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雙一流大學名單公佈
要實現“雙一流”目標,每所高校都應從自身實際出發,激發創新活力。為大家整理了教育部公佈的雙一流大學名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大學的意義
對於“雙一流”應扮演什麼角色,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黨委書記胡凌雲斬釘截鐵地說:“ 雙一流一定是扶優的。”
“無論是增加名額還是微調,有一點我們要明確, 雙一流 應當是比肩世界一流大學的,而不是遴選國內一流大學的。我們可以分層次,但是要遵守國際遊戲規則。”胡凌雲說。
“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在國際上,首先是參與者,然後是貢獻者,最後才是改革者。我們不能自己說自己是世界一流。因此,標準還是應該與國際接軌,至少自然科學等學科,要遵循國際上的評價規律。”
胡凌雲說,“雙一流”應當起到對眾多高校的引領作用。“比如, 985 工程從實施到現在,牽引著整個中國高等教育邁上了新臺階,因此不能說扶優就是拋棄其他學校。”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校長周緒紅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雙一流”一定屬於“扶優工程”。
“我覺得雙一流作為一個國家戰略,是要把國家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一些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高校裡,這與支援教育落後省份、落後高校是兩回事。對於支援落後高校,國家可以有其他的政策進行分類指導、分類支援。這個矛盾是可以解決的。”周緒紅說,但“對於 雙一流 而言,還是要選出一批拔尖的高校走出國門”。
雙一流大學建設時間節點
作為繼211工程和985工程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又一國家戰略,國家“雙一流”建設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各大高校甚至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隨著教育部的正式表態,雙一流最令人期待的時刻終於要到來!下面來看看近一年多來國家“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時間節點:
2015年10月24日,國務院正式公佈《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國家“雙一流”建設正式拉開大幕。
2016年2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要求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2016年7月22左右,網路流傳出一份“首批雙一流建設擬定的大學名單”,名單稱北大清華8所大學被確定為首批一流大學,華北地區共有57個一流學科,該名單流傳於各大網路論壇。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隨後迴應稱,“目前教育部正與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爭取儘早出臺。教育部從未釋出過雙一流名單,還請大家不要輕信。”
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實施辦法》明確高校“雙一流”建設每5年為一個建設週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建設高校實行總量控制、開放競爭、動態調整。
此外,將設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由政府有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人員組成,採取認定方式確定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
2017年3月12日,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回答“雙一流”相關問題時表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它的性質定性就是八個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將通過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的方式來進行雙一流大學評選。目前專家委員會正在組建,將在專家委員會組建後製定標準,完成程式,爭取在上半年公佈第一批一流大學和學科名單。
雙一流大學與211、985的不同
什麼是"雙一流"?陳寶生解釋為八個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標準是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陳寶生表示,"雙一流"是全新計劃,在"985"、"211"基礎上,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在新歷史潮流下推向前進。
朱秀林表示,通過實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工程,我國在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對工程建設本身而言,的確還存在著身份固化、競爭缺失等問題,相對於部屬“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許多地方高校受制於身份限制,很難獲得政策和資金支援,在戰略上不可避免地處於發展受限的不利局面,不利於調動高校建設的積極性。
朱秀林表示,與211、985相比,《方案》實現了適度開放,鼓勵特色發展、實行分類推進。大學的特色體現在學科的特色上,《方案》堅持以學科為基礎,明確了高校差別化發展導向,既適度發展綜合性大學,也支援鼓勵發展小而精、有專業特色的學校,實行分類推進。隨著《方案》的頒佈與實施,我國高等教育必將走向一個全新的多樣化發展階段,部屬院校與地方高校將交相輝映,呈現出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中國氣派。
朱秀林認為,《方案》的創新之處主要在於突出績效導向,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方案》提出,更多地以辦學質量特別是學科水平、辦學特色等因素作為建設資金投入的主要依據,在績效評價方面,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動態調整支援力度,為有更多的高校全方位參與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提升人才、學科和社會服務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必將充分激發出全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辦學活力,為我國邁向高等教育強國增加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