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暴跌市場近況及分析

  10月以來,主要受美元走強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快速調整;不過近日跌勢已放緩。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於6.7562,人民幣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升172個基點。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月人民幣匯率或呈高位震盪

  市場預期,即將公佈的10月外匯佔款資料將繼續減少,人民幣匯率短期承壓,而美聯儲年底加息預期的升溫,也將繼續對人民幣匯率、跨境資本流動產生壓力,預計11月人民幣匯率仍將高位震盪。

  統計資料顯示,10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貶值幅度為1.29%,為過去5個月之最。10月28日,該中間價報於6.7858,創下自2010年9月9日以來的新低。同期,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下跌幅度為1.51%,10月28日盤中最低至6.7856,為過去6年多來新低。

  “未來人民幣面臨的最大壓力,來自於美元走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美聯儲12月中旬議息會議加息概率上升,對加息預期的炒作可能推動美元指數階段性走強,從而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壓力,預計11月人民幣仍將在高位震盪。

  渣打銀行最新公佈的10月中小企業調查顯示,由於出口需求減弱,更多受訪的中小企業預期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具體來說,在521家受訪的企業中,有45.5%的企業預計人民幣將對美元貶值,而9月份持此觀點的企業比例為35.6%;這也是今年以來比例第二高的月份,僅次於1月時的47.4%。

  從季節性因素考慮,臨近年底,居民購匯增加等也將對外匯市場供求產生影響。業內專家表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被市場完全接受仍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將繼續承壓。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申嵐表示,預計2016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75,2017年底或為6.78。

  “人民幣匯率中長期有望保持穩定。”連平表示,中長期來看,美聯儲加息對美元指數的推動作用逐步減弱,美元指數頂部呈下降趨勢。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較好,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小。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後,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資產的需求有望持續增加。

  對於即將公佈的10月金融資料,市場預期10月外匯佔款將繼續減少,人民幣匯率短期承壓。在此背景下,人民幣下行壓力與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進一步相互促進。

  10月以來,美元/人民幣一年期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報價持續攀升。這表明人民幣貶值預期依然較強,導致結匯需求持續低迷,購匯需求旺盛,從而對外匯佔款構成壓力。

  連平預計,10月外匯佔款仍會出現一定規模的下降,降幅或較9月略有收窄。近幾個月遠期累計未到期結售匯逆差持續擴大,也意味著短期內結售匯逆差局面仍將持續。因此,短期內外匯佔款仍將維持下降局面,但中長期外匯佔款有望保持穩定。

  與此同時,市場較為關注下週將出爐的美國大選結果對外匯市場的影響。全球市場高度關注本週的美聯儲公開市場會議,希望能從中得到更多的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提示。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跨過本週會議等到12月再加息。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也預示,美聯儲12月加息概率高達70%,而本週加息概率不到5%。

  人民幣匯率震盪反彈

  繼“黑色十月”之後,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勢明顯放緩。本週一***10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7641元,較前一交易日上調217個基點,上調幅度創逾一個月以來最大。繼週二回撥93個基點後,週三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再次上調172基點,報6.7562元,升至近兩週高位。

  本週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也震盪回升。10月3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7708元,漲87個基點;香港市場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7778元,上漲109個基點。11月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36個基點,報6.7744元,跌幅明顯小於中間價調整幅度。2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隨中間價高開近百點,日內多數時候於高位窄幅震盪,16時左右漲幅明顯擴大,最終收報6.7613元,較上一日上漲131個基點;香港市場上,昨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止跌回升,截至北京時間11月2日16:30,上漲15基點至6.7720元。

  總體來看,相較於10月28日觸及的6年多低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反彈近300基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反彈了逾240基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也反彈了260多點。

  如此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因美元持續走強而走弱一樣,近期人民幣匯率的震盪反彈,主要也受益於美元的短期調整。資料顯示,在觸及99.12的近期高點後,美元指數出現明顯回撥,昨日盤中一度觸及97.38,近一週已接近下跌1.3%。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美元震盪下挫,主要歸因於兩點:一來,10月28日,FBI宣佈重啟希拉里郵件門調查,於美國大選迫在眉睫之際陡增不確定性,受此影響,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有所降溫,美元大跌;二來,上週美元指數再創本年新高,盤中一度突破99,在臨近100時技術面上存在回撥壓力。

  美元上行空間有限

  回顧剛剛過去的10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僅輕鬆突破此前市場預期難破的6.7關口,且隨美元持續走強而節節下挫,一舉逼近6.8關口。正如市場普遍認可的,美元走強是本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的直接推手。分析人士指出,本次美元走強疊加了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海外避險情緒上升、日元對美元牽制減弱的影響,使得10月以來的美元漲勢強於以往,直接促成了人民幣快速貶破新低。

  資料顯示,10月份,美元指數累計上漲逾3%,創下過去11個月的最大單月漲幅。與之相對應,10月主要貨幣兌美元均呈貶值態勢,其中日元兌美元貶值4.48%,歐元兌美元貶值2.75%,英鎊兌美元貶值6.90%,在、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也分別貶值1.57%、1.56%。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以來,兩岸匯率價差並未拉大,顯示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仍相對淡定。

  綜合機構觀點來看,人民幣匯率後續走勢仍與美元指數的走向密切相關。儘管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仍較強將導致美元指數易漲難跌,不過,在美元重新逼近100點關口後,面臨來自整數關口的阻力,加上美國大選前選情突增變數,歐洲局勢的不確定性對加息也形成擾動,美元繼續上行的動力不足,無疑暫時緩解了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的壓力。

  申萬巨集源證券表示,美聯儲將於月初召開FOMC會議,大選前美聯儲料將按兵不動,但或將對12月加息前景進行暗示;而FBI再度介入希拉里“郵件門”調查,令美國大選結果不確定性上升,隨著大選期限臨近,美元或受市場情緒主導而呈現震盪局面,選舉結果產生後或將逐步回穩,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幣匯率或相應有所震盪,但單邊被動貶值壓力或有所緩解。

  總體而言,當前導致美元指數易漲難跌的主要原因是不斷走強的12月加息預期。不過多數市場人士預計,在美聯儲漸進加息的過程中,本輪美元指數的頂點必然難以與前兩輪相媲美,也許100就是一個很難逾越的頂,鑑於美國12月大概率加息已經被市場基本消化,年內美元指數進一步上行的空間有限,人民幣貶值和外匯流出壓力隨之將有所緩解。

  短期料雙向波動

  從國內來看,最新公佈的10月經濟資料向好,顯示年內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執行的概率很大,進一步為匯率提供了基本面支撐。市場人士同時認為,在人民幣匯率接近6.8關口後,貶值壓力釋放基本結束,且政策層面對匯率的支撐也有重啟的可能性。總體來看,預計人民幣匯率大概率將在6.8附近企穩,年內繼續調整的空間有限。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從內部看,導致10月人民幣匯率大跌主要的觸發因素包括四點,一是進入10月以後政策維穩需求漸弱,9月累計的貶值壓力一次性釋放,導致貶值程序加速;二是相對於“慢貶”,“快貶”對居民部門預期衝擊更大,觸發了一部分“跟風”性質的購匯盤;三是樓市調控預期短期導致一定程度上的資金“外溢”;四是人民幣跨境支付逆差創新高,推升了離岸市場的貶值壓力,一定程度上向在岸傳導。該券商分析師認為,盲目換匯帶來的結售匯壓力可能很快就會被匯率的企穩甚至升值所抑制。

  中銀國際稱,在國內利率下行背景下,中美之間資產回報率差異不斷收窄,資金面臨外流壓力,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民幣匯率仍存在內生性貶值壓力。但在目前貿易順差依然為正且央行對於匯率把控能力仍相對較高的背景下,人民幣繼續貶值空間較為有限。

  “本輪人民幣貶值的過程中,企業去美元負債以及居民配置海外資產成為了人民幣貶值的主力軍,這是人民幣貶值的主要邏輯。當前企業的去美元負債已經步入尾聲,貶值的很大一部分動能已釋放,而且我們判斷美聯儲加息的程序也沒有之前預期的強勁。因此,我們判斷人民幣匯率有可能在12月迎來拐點。”華泰證券表示。

  綜合機構觀點來看,儘管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仍面臨美聯儲加息臨近、國內房地產調控等壓力,但美大選結果不確定性上升,美元或震盪後回穩,加之國內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支撐,短期內人民幣匯率料以雙向小幅波動為主,年內繼續調整的空間相對有限。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