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理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在初中,物理學往往被大部分同學認為難度較大的學科之一。尤其對於初學物理的同學,更是覺得不知該如何去學習這門課。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初中生物理的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生物理的學習方法

  一、學好物理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基礎知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基本概念***定義***,基本規律***定律***,基本方法。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這個概念是怎樣引入的?定義如何?有什麼物理意義?學到什麼程度才能稱為真正理解呢? 理解的標準是對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絡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如:對於“凸透鏡”一節的概念的理解,“透鏡”就是可以讓光“透”過的光學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製成的。關於“凸透鏡”“凹透鏡”的定義則從透鏡的形狀和“凹、凸”兩個字的形狀上找相似點,而關於“焦點”則是利用凸透鏡會聚太陽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紙“燒焦”這個角度去考慮。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把學過的大量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單位記憶下來,成為自己知識資訊庫中的資訊。前面學過的知識,是後面學習的基礎,。學過的東西記住了,到時才能從大腦資訊庫中將資訊提取出來。

  反覆自我檢查,反覆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有人以為,理解了就一定能記住,這是對人的思維和記憶規律的誤解。一個人的一生見過、理解過無數的事物,但只有那極少數***有人統計認為不足5%***經常反覆作用在我們頭腦中,而且反覆應用的事物,我們才能記住。所以每次課後的複習,單元複習,解題應用,實驗操作,學期學年複習等,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二、 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物理思維的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為主,建立物理規律以演繹、歸納、概括為主,而分析綜合與比較的方法滲透到整個物理思維之中,特別是解決物理問題時,分析綜合方法應用更為普遍,如下面介紹的順藤摸瓜法,發散思維法和逆推法就是這些方法的具體體現.

  ***1***順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從已知條件推論其結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大多數的題目的分析過程都用到。

  ***2***發散思維法,即從某條物理規律出發,找出規律的多種表述,這是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從歐姆定律以及串並聯電路的特點出發,推出如下結論:串並聯電路的電阻是“越串越大,越並越小” ,串連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並聯電路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 逆推法,即根據所求問題逆推需要哪些條件,再看題目給出哪些條件,找出隱含條件或過度條件,最後解決問題。

  三、重視課堂上的學習上課。

  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沒有積極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們從初中開始,就要養成積極動腦筋想問題的習慣。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儘量少走思。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儲存。

  四、重視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鞏固

  要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裡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即時完成作業,有餘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要善於把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還是死的,只有通過具體運用,才能擴充套件和加深自己對的知識理解,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記憶應遵循的規律

  1、及時複習,經常運用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速度曲線”,遺忘程序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實驗證明:對剛掌握知識,如果不及時複習一天後可能遺忘20%,一週後遺忘30%,一月後只能保留50%左右,時間越長保留的知識就越少。因此,對課堂上需要記憶的重點內容應採取這樣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課前認真小結,及時複習鞏固。二是必須抓好新課前的複習提問,促使學生在課下複習。三是學完每章做好分段複習。總之,多次強化複習是鞏固記憶、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激發興趣,明確目的

  強烈的學習興趣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記憶效果,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特別重要。教學中要求學生記住某些知識,就要讓學生明白記住這些知識的意義,只有當知識有用才有記憶的知識的動力。

  3、排除干擾,適應環境

  外界環境干擾和自身情緒干擾都會影響物理記憶的效率,因此,記憶時最好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選擇恰當的記憶時間,如清晨和夜深人靜之時。而情緒的干擾往往產生於情緒低落,或緊急關頭。由於情緒低落時做任何事都無所謂;由於情緒緊張時原來記憶的知識一剎那間回憶不起來;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待情緒穩定之後再回過頭來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擾,積極調整心態,努力適應新的環境,這樣做對增強記憶,克服臨時性遺忘非常有效。

  4、記憶適量,勞逸結合

  由於超負荷記憶遺忘率高,物理知識的記憶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時間連續重複某一內容,使大腦長時間處於緊張疲倦狀態。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抗情緒。合理安排時間,要勞逸結合,適時調整學習內容和形式。

  初中物理的複習方法

  1.靜心找問題

  中考物理內容大致分四部分:力學、電學、熱學、光學,其中力學大約佔40%,電學佔35%,光熱部分約佔25%。中考的分值分配基本如此,而且中考難題比較集中。一般講,光學、熱學部分不出難題,難題出在力學和電學部分。那麼,我們的複習就不應平均分配時間,應將主要精力放在電學和力學方面。

  由於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成績也就不同,所以在複習前必須明瞭自己在學習物理方面,知識缺陷主要在哪裡,不能打無準備之仗。例如,力、熱、光、電各部分哪一部分自己沒有學,那麼就重點複習這一部分。如果你電學學的不錯,並不意味電學中你就沒有漏洞,如有的同學電學中就怕故障排除問題,那麼這就是你的弱點,就應全部將這類題目多做,多分析直到學會為止。有的同學就怕電功率綜合題,那你就找出本地和全國中考試題中的電功率題加以強化訓練,找規律,找方法,找思路,直到把它攻克炎止,總之精力和時間不可平均分配。

  2.熟記公式定律

  人之初,性本忘,遺忘是所有人都存在的自然現象,兩年所學物理都記住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在找出問題攻克難點的基礎上還要照顧到面。初中階段二冊書中有188個知識點,26個基本公式,23個重要實驗,53個理解,因此應遵循一個原則:先死後活,不死不活,死去活來的原則,就是將這些知識點、公式、概念、規律該記的必須記住,記不住,根本談不上靈活使用。

  3.複習

  複習過程有幾點建議:

  ***1***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咱們物理是讀書破兩本,考試心不慌。讀書分為粗讀和精讀,粗讀就是指:全面的一字不差的通讀兩冊物理書在讀書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對物理知識、概念規律的理解。精讀是指重點對重要概念、規律、定義、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

  ***2***課堂聽講:緊跟老師進度,重在落實,在課上練習中一定做到快,但必須保證正確率。發現問題要及時異懂異會,並應建立自己的錯誤記錄本,找原因,找問題,犯過的錯誤,絕不可再犯。

  4.練

  熟能生巧,見多才能識廣。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準備全國中考彙編和廣州中考真題彙編,會做的題可不做,重點放在自己不熟,不會或沒見過的題目,這些題叫長見識的題,弄會了有助於我們熟悉中考走向,中考題型大有處。

  5.討論

  有不少同學只顧自己複習,很少與班上同學交流,這是目前大多數同學所欠缺的。集思廣議是學物理的極途徑,有時老師沒講明的問題,可能同學的幾句話就可讓你明白了,有時你明白的知識給人家講,講的時候,也許你講來講支渠自己也繞進去講不明白了,這就證明你自己還沒有真正明白,正把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找出來了。尤其是一些綜合難題,通過同學們討論可能多種思路和方法,恰巧就填補你方法單一的讚美豐富了你的思路和方法,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