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扔鉛球力量的方法有哪些

  扔鉛球運動是我國引進較早的運動專案之一,也是我國大中小學體育達標專案之一。它能鍛鍊上肢肩背肌肉韌帶,發展力量素質和協調性,但扔鉛球也需要力量,那我們就鍛鍊力量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扔鉛球練習力量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扔鉛球練習力量的方法

  1、啞鈴練習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肩上,連續快速向上推舉。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胸前,連續快速向斜上方推舉。

  自然站立,兩手持啞鈴前平舉,向兩側開振擴胸。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頭後,向斜前上方振舉。

  兩腳前後開立,右手持啞鈴做引轉“滿弓”的練習。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持啞鈴於體側,右臂向上提拉,同時上體向左側屈,左右交替進行。

  2、實心球練習

  兩腳前後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於胸前,肘部抬起稍低於肩,將球向前上方推出,推出時手指用力撥球。要求推球時用力蹬地,上體伸展,上、下肢配合要協調。

  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微屈,右手持球於右肩上,左手扶球,兩腿蹬伸將球向前上方推出。主要體會下肢用力動作。

  用原地側向推鉛球的方法推實心球。

  兩腳左右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體前屈,然後用力將球向後上方丟擲。拋球時,兩腿用力蹬伸,上體抬起後仰,同時兩臂伸直揮臂。

  兩腳前後開立,身體重心落在後腿上,膝微屈,兩手持球舉至頭後,上體儘量後屈,然後用力將球由頭後向前上方丟擲。

  扔鉛球的技巧

  1、鉛球的正確放位是在鎖骨內端上方,緊貼頸部。出手時出手角應保持在35°~45°之間,頭向上看。

  2、持球的正確動作是五指自然分開,將球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根處。拇指和小拇指貼在球的兩側。

  3、出手時有頂肘的動作,並且注意要抬肘,不能往下放。

  4、右手為例,拇指和小指卡住球的兩側,球落在食指和中指上,掌心最好懸空,身體左側對投擲方向,兩腳自然開立,略比肩寬,將球放在右側鎖骨與下顎骨之間,注意大臂要抬平,右臂肘關節與肩膀在一條直線上,身體重心移向右前方,落在右腿上,膝關節自然彎曲,左臂自然抬起,出手時右腳蹬地,轉髖,挺胸,重心過度到左腿,右腿積極跟上,出手後重心回到右腿,身體是超越器械的,注意發力順序,自腳到手,全身發力,並不只是靠手臂的力量,出手瞬間食指和中指用力撥球***彈***,出手角度要大,出手後要有高度,出手速度要快,也就是說要有一個好的初速度。

  5、扔鉛球並不只練習上肢力量,全身都很重要,尤其是腰腹力量,腰腹力量是很多運動的基礎,槓鈴等器械訓練就最好了,同時配合一些徒手的練習,如俯臥撐,跪跳起等等一系列的田徑基本素質練習,同時要注意有一個效果很好的準備活動,避免運動損傷等。

  扔鉛球胳膊疼的原因

  1、肩臂肌肉痙攣

  肩臂肌肉痙攣,常因區域性受涼、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長期從事電腦操作、坐姿不正確等,因長期保持某一種姿勢,使頸部肌肉關節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很容易引起肩臂痠痛的症狀。時間長了還會引起頸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改變,容易引發頸椎病。扔鉛球需要肩臂肌肉用力,所以很容易出現痙攣。

  2、胳膊脫臼

  脫臼又稱關節脫位。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因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脫位,因關節病變引起者為病理性脫位。

  脫位後,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關係者為完全脫位。部分喪失者為半脫位。外傷性脫位較多見,且多發生在青壯年。最易發生脫位的關節是肘關節,其次是肩及髖關節。傷後關節區域性疼痛、腫脹、活動障礙及出現畸形,多可據此作出診斷。

  3、胳膊骨折

  上肢骨折,通常有明確外傷病史,有明顯疼痛、腫脹、異常活動,肱骨骨折還容易伴隨神經損傷,引起手指麻木活動障礙等。通過X線片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在骨裂、骨折端分離移位不明顯的情況可以考慮打石膏固定,保守治療。骨折端分離移位明顯的往往需要手術治療。詳細情況需要骨科就診,根絕X線片結果和身體情況選擇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