  閱讀課本時應該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對研究方法的領會。

  3.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點都是有特點的。

  看書時全明白,合上書後又怎麼樣?做題時能不能運用?這都需要知識點在腦海中落實到位。

  每看完課本的一部分,不用課本能不能瞭解裡面知識點的區別和聯絡,這很重要。

  基本概念需要正確的理解,要把最細緻的地方搞明白,雖然數學、地理、歷史、政治都很重視整體的知識架構,但最基礎的還是一個個知識點。

  只有把一個個知識點扎實掌握了,那麼你也就會“一看見題目就知道怎麼做”了。

  4.不清楚的地方還要反覆看,逐漸就能演變成板塊式的知識點,形成整體知識網路。

  5.掌握知識點不是單純指看書背下來,而是掌握知識點在生產、生活中的聯絡和應用。

  6.分析比較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

  不用弄得太複雜,比較的方法很多,比如圖形法、列表法、圖示結合法等。鍛鍊自己的發散思維和知識點的遷移能力。

  7.讀書的時候多總結,然後自己給自己提問題,把問題都寫下來,然後再逐一解決問題。

  同時做到一邊看一邊自己列提綱,把每章每節的主要內容都寫下來,這樣有助於理清脈絡,順暢思路。

  8.在日常的學習之中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關鍵點***比如詞語、概念、定義、基本語法、邏輯、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體的運用和計算***儘可能爛熟於心。

  同時在學習、聽講、筆記時善於抓住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並把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達到加深理解記憶,靈活運用的目的。

  在用好、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再做相應的題目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做完題之後要思考總結解答這類題目的技巧,從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識以及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學習攻略

  聽課

  ***1***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

  ***2***聽知識引入及知識形成過程;

  ***3***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

  ***4***聽好課後小結。

  思維

  ***1***多思、勤思,隨聽隨思;

  ***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於大膽提出問題;

  ***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

  ***4***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可以說“聽”是“思”的基礎、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複習與作業

  初一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學生應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後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後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書寫格式要規範,條理要清楚。

  書寫作業時,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如何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都是需要學生們掌握的。在這裡,教師的示範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十分重要。

  怎樣培養好的學習方法

  1、抓好預習環節預習,即課前的自學

  這是上課前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過程。有些學生由於沒有預習習慣,對老師一堂課要講的內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講課,顯得呆板被動。有些學生雖能預習,但看起書來卻似走馬觀花,這種預習一點也達不到效果。

  2、注重聽課環節

  由於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聽課是學生接受教師指導、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重點要聽例題解法的思路,抓住重點、難點,以獲取最佳的學習效果。課堂中千萬別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

  3、緊抓複習環節複習是對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再加工

  根據學習情況對學習程序進行適當調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總結主要知識和一些重要方法,明確重難點。做到"每天有複習,每週有小結,每章有總結",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複習體系。

  4、重視作業環節獨立完成作業是深化知識

  檢查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學生沒有真正利用好這個環節,一下課就搶著做作業,作業一完,萬事大吉,或者課上根本沒聽懂,下課後也不問,作業抄襲後向老師交差完事,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5、做好課堂筆記環節記筆記是為了學。

  記筆記的原則是以簡練明白,提綱挈領;難點不放過,疑點有標記;對聯想、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記;同時筆記要留有空白處,便於複習時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