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功能

  財政政策作為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主要具有四種功能。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導向功能

  財政政策的導向功能就是通過調整物質利益進而對個人和企業經濟行為的調節來引導國民經濟的執行。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配合國民經濟總體政策和各部門、各行業政策,提出明確的調節目標。第二,財政政策不僅規定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同時通過利益機制,引導人們的經濟行為。

  2.協調功能

  財政政策的協調功能是指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失衡狀態的制約和調節能力,它可以協調地區之間、行業之間、部門之間、階層之間的利益關係。

  3.控制功能

  財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府通過調節企業和居民的經濟行為,實現對巨集觀經濟的有效控制。如對個人所得徵收超額累進稅,可以防止兩極分化。

  4.穩定功能

  財政政策的穩定功能是指國家通過財政政策調節總支出水平,使貨幣支出水平恆等於產出水平,實現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其穩定功能主要體現為實施反週期操作。

  財政政策效應

  一、內在穩定器

  所謂“內在穩定器”是指這樣一種巨集觀經濟的內在調節機制:它能在巨集觀經濟的不穩定情況下自動發揮作用,使巨集觀經濟趨向穩定。財政政策的這種“內在穩定器”效應無需藉助外力就可直接產生調控效果,財政政策工具的這種內在的、自動產生的穩定效果,可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行發揮調節作用,不需要政府專門採取干預行動。財政政策的“內在穩定器”效應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累進的所得稅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會福利支出的作用。

  1、累進的所得稅制

  累進的所得稅制,特別是公司所得稅和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對經濟活動水平的變化反應相當敏感。如果當初政府預算收支平衡,稅率沒有變動,而經濟活動出現不景氣,國民生產就要減少,致使稅收收入自動降低;如果政府預算支出保持不變,則由稅收收入的減少導致預算赤字發生,從而“自動”產生刺激需求的力量,以抑制國民生產的繼續下降。

  2、公共支出尤其是社會福利支出

  在健全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制度下,各種社會福利支出,一般會隨著經濟的繁榮而自動減少,這有助於抑制需求的過度膨脹,也會隨著經濟的蕭條而自動增加,這有助於阻止需求的萎縮,從而促使經濟趨於穩定。如果國民經濟出現衰退,就會有很多人具備申請失業救濟金的資格,政府必須對失業者支付津貼或救濟金,以使他們能夠維持必要的開支,從而使國民經濟中的總需求不致下降過多;同樣,如果經濟繁榮來臨,失業者可重新獲得工作機會,在總需求接近充分就業水平時,政府就可以停止這種救濟性的支出,使總需求不致過旺。

  二、乘數效應

  乘數效應包括正反兩個方面。當政府投資或公共支出擴大、稅收減少時,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擴大的作用,從而產生巨集觀經濟的擴張效應。當政府投資或公共支出削減、稅收增加時,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收縮的作用,從而產生巨集觀經濟的緊縮效應。

  1、投資或公共支出乘數效應

  它是指投資或政府公共支出變動引起的社會總需求變動對國民收入增加或減少的影響程度。一個部門或企業的投資支出會轉化為其他部門的收入,這個部門把得到的收入在扣除儲蓄後用於消費或投資,又會轉化為另外一個部門的收入。如此迴圈下去,就會導致國民收入以投資或支出的倍數遞增。以上道理同樣適用於投資的減少。投資的減少將導致國民收入以投資的倍數遞減。公共支出乘數的作用原理與投資乘數相同。

  2、稅收乘數效應

  它是指稅收的增加或減少對國民收入減少或增加的程度。由於增加了稅收,消費和投資需求就會下降。一個部門收入的下降又會引起另一個部門收入的下降,如此迴圈下去,國民收入就會以稅收增加的倍數下降,這時稅收乘數為負值。相反,由於減少了稅收,使私人消費和投資增加,從而通過乘數影響國民收入增加更多,這時稅收乘數為正值。一般來說,稅收乘數小於投資乘數和政府公共支出乘數。

  3、預算平衡乘數效應

  預算平衡乘數效應,指的是這樣一種情況:當政府支出的擴大與稅收的增加相等時,國民收入的擴大正好等於政府支出的擴大量或稅收的增加量,當政府支出減少與稅收的減少相等時,國民收入的縮小正好等於政府支出的減少量或稅收的減少量。

  財政政策效應

  財政政策效應

  三、獎抑效應

  獎抑效應主要是指政府通過財政補貼、各種獎懲措施,優惠政策對國民經濟的某些地區、部門、行業、產品及某種經濟行為予以鼓勵、扶持或者限制、懲罰而產生的有效影響。

  四、貨幣效應

  1、貨幣效應直接影響貨幣流通

  表現為政府投資、公共支出、財政補貼等本身形成一部分社會貨幣購買力,從而對貨幣流通形成直接影響,產生貨幣效應。

  2、公債政策的貨幣效應

  財政政策的貨幣效應主要體現在公債上。公債政策的貨幣效應又取決於公債認購的物件和資金來源。如果中央銀行用紙幣購買公債,這無異於紙幣發行,從而產生通貨膨脹效應;如果商業銀行購買公債,且可以用公債作為準備金而增加貸款的話,也會導致貨幣發行,從而使流通中的貨幣增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