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湯的功效與作用

  炎熱的天氣裡,酸梅湯越來越受歡迎。很多人只知道它能解暑,卻不知道酸梅的好處,遠不止於此。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酸梅湯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酸梅湯的功效和作用

  從營養成分上來說,酸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如檸檬酸、蘋果酸等。其中,有一種特殊的枸櫞酸,它能有效地抑制乳酸,並驅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身體內乳酸含量過高,是導致人疲勞的重要原因。因此,當熬夜工作或覺得精神疲憊時,喝杯酸梅湯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另外,這麼多酸性物性物質還可以促進唾液腺與胃液腺的分泌,不僅生津止渴,出外遊玩時也能避免暈車,或者在喝酒過多後,起到醒酒的作用。

  酸梅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2含量極高,是其他水果的數百倍。雖然味道酸,但它屬於鹼性食物,肉類等酸性食物吃多了,喝點酸梅湯更有助於體內血液酸鹼值趨於平衡。

  從中醫上來講,肝火旺的人更宜多吃酸梅。它不但能平降肝火,還能幫助脾胃消化、滋養肝臟。另外,酸梅還是天然的潤喉藥,可以溫和滋潤咽喉發炎的部位,緩解疼痛。

  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口味不同,在家自制不同風味的酸梅湯。例如用酸梅20克、甘草10克、紅棗10個,加白糖適量,煮點紅棗酸梅湯,可起到解渴健脾的作用。或者用綠豆100克、酸梅50克,加白糖煮成綠豆酸梅湯,能夠清熱解暑、生津止咳。

  但是,兒童最好少吃酸梅類食品。因為他們的胃黏膜結構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質的持續侵蝕,時間久了,容易引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酸梅湯的營養價值

  1、在常溫下,酸梅湯是很容易變質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就說明已經變質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湯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裡存放。

  2、枸杞補益肝腎、明目,對久坐案頭工作的朋友特別好,配進酸梅湯裡也不會上火,又增加了獨特的口感,強烈推薦!

  3、每包可以煮出至少三升酸梅湯。口味比較輕的人,可以加水至四升。

  4、原料用的是藥用的制烏梅,而制烏梅的炮製方法就是煙燻的。所以不可避免。老北京的酸梅湯,喝得就是這個原汁原味兒。喝喝看,絕不是市場上瓶裝飲料的味。

  5.易腹瀉 不要過度飲用酸梅湯

  這個季節要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多喝涼開水,及時補充水分;尤其是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後應喝一杯涼開水,每天飲水2000毫升左右。綠豆湯、蓮子湯、百合湯、菊花茶、荷葉茶等飲料,既可補充水分,又能清熱解暑。但是,如果天氣溼氣重,脾胃不好、易腹瀉的人不要過度飲用酸梅湯和綠豆湯。

  要健脾化溼,要選擇藥食兩用的,薏苡仁、荷葉、扁豆等都可用來熬粥,既能養胃又能除溼。還可選擇一些芳香的藥材來幫忙運化溼氣。鮮藿香、鮮佩蘭都可洗淨了煮水喝。但中藥要根據個人體質調整,如覺得自己肢體沉重,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胃口很差等,建議找專業的醫生看診以便對症用藥。

  酸梅湯的歷史由來

  小販們也有做這小生意的。以前在哈德門外有老人,常常手拿冰盞***兩個小銅碗***弄出聲響吸引人們注意,邊走邊賣。酸梅湯古來即為上好的夏日飲品。清代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所謂“士貢梅煎”即是。因其除熱送涼,安心痛,祛痰止咳,闢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譽為“清宮異寶御製烏梅湯”,後來傳入民間,於是大街小巷,乾鮮果鋪的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攤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間熬得***,掛一幅寫著“冰鎮熱水酸梅湯”的牌子。攤主手持一對小青銅碗,不時敲擊發出錚錚之聲。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聞聲已自清涼之感。一碗下肚,暑氣全消。那時的酸梅湯經營者不光沿街叫賣和擺攤出售,以酸梅湯為主的店鋪也不少。如天橋“邱家”,西單牌樓“路遇齋”,東安門丁街“遇緣齋”,前門外“九龍齋”,都大有名聲,尚存的只有當時琉璃廠路南“信遠齋”。我國很早以前就有酸梅湯。古籍中所載“土貢梅煎”,就是一種最古老的酸梅湯。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說的“滷梅水”,也是類似酸梅湯的一種清涼飲料。我們喝到的酸梅湯是清宮御膳房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後來流傳到民間。它比西歐傳入我國的汽水要早1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