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的技巧與複習

  如何快速提高化學成績?光靠大量做題,多背公式就可以嗎?學習成績的提高非一朝一夕,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持之以恆的毅力才能看見成效。

  高中化學的技巧和方法

  四大技巧

  1

  掌握必要知識點

  儘管高考試題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識點,但常見的知識點是常考不衰,落實搞懂每一個必要的知識點,夯實知識基礎,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技巧。

  高考以能力立意進行命題,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須結合具體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是前提條件。以下是高考常見的考點:

  1***阿伏加德羅常數;

  2***氧化還原反應;

  3***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

  4***溶液、離子濃度及其轉變;

  5***“位一構—性”,即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結構和性質,核外電子排布,電子式——10電子;

  6***化學鍵、晶體型別及性質、特點;

  7***代表物質的重要性質——元素及其化合物;

  8***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要求巧解;

  9***陰、陽離子的鑑定、鑑別——涉及實驗評估,物質的除雜、淨化、分離、確認;

  10***鹽類水解——離子濃度關係***包括大小比較***;

  11***離子共存;

  12***溶液的ph及其計算;

  13***電化學:原電池、電解池;

  14***有機化學思想:官能團化學、官能團的確定、同分異構、同系物;

  15***有機物燃燒規律;

  16***十大反應型別——有機合成;

  17***有機聚合體和單體的相互反饋及簡單計算;

  18***實驗儀器的洗滌;

  19***實驗裝置***儀器組裝***、基本操作;

  20***藥品的存放;

  21***原子量***相對原子質量***、分子量***相對分子質量***、化合價的計算;

  22***化學計算——注意單位和解題規範;

  23***混合物的計算;

  24***化學史、環境保護、煤、石油、化工;

  25***資訊、新情景題的模仿思想。

  2

  培養實驗能力

  重做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部分;實驗複習組成“三套專題”:①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鑑別;②常見氣體的實驗製備;③實驗設計與綜合實驗,包括實驗評價;要注意實驗與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有機化合物知識、化學計算等方面的綜合。

  3

  學會處理資訊題 先看問題再讀題

  資訊綜合題特點是:資訊新、閱讀量大、隱蔽性強,一般提供的內容有:

  1***彙總、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等知識;

  2***給出某些實驗現象、資料、圖表等;

  3***敘述某些討論物件的合成路線、製取方法、發展史料、應用前景等;

  4***結合最新的科技動態、社會熱點問題、環保問題等與化學相關的內容。

  對於大多數資訊給予題而言,有用的資訊一般隱含於其中,關鍵在於如何摘取、重組和加工。由於所給材料冗長、陌生,從上到下逐字逐句讀完不僅費時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雲裡霧裡前看後忘。

  對於這種題目,建議先看問題後看正文,做到每題心中有數,相關資訊隨手畫出。全力尋找突破口,由點到面擴大成果,針對題目可能會給出的或平行或階梯形的資訊,找出其中的聯絡。

  複習建議:

  ***1***根據課本挖掘知識,總結規律。

  ***2***適當給學生增加資訊,使學生在解資訊題時,心中有數,充滿信心。

  ***3***注意媒體,如:中國科技的“十大”成就,神舟飛船,可燃冰,奈米材料,水稻基因的檢驗等,讀懂圖表、資料也是解題的關鍵。

  同時,掌握解答資訊題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1***先看問題後看正文;

  2***針對問題,全力尋找突破口;

  3***由點到面,擴大成果,每一個資訊給予題一般會提出若干問題,它們彼此間或許是平行的,或許是階梯型的,有的可能是連環網路式的,要看清題與題的關係,逐步攻克;

  4***複檢結果和資訊之間的相關矛盾,表達是否符合題意及一般規範,避免低階錯誤。

  4

  總對策

  1***注重主幹知識,進行網路化歸納複習。

  2***將主幹知識組成專題,有主題地複習每一個知識板塊。

  4***夯實基礎,踏實梳理每一個必考知識點。

  6***研究春季高考試題,進行有目的的模擬訓練,培養應試能力和應試技巧。

  四大方法

  1

  自行繪製物質轉化框圖

  圖形結合的方式一直是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鹼金屬的章節講完了,複習的時候就要在紙上畫鹼金屬這一塊所有相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圖,把鋁單質、氫氧化鋁、氯化鋁等等我自己能夠想到的物質都寫進框圖裡,並且思考每一步轉化發生的化學反應條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複習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從整體上對這一元素有了全域性性的瞭解。

  需要強調的是“自行”,很多同學喜歡直接看一些教輔資料上已經歸納好的類似框圖而不願自己動手畫,我的建議是先自己畫一遍之後與參考資料對比,一來自己畫過的印象遠比看書深刻,二來很可能你的確掌握了90%的內容,但是如果自己沒有畫過一遍,就可能發現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2

  聯絡前後學習的內容

  知識點環環相扣,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不妨再回顧下原來學過的舊知識。比如反應原理本身就是一個很強調邏輯推演的部分,而且事實上,這一塊內容前後有很大的關聯程度:從熱力學綜述開始,先後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澱等等子章節,每一個子章節之間都是可以互相幫助解釋、幫助記憶的。在平時的上課、做題當中,養成一個不斷思考的習慣,自己把這各個原理之間的思路理清晰,對於這一部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關鍵問題就是到底應該怎麼做呢?舉個例子,比如今天老師上課講到一個關於化學平衡狀態下的平衡移動問題,其中就用到了熱力學當中反應速率的知識點,最後得出“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變大進一步導致平衡移動”這樣的結論,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意識到“平衡”與“反應速率”就這樣聯絡起來了。

  類似的,這樣的情況可以體現在任何時候。但是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自己要養成思考和梳理的習慣。我們常說要多思考,那麼在這一部分,多考慮一下各個子章節之間的聯絡,如果能夠在整體上有一個把握,自然對一些綜合性的大題不會感到素手無策。

  3

  分門別類 逐個掌握

  知識點繁雜零散,只有分門別類整理好,才能有效率地全盤掌握。有機化學東西這麼多,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絕對不是值得提倡的。我們要學會按照一定標準分類,最普遍的一個分類就是按照官能團來區分。簡單來說,就是按照雙鍵、叄鍵、羥基等等來分類,分類可以不用很詳細,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點的東西放在一起。

  分類完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逐個把每一類物質具有的的性質、會發生怎麼樣的反應瞭解清楚。這裡仍舊是推薦大家自己畫一張表,按照“什麼樣的結構是什麼物質,什麼物質又有什麼樣的性質,什麼樣的性質導致有什麼反應”這樣的邏輯去歸納總結。當自己全部歸納一遍之後,一定會有十分深刻的影響。

  4

  理論聯絡實驗

  所有實驗操作,都可以用理論知識去解釋。比如為什麼硫酸將醇脫水的反應溫度不能過低不能過高?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聯絡到這個反應本身需要的條件以及溫度過高會發生副反應。這樣子我們就可以根據理論知識去解釋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反推理論上它有的性質。所以,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把實驗與理論割裂開,這兩部分在化學中一定是相輔相成的。

  高三化學怎麼複習

  化學大概是大家感覺比較好的科目,它和數學、物理一樣,要把聽課、鑽研課本、做習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化學中有幾個板塊: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電化學、有機化學等。我認為學好化學要注意多記、多用、多理解,化學題重複出現的概率比較大,重要題型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許多化學反應的特徵比較明顯,記牢之對於解推斷題將會有很大幫助。在平時多做題時要注意總結很多有用的小結論,並經常用一用,這在高考時對提高速度有很大幫助。高考化學試題中選擇題佔87分之多,因此多解、快解選擇題是取得好分數的致勝因素。

  如何才能做得快呢?這就需要你從大量解題的訓練中找出一些小竅門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45克水蒸氣和4.4克二氧化碳混合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多少?①45.1,②17.2,③9,④19。如果拿到題馬上開始算,大約要2~3分鐘,如果你用上自己的小竅門,注意到該混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間,那你可只用二秒鐘時間就選出正確答案。類似這樣的小竅門還很多,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尋找用熟,迅速提高模考分數。

  另外,學好複習好化學並在考試中取勝的一個經驗是學會“猜”。這種“猜”實際上是一種層次較高的推斷,要有一定的基礎,做的題多了熟能生巧,自然會獲得一種“靈感”,自己可以創造“猜”法,因為它是你勤勞學習的結晶,不是亂猜。我用“猜”法解題,通常比正規解法快幾倍,尤其是解決推斷題和選擇題,正確率很高。當然即使是一看題就知道答案也要進行檢驗。最後,對化學試卷中出現的新題型要高度重視並加以研究,它們通常代表著出題的新趨勢,高考中很有可能會觸及的,值得認真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