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堂上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想要學好高中物理,課堂上的學習必不可少,掌握課上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物理成績。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物理學習的課上六步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物理學習的課上六步法

  1.預習

  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會說我在初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這裡我們需要注意,高中物理與初中有所不同,無論是從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

  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的限制,長則20分鐘,短則課前的5、6分鐘,重要的是過程***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做好上課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的同學感到聽課十分吃力,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預習可以培養鍛鍊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後進入大學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這些可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應該逐漸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2.上課

  上課是我們學習的中心環節。對此我準備強調三個問題:

  ***1***主動聽課。

  有人將我們的聽課分成了三種類型:即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主動型就是能夠根據老師講課的程式主動自覺地思考,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難點和重點進行推理性的思維和接受;自覺型則是能對老師講課的程式進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對難點和重點一般不能進行自覺推理思維,要在老師的知道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強制型則是指在課堂學習中,思維遲緩,推理滯留,必須在老師的不斷知道啟發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那麼,你屬於哪一種型別呢?我說,如果你屬於強制型,那你要試著改變自己,由強制型變為自覺型;如果你是自覺型,那麼你就要加強主動意識,努力變成主動型,畢竟“我們是學習的主人”!總之,我們應該以主動的態度去聽講,積極地進行思考,努力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

  ***2***注意課堂要點。

  要聽好課,我們應善於抓課堂的要點,這主要是指重點和難點兩個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聽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要想一節課幾十分鐘內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應將這有限的集中注意時間用到“刀刃”上。

  上課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點上,進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點強調;或板書綱目,理清頭緒;或條分縷析,仔細講解等,我們應培養自己善於去抓住這些。對於難點,則可能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我們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專意,仔細聽講。總之,我們要做到“會聽”,能“聽出門道”。

  ***3***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

  有的同學總是感到困惑,說“上課時注意了聽課,就忘了記筆記;而記了筆記,就又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對此,我們應認識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聽課是主要的方面,記筆記是輔助的學習手段。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記筆記呢?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老師的“課堂語錄”,也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板書影印”。筆記中我們要記的內容應該有:記課堂重點、記課堂難點、記課堂疑點、記補充結論或例題等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記課堂“靈感”等等。總之,我們應該有摘要、有重點地記。

  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後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

  3.複習

  有的同學課後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裡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複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進行:首先不看課本、筆記,對知識進行嘗試回憶,這樣可以強化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之後我們再鑽研課本、整理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對知識的掌握形成系統。

  另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對知識進行及時的複習也是戰勝遺忘的需要。

  4.作業

  在複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在這裡,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概念:完成作業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們在課後安排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

  明確這兩點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作業時,一方面應該認真對待,獨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積極思考,看知識是如何運用的,注意對知識進行總結。我們應時刻記著“我們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5.質疑

  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迴圈,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於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自己善於針對所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在這裡,我建議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後對知識進行復習提供有效的素材。

  6.小結

  學習的最後一個是對所學知識的小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綱,將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這樣可以使零散的知識形成清晰的脈絡,使我們對它的理解更為深入,掌握起來更為系統。

  以上六個環節是學習新課的基本程序,它們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學習的程序產生不良影響。在這六個環節之外,我們在學習每一章前後,還應該有“計劃”和“系統”兩個環節,即在學習每一章前,我們應對這一章內容進行預覽,根據要學習的內容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此外,在學完每一章後,我們就應該對這一章進行系統總結,常用的方法是畫該章的知識網路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系統的瞭解,讓我們從“巨集觀”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該章,實現對知識掌握的“昇華”。

  當然,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我們還應該再多一個“知識拓展”的環節。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再參考一些參考書、課外資料,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對此,在這裡我們不再贅述。

  其實對於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每一位同學以前都有所瞭解,現在我們提出來進行分析目的就在於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只要我們能嚴格落實學習程序的這幾個環節,將學習踏踏實實地對待,相信每位同學都會有一個好的成績!

  怎樣學好高中物理

  多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對比,歸納總括,找出內容的共同點,做歸納小結,可以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可以找出一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絡。

  根據老師的要求上課認真做筆記,遇到沒有理解的積極主動提問當場解決,學完一章進行總結,做到溫故而知新。

  雖然高中物理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加大了難度,需要學生掌握歸納,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來學習,相信同學們的高中物理很快就能提高成績的。

  高中物理成績差的原因

  1、 存在學習心理障礙

  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由於社會輿論,對高中課程充滿神祕感,心理就有一些膽怯陰影的存在;家長、親人對學生期望很高,這一殷切希望未能從學生實際出發,卻變為學生的負擔與壓力,成為心理髮展的阻力。第二,是物理課本身就要求理論聯絡實際,我們若不及時變換學習方式,那麼有趣的課程也會使學習興趣慢慢變淡;第三,少數學生吃苦拼博精神差***尤其是獨生子女***。由於個性很強,據自己的愛好,有嚴重的學科傾向性,在學習過程中物理無疑成為個別學生放棄的物件……,諸如這些方面,直接影響學生物理課學習的活動狀態、活動方式、活動程序、活動效率與效果。

  2、 存在學習的思維障礙

  ***1*** 用錯誤的生活經驗分析具體的物理現象

  高中學生已經從生活中和初中的物理課中接觸了大量的物理現象,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有些生活經驗是正確的,是我們建立物理概念的基礎,有些生活經驗是錯誤的。而錯誤的生活經驗往往會導致他們的思維障礙。如:生活經驗告訴學生“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運動的”,會使學生產生滑動摩擦力和運動方向始終相反的錯誤結論。又如:生活經驗告訴學生“手握瓶的力越大,瓶越不容易掉下來”,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手的握力有關”的錯誤觀點。

  ***2*** 思維定勢

  所謂思維定勢就是人腦受到某種外來訊號的刺激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

  學生極易按照習慣的思考方法處理問題,往往會使人陷入思維功能僵化,處理問題絕對模式化的困境。在高中講了功的表示式W=FScosθ 後若問“一個人用大小為F的水平力推一物體沿半徑為R的圓周走完一週後,推力做了多少功?許多學生馬上回答做功為零。因為沿圓周一週位移為零。再聯絡W=Fscosθ所以做功必為零,忽視了F是變力這一重要因素。

  ***3*** 以數學關係式代替物理概念

  學生在思考物理問題時帶有一種“數學慣性”,將物理問題數學化,忽視事物的物理事實和物理意義,以數學關係代替物理概念。

  例:空間某點的電場強度可用公式E=F/q來表示,若問當q增大、減小或不存在時,該點電場強度如何變化?很多同學會簡單地從E=F/q 出發,用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回答,忽視其表達的物理含義,從而造成錯誤,形成思維障礙。再如:從萬有引力定律F=Km1m2/r2看,顯然F∝1/r2,若r→0時,兩物體間相互作用力多大?不少同學都單純從公式出發,用數學知識分析,回答趨於無窮大,脫離了物理事實***質點***的限制而得到錯誤的結論。

  ***4*** 只重結果,忽視思考過程,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及規律的本質和內在的聯絡

  只要得出正確的結果,不願多想其他的解決方法。在解決問題時很難展開聯想,影響思維的流暢性。例:在電場這章的學習中,問學生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動能的變化和什麼因素有關?學生會回答和重力做功有關。由於沒能真正理解物體做功和功能變化的關係,沒有考慮到電場力做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