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三伏天什麼時候結束時間

  三伏天是出現在,夏季時節的小暑與秋季的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最悶熱,又潮溼的時候。古語中所說的:“夏練三伏”確實所言非虛。對此,想必人們最關心的是這炎熱的三伏天什麼時候結束吧?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為大家揭祕吧。

  三伏天揭祕:

  ***1***2016年三伏天時間: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為中伏20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為末伏10天

  所以三伏天的結束時間為8月25日。

  ***2***入伏時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的含義

  “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自然迴圈。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就是“伏”的本義。

  “伏”又稱“長夏”,五行屬土。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關係以自然迴圈。

  秋天屬“庚辛金”,所以“入伏”要從庚日開始。溫度最高,需要潛伏的時間要在夏至二十天以後,所以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

  ●三伏天的計算方法

  初伏:初伏也稱頭伏,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這段時間。

  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則中伏為20天。

  末伏:末伏也稱終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這段時間。第二個庚日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三伏天-冬病夏治

  2016年7月13日,即將迎來今年入伏的第一天。今年的“三伏天”共計40天,比去年多1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溼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稱為“苦夏”就在此時節,很多人會出現身體乏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和體重減輕等現象。在此時節,養生保健一定要加強營養,保證人體必需的水分、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物質的補充。在膳食調理上,多食用一些能提神醒腦、增進食慾、健脾利胃的苦味的酸性食物。

  冬病夏治治療的最佳時間是“三伏天”。因為夏季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季節,也是人體中陽氣最旺之時,此時通過適當的調理最易驅除體內病邪,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針刺、艾灸、穴位貼敷以及內服溫養陽氣的中藥或食物等。

  而痺症、腸胃虛寒、風溼關節痛、支氣管哮喘、脊柱炎、宮寒引起的各種婦科疾病以及各種慢性疾病建議選擇艾灸調理,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