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有哪些比較好的提分技巧

  想要有效的提高高考的語文成績,我們可以借鑑別人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四大高考語文提分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四大高考語文提分技巧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一、系統梳理語言運用和文言文基礎知識,利用零散時間,切實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二、集中閱讀現代文10篇左右經典文章,把握其文體特徵、基本思路和命題傾向,並對經典題型認真訓練,比較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找出規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三、集中研讀涵蓋自我、社會、自然等方面的10至15個經典的作文素材,重點積累15句相應的名言警句,回顧自己中學以來的心路歷程,整理高中以來自己最為關注並形成個人一定見解的問題、現象、理念等,研讀高考作文發展等級的評分標準,寫幾篇最能體現自己特點和水平的限時作文,從而提升高考作文的應考能力和信心。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四、認真完成3至5套經典語文試題,以保證試卷訓練手感和速度***包括月考、模考***。

  高考語文快速提分的技巧方法

  “再”翻一翻教材

  由於高考只採用課外的閱讀材料,因此,許多同學往往不再重視手中的教材了,這殊為可惜。其實,近幾年的高考中也不乏與教材內容相勾連的試題,因此關注教材還是很有必要的。更何況,高中三年我們學習了將近一百五十篇課文,其中不乏經典之作,它們的語言及其所體現的情感、思想都是豐富的寶藏。在考前的最後幾周裡,在複習的間隙,我們不妨重新翻一翻教材,若時間允許,甚至可以找出其中的一些作品朗讀一下,一來可對典範的語言有再一次的感受和積累,二來也可汲取其中有價值的材料和思想,加以借鑑,用來豐富自己的寫作。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教材中其實有不少內容必然屬於高考考查的範疇,例如課文所涉及的文學文化常識、文言篇目中常見的、特殊的文言現象等,完全可以利用重翻教材的機會,通過溫習相關的註解達到溫習鞏固、拾遺補缺之效。若還能同時記誦一下需要背誦的篇目,那就是一舉三得了。

  “再”理一遍錯題

  毋庸置疑,高三的複習免不了會做大量的試卷,但試卷做得多並不意味著問題一定越來越少,有的同學甚至是題目做得越多,問題越大,反而形成惡性迴圈。其實,錯誤也是一種可利用的學習資源,因此,在複習迎考的最後幾周裡,與其花大量的時間苦做模擬試題,還不如將自己以往的錯題進行歸類整理來得更可見效。

  同學們在整理錯題時可以按錯誤的型別歸類——弄清錯誤出現的原因是記憶性的錯誤還是理解上的偏差,是審題的失誤還是答題的表述不清——以便根據不同的情況有區別地加以矯正,引起注意。也可按照試題的型別或考點的不同分類——弄清是資訊的篩選還是概括能力有所不足,或者是鑑賞、評價能力的薄弱——以便我們改進、總結某一型別試題的解題步驟和答題方法。總之,梳理一遍綜合複習階段所做的試題、試卷,會有助於我們清醒地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找到克服的方法,對於提高答題的準確率和得分率必然見效。

  “再”列幾個提綱

  列提綱自然是針對作文的準備而言的。衝刺階段,我們也許沒有也不必花太多的時間來寫完整的作文,但保持比較良好的寫作狀態還是必要的。而藉助提綱,我們可以操練審題立意的能力,也可訓練謀篇佈局的技巧,這其中包含了立論角度的取捨、核心觀點的表達以及闡釋證明的內在邏輯,可謂保持寫作狀態最簡省有用的方法。假如你還想提升一下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的技巧,也可用兩三百字練一練筆。尤其是作文開頭的部分——如何分析文題,如何提出觀點並作簡要闡釋——許多同學的表述往往含糊、跳脫,極易導致作文展開部分的偏離題意或條理不清,寫作能力尚有欠缺的同學不妨予以特別的關注,適當強化入題的寫作練習。

  關於寫作方面的準備,還有一點提醒:最後階段,同學們無需猜題,也不必專花時間背誦所謂“好文章”。猜題往往勞而無功,提前背好常常導致生硬,此二者都是造就“套題”作文的禍首,與其費力不討好,還不如臨場調動積累自己寫,更加貼切自然。將有限的複習時間花在刀刃上,這也是提升最後階段複習效益的不二法寶。

  高考語文的提分策略

  一、觀念問題

  許多家長和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那就是語文差一點沒關係,因為語文不需要多費腦子,臨考試的時候,背一背,記一記,也就行了。當然,大家之所以這樣講,與語文課堂的某些現狀有關,有的老師就是把語文當成知識課來上的。考試就是知識搬家,將記在筆記本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搬到了試卷上。語文考試就變成了關於記憶力的檢測。記憶力當然是人很重要的一項能力,一個人失去了應有的記憶力,那會完全變成白痴了。但是現代人才,絕非僅僅有記憶力就行的。思維力、想象力、反思力、推斷力、創造力,這些能力的要求對一個現代人來說是更為重要的能力。語文課與這些能力原本相關,但為大家所忽略。將語文的學習視為只要背一背,記一記,這是造成語文低分的重要的主觀原因。

  二、方式問題

  這裡我們從語文學習的方式上找一找語文低分的原因。一部分同學低分的原因是除了在課堂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幾句之外,課下從未關注過語文,基本沒有課外閱讀,只寫老師佈置的作文。這一類同學還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徵,那就是他們從來不朗讀,讀書只要一出聲,必定是磕磕絆絆,念什麼文章,都是一個勁,沒有輕重緩急,也無抑揚頓挫。這一招當然也是家長朋友檢測孩子語文程度的一個簡便易行的有效方式。您不妨讓孩子讀一段報紙,讀一篇文章,如果孩子是這樣的話,那就證明他的語文學習已經出現了問題。還有的同學,倒是關注了語文學習,不過是一曝十寒式的學習。猛幹一晚,十天不看。其實,語文的學習最是不能這樣。它需要的是少量多次,循序漸進,邊讀邊悟。

  三、內容問題

  語文低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同學備考複習的時候,將語文豐富的內涵與思考內容經常簡化為字音、字形和文學文化常識、背誦的課文這幾項內容。假如我們新近學了賀知章的一首古詩《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一般同學複習備考的內容是:複習字形“鬢毛”的“鬢”,寫幾遍,保證會寫;然後再掌握字音“衰”讀作“cuī”;再後,記住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詩人賀知章,號四明狂客,還曾寫過的一首詩叫《詠柳》。這個複習夠充分了吧。都這麼複習了,那還能幹什麼呢,剩下的就是去考場發揮了。其實這個同學語文複習得的確不錯,但他把最應該複習的內容卻丟掉了。那就是面對“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那群天真爛漫的孩子,白髮蒼蒼的87歲致仕歸鄉的賀知章此時的心境到底是怎樣的,他有何樣的人生感慨?你可以將賀知章此時心潮起伏的心情用你的筆描繪記錄下來嗎?體悟人生,感動生命,增加人生豐厚的體驗,將複雜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筆能夠準確細膩的記錄下來,這些才是語文學習的應有之義。

  四、方法

  1.轉化觀念,從今天做起。改變對語文不重視的觀念,改變語文學習方法。堅持每天學習語文40分鐘。

  2.提前預習,認真面對課文,將容易寫錯和不理解的詞語首先劃出來。能查字典弄清楚的,就自己查字典。查完後,仍然難解其意的,準備好,第二天問老師。一邊讀,一邊想,將自己的想法可以用鉛筆寫在書頁空白的地方。大膽地去寫,不要害怕自己的幼稚與錯誤。

  3.帶著這樣的問題,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與老師碰撞。看一看,自己哪些地方與老師英雄所見略同,哪些地方還有差距,哪些地方自己理解錯了,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

  4.課下整理基礎知識後,能夠堅持寫聽課感悟,感悟中可以寫:在課堂上,自己領悟了哪些,在哪些地方收到了啟發,轉變了什麼,老師與其他同學的精彩在哪裡?

  5.帶著自己這些感受,與授課老師或四中網校的老師坦誠交流。認真聽取老師肯定了你什麼,對哪些內容指出了問題。

  6.針對自己的不足,在四中網校的優質資源中找到相關的講座與問題研討。一邊聽,一邊寫下自己的感受,依據老師的建議,快速而積極地修正自己以往之不足。

  7.增加閱讀量,帶著從老師那裡領悟而來的方法,運用到自我閱讀中。

  8.期末考試早下手,自我先做模擬考。依據自己的成績與不足,再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