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高中政治的技巧總結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必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理解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好高中政治的技巧一

  1、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是探索與創新的源頭。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學生要學著不斷去質疑、釋疑,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積極地鍛鍊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象,大膽創新,並能對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結論提出質疑。

  2、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

  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後收”。它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從內容上,要求學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這些知識不僅要求學生找得出來,更要理解、記住它。從結構層次上,要求學生看書後,瞭解課本中講了幾個問題,先講什麼,後講什麼;這些問題又是從哪幾個層次和角度闡述的?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論證的。這部分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與前面的知識有什麼聯絡等。

  3、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展脈絡

  如果知識是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學生要去發現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麼,後講為什麼或重要性,最後講怎麼樣。

  學好高中政治的技巧二

  1.備課

  ***1***備課做到五個有:即腦中有“綱”***課程標準***,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學生***,心中有“情”***情境***,手中有“法”***方法***。

  ***2***具體措施

  集體備課行動:集體備課的流程***定主題、定主備人、集體討論、形成教案、反思***。

  開門聽課與推門聽課:老教師的課堂隨時歡迎年輕老師聽課,領導不打招呼直接聽課,巡視聽課。

  編制導學案:學案要求精細化,題目要精選。

  高考研究行動:做完8套高考試卷,編制一張表格***要求到考知識點題型分值難易程度***,參加一場高考。

  2.上課:在備課的基礎上,強調一個“動”。***1***讓學生“動起來”:思考、討論、練習等***能力是練出來***。***2***讓講解“精起來”:有趣、精煉、啟發等。強調兩個5分鐘:教師連續授課時間5分鐘,也就是每隔5分鐘,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1次。每節課最後5分鐘,教師留給學生自己思考總結。

  3.練習: 要求“四精”、“五必”

  “四精”:***1***精選:一般是12+5的模式。***2***精練:限時訓練。***3***精批:有統計,有適當評語,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建立錯題庫***電子稿、剪貼簿***,獲得學生練習的真實資訊。***4***精評:教師在講評作業和試卷課要“精”。有評分細則,有重點,有難點,有矯正練習。例如***原題***: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為什麼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只要兩岸同胞的心靈相通,就會一通百通”? 變化題1***變設問***“兩岸同胞翹首以盼多年的‘三通’夢想終於成為現實”。請你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變化題2:***變角度***海峽兩岸分隔多年,什麼兩岸同胞心靈依然相通?再如***原題***: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回答為什麼大多數中國民眾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變化題1:***變知識範圍***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相關知識,回答為什麼大多數中國民眾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變化題2:***變知識範圍以及設問角度***請從《經濟生活》的角度談談,政府應該怎樣進一步增強中國民眾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再舉一例***原題***:結合材料三,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浙江人經濟與浙江人精神之間的關係。變化題1:***變材料範圍***材料三體現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五必”: 教師在作業佈置和檢查上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最大限度發揮以“訓練為主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