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寶寶做家務的好習慣

  做家務雖然是父母的事,但寶寶的參與更能加深親子關係。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培養寶寶做家務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培養寶寶做家務的方法

  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小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迎合小孩子的需求,告訴孩子,他參與到做家務中來幫爸媽乾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以幫爸媽節省更多的時間,爸媽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賺更多的錢,讓他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樣的話小孩子會很樂意參與到家務活中來。

  拒絕強迫孩子做家務。家長鼓勵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最好是列一份家務清單給孩子看,讓他選擇一兩項自己喜歡做的家務,讓他擁有選擇的權利,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可以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做家務。

  為孩子做示範。一個太寬泛的任務可能讓孩子無從下手或者讓孩子感覺任務艱鉅,從而挫傷他的積極性。父母可以把任務分解成小步驟,給孩子做一些示範,認真回答孩子的疑問,讓孩子高高興興、獨立地完成任務。

  切勿要求完美。做家務對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完美的結果來說更重要。如果孩子地板掃的不夠乾淨,玩具收拾不夠好,不要直接批評或者責罵孩子,這樣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而且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所以孩子做家務更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為父母分擔,父母應該明白這一點。

  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獎勵。孩子都喜歡被表揚、被認可。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獎勵,比如說學習幼兒園老師的做法,孩子完成一項任務獎勵他一朵小紅花,完成全部任務的時候給他一些合理的獎品。

  讓孩子做家務的竅門

  1、明白真正的目標。

  要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非僅是要把繁瑣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廚房整潔的重要性,比不上幼兒發展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能力,因為這些都是健康情緒的基礎。做家務也可幫孩子瞭解人必須合作和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2、及早開始。

  孩子幾乎剛能走路就產生“幫助媽媽”的強烈願望。兩歲的小孩就能做雜事,甚至整理衣服。你可以使孩子把打掃衛生成為一件娛樂活動。四、五歲的小孩能理解簡單的指示,為小事跑跑腿。到七歲就能分擔家庭的責任了。最初最好是安排擺餐桌或其他能帶來滿意結果的簡單任務。但不要急急忙忙讓他們做力不能及的事。應該讓孩子向新的任務挑戰,但必須能使孩子有完成它的願望。

  3、定出切合實際的標準。

  大人不要什麼事都親自做,因為那樣只會削弱孩子自我價值的感情。教孩子怎樣做一件事的最好方法是簡單的重複。先給他們示範,然後與他們一起做,最後讓他們自己做。如果他們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那就不要妨礙他。失敗後,他自然會知道那種方法不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草率。如果他並沒有盡力去做,就要堅持讓他再好好地重做一遍。規定一個合理的截限時間,但不要嘮叨不休。例如,開飯時間已到,而碗盤尚未擺好,就要鄭重告訴孩子,大家都在等著吃飯。

  4、不要用利誘。

  孩子做完一件工作,最好的報酬就是給他一個微笑,摟抱他一下或者說一聲“謝謝”。在孩子能聽到的範圍之內告訴別人你多麼自豪,也是一種很好的報酬方式。事實上,孩子自己也會認識到,計劃並完成一項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

  5、支援“出外”工作。

  孩子參加各種助民活動、公益活動,如替人打掃衛生或送報紙,能幫他們學會按不同人的不同標準工作,訓練他們自立和培養責任感。

  6、不可工作過度。

  孩子做太多的工作,會妨礙他學習、身體生長髮育和其他社交活動。學習怎樣工作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從小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尊重勞動、自強自立的世界觀。所以,讓孩子做事,一定要適度。

  寶寶做家務的好處

  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疊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充套件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責任感。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