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出屬於自己的語文學習習慣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指的是在長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經過不斷的重複或練習,逐漸養成並鞏固下來的一些好的行為方式或動作傾向。從某種意義上講,語文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參考!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所以說,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使自己一輩子受益無窮。

  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養成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愛閱讀的習慣,精讀的習慣,默讀的習慣,朗讀的習慣,速讀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用工具書的習慣,好問的習慣;記日記的習慣,寫隨筆的習慣,先構思再寫作的習慣,自己修改文章的習慣,書寫工整、美觀的習慣,注意行款、格式的習慣;專心聽話的習慣,有禮貌說話的習慣,與人文明交際、恰當表達和交流的習慣;課前預習的習慣,集中精力上課的習慣,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自主探究的習慣,與人合作學習的習慣,隨時留心學習語言的習慣……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於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所有方面和全部過程。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逐漸養成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

  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它雖然不像別的學科那樣能很快見效,但是隻要你持之以恆,就能養成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收到顯著的成效。比如閱讀,我們閱讀的多了,慢慢地就愛閱讀了,會閱讀了,閱讀的感悟能力也就提高了;我們寫作,經常寫,就越寫越愛寫了,一天不寫就會覺得不舒服,慢慢地寫作水平也就提高了,還可能發表作品,品嚐寫作帶來的樂趣;我們進行口語交際,經常練習,慢慢就會善於傾聽,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得體的表達,懂得怎樣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就強了;我們上課,我們學習,慢慢懂得了上課應該怎樣集中精力,應該怎樣抓住重點,瞭解了學習的有效方法。這些反覆實踐、反覆積累、反覆運用的過程,就是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我們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也就是我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

  所以說,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認真實踐、長期歷練、不斷積累,才能逐漸養成。正像葉聖陶所說:“鍛鍊語文習慣要有恆心,隨時隨地當一件事做。正像矯正坐立的姿勢一樣,要隨時隨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養成坐得正立得正的習慣。”

  高二語文複習的幾大誤區

  結合大綱,注重積累明確教學內容和要求

  《教學大綱》將高中語文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分為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部分。

  這些能力目標是在高中三年的學習裡完成的,而高二正是在高一學習基礎上的繼續和延伸,是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閱讀,擴大閱讀面,在閱讀重領悟,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這些課文要精研細讀

  具體到第三冊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我個人的看法是,“文言文閱讀”部分,選編的兩個單元八篇課文是要精研細讀的,這是形成閱讀能力的前提,文章設計的文言知識,如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歸類和積累。文言語感同樣是要反覆誦讀才能形成的,因而要熟讀課文乃至背誦,這樣才有望形成一種能力,並遷移到課外閱讀,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讀本》選編的文章正是教材的輔助,是檢驗自身閱讀能力的很好的範本。要認真地閱讀,走進古人的情感世界,領悟古人的人文情懷。

  就詩歌鑑賞而言,要把握中國詩歌特徵。中國詩歌,注重意境的創設,講究通過意象組合展示生活圖景,從而傳達詩人的審美體驗。因而讀詩,把握意象是很關鍵的,把握了意象,就能把握意境。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讀詩的基本要領,熟悉詩歌的表現技巧,從而達到鑑賞的目的,而這一切同樣是要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和反覆誦讀。細緻掌握才能獲得的。殊不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道出反覆誦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誦讀是讀詩的基礎;讀詩而不能背誦等於不讀。能背誦,則必定有所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