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財稅政策

  為進一步促進天津市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經天津市政府批准,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地稅局聯合制發了《天津市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財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津出臺財稅扶持政策力促現代服務業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天津市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經天津市政府批准,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地稅局聯合制發了《天津市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財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提出促進天津總部經濟、金融業、物流業、中介服務業、租賃業、基金業發展壯大財稅扶持政策。2006年,天津市制定實施了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並取得明顯成效。此次新制發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了財稅扶持範圍,將會對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服務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是鼓勵在津設立總部或地區總部。對在天津新設立的現代服務業總部或地區總部,按註冊資本金數額不同,分別給予不同額度的一次性資金補助,最高補助資金為2000萬元;對已在天津設立的總部或地區總部,在2013年1月1日後增資的,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最多補助資金為1000萬元。對新設立的總部或地區總部新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給予一定資金補助,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租賃的自用辦公用房,三年內每年按房屋租金的30%給予補貼。對在天津新設立的總部或地區總部,自開業年度起,前二年按其繳納營業稅***“營改增”試點行業繳納的增值稅,下同***的100%標準給予補助,後三年按50%標準給予補助;自獲利年度起,前二年按其繳納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的100%標準給予補助,後三年按50%標準給予補助。對新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按其繳納契稅的100%標準給予補助,並在三年內按其繳納房產稅的100%標準給予補助。

  二是促進金融保險業加快發展。對在天津新設立的金融企業總部核心業務部,以及金融服務外包機構,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對在本市新設立的金融法人機構,在規劃的金融區內新購建自用辦公用房或租賃自用辦公用房,給予一次性補助或租房補貼。對在本市新設立的金融企業總部核心業務部、金融服務外包機構和金融法人機構,自開業年度起,前二年按其繳納營業稅的100%標準給予補助,後三年按50%標準給予補助;自獲利年度起,前二年按其繳納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的100%標準給予補助,後三年按50%標準給予補助。對新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按其繳納契稅的100%標準給予補助,並在三年內按其繳納房產稅的100%標準給予補助。

  三是扶持物流業和中介服務業壯大。對在天津新設立的註冊資本1億元以上的大型分撥、配送、採購、包裝類物流企業及期貨交割庫,自開業年度起,前二年按其繳納營業稅的100%標準給予補助,後三年按其50%標準給予補助;自獲利年度起,前二年按其繳納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的100%標準給予補助,後三年按50%標準給予補助。對在本市新設立的註冊資本1億元以上大型倉儲類、運輸類企業,也制定了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的補助政策。對在本市新設立的國際國內知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諮詢公司、人才中介機構等專業服務機構,在營業稅企業所得稅,以及新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或租賃的自用辦公用房等方面均制定了相關的扶持政策。同時,對享受政策的中介服務也設定了資格條件。

  四是支援租賃和基金業擴大規模。對在天津新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法人機構,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對在本市新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法人機構,在規劃的金融區內新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或租賃的自用辦公用房,給予一次性補助。對在本市新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法人機構,制定了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的補助政策。對在本市新設立並依照規定備案的基金管理機構,在區域內新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或租賃的自用辦公用房,給予一次性補助。對在本市新設立並按規定備案的基金管理機構,給予相關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補助。同時,對新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法人機構、新設立並按規定備案的基金管理機構聘任的高階管理人員購買商品房、汽車或參加專業培訓的獎勵辦法作出說明。已享受本市相關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財稅優惠政策的企業,不再享受本文規定的財政補助政策。本辦法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至2017年12月31日止。

  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

  摘 要:服務業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本文回顧了建國以來浙江省服務業的發展歷程,既分析了近年來該省服務業取得的長足發展和主要特徵,也指出其發展水平仍落後於發達國家及我國一些先進省市的現實。本文認為,當前在扶持服務業發展方面財稅政策仍存不足,表現為政出多門,資金分散,宣傳不夠等,提出應通過整合財稅扶持政策、細化專案預算、強化扶持資金管理、提升納稅服務水平,加大財稅支援力度,促進服務業發展。

  1992年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決定》後,浙江省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明顯上升。1991—2000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3%,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幅0.3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0.0%提高到3***%。2001—2006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0%,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幅達0.8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提高到40.2%,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由2000年的29.0%提高到2006年的31.6%,並於2002年首次超過第一產業的比重,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本文擬對浙江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作些分析,並對財稅部門如何促進服務業進一步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一、浙江省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特徵

  ***一***傳統的運輸郵電、商貿流通業開始逐漸向現代物流***流通***業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分工進一步專業化、細化,我省的一些傳統服務性行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運輸、倉儲、郵政企業依託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客戶、設施、經營網路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不斷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務,逐步由單純的運輸、倉儲向貨運代理、商業配送、社會化儲運等現代物流方向轉變。商業、供銷、物資、糧油、餐飲等行業開始向連鎖商業、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發展,特別是連鎖經營快速發展,顯示出其“大進大出"、週轉快、成本低的競爭優勢,已有相當一批連鎖店在浙江站穩腳跟。到2006年底,全省已擁有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法人企業達4249家。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出現了一批新興的專業化、一體化物流企業。物流園區***中心***建設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一批國際物流中心正在規劃建設。

  ***二***新興行業迅速崛起,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力量。

  ——資訊服務業高速發展。隨著國民經濟資訊化的進一步推進,行動通訊、網路、傳媒、諮詢等資訊服務業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2001-2006年,我省電信業務總量年均增長21.2%,超過同期服務業年均增速7.2個百分點。到2006年末,我省行動電話使用者達3012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60.5%,比2001年提高3***個百分點;網際網路使用者***含寬頻使用者***為574萬戶。同時,廣告、公證、律師事務所、會計、審計、統計等諮詢服務業和軟體開發、資料處理、資料庫服務等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發展也十分迅速。據統計,2006年全省從事資訊傳輸和軟體業人員數為25.4萬人,是2003年的2.5倍。

  ——房地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隨著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宅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商品房個人消費不斷擴大,有力地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發展。到2006年末,我省從事房地產開發從業人員有15.86萬人。200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574.28億元,比2000年增長4.3倍,年均增長27.8%,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從2000年的16.0%增加到20.7%,房地產業已成為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旅遊業持續快速增長,帶動效益日益增強。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省旅遊業持續快速增長,已形成了相當的產業規模,開發了一大批新的景點、景區和旅遊專案,旅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綜合接待能力不斷提高。1990-2006年,我省入境旅遊者接待人次從49.6萬增加到281.4萬,年均增長12.5%;旅遊創匯收入從0.5億美元增加到21.3億美元,年均增長27.6%。2006年國內旅遊人數為16149萬人次,比1995年增加1248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為1519.6億元,比1995年增加1298.9億元,旅遊總收入與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從6.3%上升到10.7%。據有關部門測算,目前我省旅遊產業每增加1萬元的產出,可直接或間接帶動全社會總產出3.03萬元,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社群服務業方興未艾。隨著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節奏的快捷、求便,同時為了擴大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投資少、見效快的社群服務業成為我省目前新興服務業的一大亮點。社群服務的內容從單一分散性服務發展到包括託老、養老服務、殘疾人服務、優撫物件服務、居民生活服務等多層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務。

  ***三***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突出表現在:一是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等行業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走向市場,走向社會,市場化、民營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二是金融保險業從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高度集中、壟斷向市場化方向轉變,四大國有銀行完成由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的轉變,一批股份制的新興商業銀行誕生,證券市場和證券經營機構規模不斷擴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的壟斷局面被打破,呈現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是隨著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政府職能開始逐漸轉向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不斷髮展壯大,承擔起行業管理、協調、服務的職能,並開始從官辦、半官辦的狀態轉向按照市場經濟模式運作。

  ***四***經營主體呈多元化發展格局,非公有經濟發展迅速。1990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服務業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個體、私營、外資等非國有經濟紛紛進入,經營主體呈多元化發展格局。從服務業增加值的所有制結構看,公有經濟雖占主導地位,但比重呈下降趨勢,非公有經濟發展迅速。2005年服務業增加值中非公有經濟已佔53.9%,比1990年提高了24.1個百分點。其中,個體私營經濟佔非公有經濟的比重達90.7%。分行業看,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住宿和餐飲業非公有制經濟比重較高,分別達90.9%、89.3%、86.6%和84.3%。

  ***五***服務業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大。以2005、2006年為例,服務業稅收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1.7%和51.6%,分別高於第二產業10.4和10.0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大大超過了第二產業。

  2005-2006年服務業稅收佔財政收入的比重***%***

  專案年度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服務業

  交運、倉儲郵政、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業資訊傳輸、計算機和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

  各產業稅收佔財政總收入%20050.5956.3940.0915.903.972.091.1712.08

  20060.495***040.1013.814.602.003.0111.80

  各產業稅收佔地方財政收入%20051.1741.3051.701***7***32.391.9419.86

  20060.9641.6451.6012.557.092.295.3119.56

  二、浙江省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比較分析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對世界近百個國家發展經驗進行的系統研究結果及有關產業結構理論,產業結構成長可以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美元以下,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1000美元,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上升;第三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2000美元,第二產業比重下降,服務業比重上升;第四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0美元以上,服務業比重達50%以上。2006年我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雖然已達3975餘美元,但服務業佔的比重遠遠低於50%。因此從總體上判斷,我省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還處於產業結構成長的第三階段。

  ***一***從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看,大大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也低於國內一些先進省市。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是國際通用的衡量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2006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0.2%,雖然略高於全國39.5%的平均水平,但低於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41.3%的平均水平,更低於世界22個高收入國家65%的平均水平。

  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

  地區年份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服務業

  中國合計200611.848.739.5

  其中:北京20061.328.770.0

  上海20060.948.550.6

  廣東20066.151.742.2

  浙江20065.953.940.2

  江蘇20067.256.536.3

  美國19971.726.272.0

  日本20001.O32.O66.O

  英國19991.O25.273.8

  澳大利亞20003.O26.071.O

  新加坡2OOO0.134.964.9

  ***二***從服務業從業人員數佔全社會從業人員數的比重來看,勞動力就業結構尚處於向服務業轉移的階段。根據三次產業勞動力就業結構發展規律,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一定水平時,勞動力就向服務業轉移。雖然我省服務業從業人員佔的比重提高比較快,並超過第一產業的比重,但仍遠低於發達國家和一些先進省份。

  三次產業從業人員數比重***%***

  地區年份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服務業

  中國合計200544.823.831.4

  其中:北京20056.824.668.6

  上海20057.138.754.2

  廣東200532.930.73***

  浙江200622.645.831.6

  江蘇200527.838.533.7

  美國20022.521.675.9

  日本20034.628.865.6

  英國20031.223.575.0

  德國20032.531.965.5

  巴西200219.221.658.4

  ***三***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服務業的貢獻率仍然偏低。根據產業結構變動規律,在產業結構處於初級階段,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在產業結構處於中級階段,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在產業結構進入高階階段,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於第一、第二產業。雖然我省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但仍明顯低於第二產業,與發達國家及先進省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三次產業貢獻率%

  地區年份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服務業

  中國合計2006***58.838.3

  其中:廣東20064.058.038.0

  上海20061.247.751.1

  江蘇20062.656.540.9

  浙江20061.458.340.3

  北京20060.022.977.1

  美國19950.O46,553.5

  日本1999—8.912.696.3

  德國19953.415.381.3

  義大利1997—1.6l6.285.4

  ***注:產業貢獻率指各產業增加值增量與GDP增量之比***

  ***四***從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來看,傳統行業仍占主導地位。一般認為,批發零售貿易、旅館和飯店業、運輸、倉儲和郵電業是傳統行業,金融保險、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等是新興行業。近年來,雖然我省服務業儘管內部結構在不斷優化,金融保險、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等行業得到較快發展,但傳統行業的比重仍然較高。

  浙江省2004-2006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內部結構%

  行     業2004年2005年2006年

  食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8.737.036.8

  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7.117.217.1

  金融保險、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19.520.721.7

  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24.725.124.4

  三.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

  當前,土地的制約進一步加大,若繼續粗放型發展,無法長期支撐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其次,能耗居高不下。2006年我省萬元GDP的能耗為0.87噸標準煤,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4,但與發達國家0.14~0.38噸標準煤的指標相比差距很大。2005年全省二產佔GDP的比重為53.3%,耗能佔全部用能的75.9%,而服務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僅為二產的1/5。第三,環境汙染嚴重。高能耗帶來了高排放和高汙染,造成生態環境惡化,這不僅危及經濟平穩協調可持續發展,而且破壞了生存條件。如果到2010年浙江GDP在2005年基礎上再翻一番,即使萬元GDP主要汙染物排放量降低20%,全省的汙染物排放總量也將是2005年的1.6倍,將遠遠超過我省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第四,外資進入帶來的壓力。我國加入WTO後,已成為國際服務貿易轉移的重要承接地,隨著各項承諾的兌現,內資企業將陸續面對外資和跨國服務業巨頭的進入。因此,加快發展服務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浙江省第三產業發展綱要》提出力爭到2010年全省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左右,到2020年達到60%左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把加快發展服務業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從當前我省經濟發展和國內外服務業發展趨勢看,財稅部門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合財稅扶持政策,構建統一的制度體系。財稅部門要整合和梳理現有扶持政策,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便於企業操作落實,並不斷完善政策設計和優化制度安排,研究出臺新的扶持政策。同時在梳理制定服務業扶持政策時應考慮以專案政策為主,產業政策為輔,特定政策為補充,相互配套而不重複。***1***專案政策。包括文化、旅遊、商貿物流、資訊與軟體等領域的重點專案的補助、獎勵,各專案資金歸口管理部門,根據服務業中不同行業、業務和產品屬性差異,實行分類管理和差別化的扶持政策,以專案來確定資助,避免出現政策的交叉重疊。***2***產業政策。重點幫助企業解決公共發展環境、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主要包括社群服務、現代服務業各行業的整體形象宣傳、專業人才培訓、專業的會展宣傳等,原則上不設立對企業的直接資助。***3***特定政策。可以考慮用於與專案、產業政策不重複的示範專案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如服務業企業突出貢獻獎勵、金融企業對地方貢獻獎勵等。

  ***二***細化專案預算,創造效益最大化。根據政府工作目標和重點工作要求,加強行業分析,以抓重點工程專案、抓龍頭企業、培育品牌企業和品牌專案及新興行業服務行業為抓手,整合資源,促進各類服務業的有序、協調發展。按照預算管理和預算編制要求,服務業各專項專案資助,每年初排出具體專案計劃,一般專案實行按完工後申報資助;重點支援引導性專案,需經專家論證,實行提前申報稽核專案,按完工進度安排或隔年下達補助,保證資助專案的準確性和效益性。同時建立、完善財政資助專案的績效考評制度,分析政策落實中的不足,保證財政資金的效益最大化。

  ***三***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機制。財政部門在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基礎上,穩定服務業發展資金規模,並視財力可能逐步增加資金規模。同時又不能拘泥於就服務業論服務業,而要調動其他專項資金合力扶持服務業發展,在全省建立支援發展服務業資金聯動機制。其中,省級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影響力大、帶動力強,具有示範輻射效應的服務業平臺建設和重點發展專案,為服務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提高服務業發展要素資源利用率。同時,根據現行財政體制,規範扶持資金配套,鼓勵各縣***市***支援當地重點服務業發展專案,省、市財政可適當考慮配套縣***市***級的重點發展專案,對企業的補助獎勵主要應由同級財政承擔,調動各級政府積極性。再有就是要吸引社會資本對重點服務行業投資,努力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的服務業發展投入機制。

  ***四***強化扶持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結合服務業發展規劃要求,調整財政資金支援服務業發展的環節、標準和重點,修訂和完善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強資金使用績效考評,使財政資金真正能夠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導向作用。完善現代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實行跟蹤問效反饋制度,進行績效考核,強化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五***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用足用好政策空間。抓住所得稅“兩稅合一”機遇,研究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降低服務業發展專案稅費負擔,建立扶持服務業發展政策落實督查機制,用好用足各項扶持政策空間。同時研究把握稅制改革發展趨勢,在增值稅轉型、擴大增值稅實施領域等方面提前介入調研,及早預測稅制變化對地方服務業發展影響,尋求對策措施,特別注重對財稅政策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把財稅優惠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發揮財稅政策促進效應。當前,尤其要注重研究服務業在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現代服務業發展專案、服務業功能集聚區建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使服務業發展與推進地方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地方產業層次結合,與資源節約利用結合,與改善民生結合,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結合。同時,要特別注重研究服務業發展邊界政策,努力形成政策的窪地效應,吸引各類要素資源集聚。還要研究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打破市場壟斷,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規範和完善政府採購制度,進一步擴大采購範圍,利用政府採購的需求引導服務業的發展方向。

  ***六***提升服務管理水平,營造優質高效納稅環境。***1***努力推進資訊化建設,通過打造無時空限制的立體式納稅服務體系,讓納稅人及時、全面、準確地瞭解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實施條件及具體操作程式,積極引導、幫助企業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權利。建立稅企聯絡制度,開展“送政策”上門等活動,把促進服務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等作為稅收宣傳的重要內容,以便投資者、企業主更好掌握優惠政策,為其投資決策提供政策參考。***2***優化辦稅流程,減少稽核、審批環節,簡化辦事程式。對於重點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努力做到手續從簡、審批從快、期限從寬、優惠從高,提高服務效能。***3***對服務業重點行業開展調研,解決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編寫行業稅收指南,在規範管理的前提下,加強對現代服務業的納稅服務。

  養老服務業發展期待稅收優惠政策支援

  日前,《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正式釋出。意見從頂層角度對支援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做出了若干制度性規定。意見特別強調,要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具體做好以下工作:

  1、落實好國家現行支援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徵企業所得稅。

  2、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准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

  3、各地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要免徵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要減半徵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也要適當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

  4、境內外資本舉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

  5、制定和完善支援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中國財稅浪子***公共微信taxlangzi***:目前,奮戰在養老投資領域的主要是兩大板塊企業,一是開發商系的投資企業,一是保險系的投資企業,二者各有優勢。對於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稅,目前在各地落實程度不一致,從長遠來看,還要考慮營改增的影響,養老服務處於供應鏈末端屬於終端消費,免稅便於操作。對於社會各界向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捐贈,建議能夠在允許按照年度利潤的12%扣除的基礎上,允許捐出方結轉以後年度繼續扣除,以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