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患者要怎麼飲食

  腦血栓是常見的腦科疾病,大腦是我們身體的重要部位,腦血栓會直接影響大腦的思考功能,也會影響到患者的日常活動。而腦血栓飲食注意什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腦血栓飲食注意事項

  1、腦血栓宜吃的食物

  1.1、多吃優質蛋白,如魚,瘦肉,牛奶,雞蛋,豆腐及豆製品。

  1.2、多吃富含維生素B、C、E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蛋。

  1.3、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過鹹會引起高血壓。

  1.4、多吃纖維素多的食物,如筍乾,辣椒,綠豆,香菇,銀耳等,可以增加腸胃蠕動,避免大便乾燥。

  2、腦血栓患者的飲食禁忌

  2.1、體型肥胖的病人要限制主食的攝入量,將體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標準體重。之後控制每天的飲食量,病人吃不飽可以用蔬菜、豆製品補充,養成吃飯八分飽的習慣。

  2.2、忌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若連續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動脈樣硬化斑塊容易形成,最終導致血栓復發。

  2.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鍋等,還有熱性食物如濃茶、綠豆、羊、狗肉等。

  3、腦血栓的預防

  3.1、飲水充足:每日正常飲水量應達2000~2500毫升,對老年人來說,更要多飲水,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血粘度,減少腦血栓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粘度,減少腦血檢形成的危險性。

  3.2、戒降菸酒:要戒降菸酒,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時飲食不要肥膩。

  3.3、生活規律:老年人生活要有規律,因為老年人生理調節和適應機能減退,生活無規律,易使代謝紊亂,促進血栓形成。

  3.4、忌飯後就睡:飯後血液聚集於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一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

  3.5、體位變化要緩慢:腦血栓形成往往發生於夜間,尤其是上廁所時刻。因為夜間本身血流緩慢,加上起床時體位變化,易造成心腦供血不足,所以夜間臨廁時一定清醒後,緩慢起床。

  腦血栓的危害

  血栓病可以發生在血管的任何地方,血栓隨著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如果在腦動脈血管中停留,阻礙了腦動脈正常血液的流通就是腦血栓,從而引發缺血性中風發作,若堵塞了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則會誘發心肌梗塞,此外,還有下肢動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等。

  血栓形成,大多數一發病就會出現嚴重症狀,如腦梗塞的偏癱失語;心肌梗塞的劇烈心前區絞痛肺梗塞引起的劇烈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如下肢形成血栓則會引發兩腿疼痛,或出現冰涼感和間歇性跛行等。極嚴重的心、腦梗塞和肺梗塞還可引發猝死。

  但有時也可無明顯症狀,如常見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僅有小腿痠脹不適,很多患者以為是勞累或著涼,不以為然,因而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尤為遺憾的是,很多醫生對此也容易誤診,待到出現典型的下肢水腫時,不僅會給治療帶來困難,也容易留下後遺症。

  腦血栓的前兆主要表現

  1、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2、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佈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腦血栓的前兆情況之一,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3、步態異常。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訊號。

  4、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訊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