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家長育兒知識大全

  對於寶寶來說,從小開展藝術教育,不但能夠增加他的才能,而且對他的一生也有很大影響,有一個藝術感十足的寶寶是非常值得爸爸媽媽驕傲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家長育兒知識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中班家長育兒知識一

  7個細節建議 打造有藝術感的寶寶

  對於寶寶來說,從小開展藝術教育,不但能夠增加他的才能,而且對他的一生也有很大影響,有一個藝術感十足的寶寶是非常值得爸爸媽媽驕傲的。怎麼才能培養出有藝術感的寶寶呢?告訴你7個細節建議,讓你輕鬆打造有藝術感的寶寶。

  1 、留下最棒的

  有的寶寶喜歡把自己的每一個作品都收藏了,其實讓你的孩子把他的每一件創作都收藏起來,最好的方法是,要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個基本的保留作品的規則,可以讓孩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整理一下自己的作品,然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兩件作品,家長負責給他儲存好。這樣子一年下來,各種各樣參差不齊的作品就不會有很多,到了年底,他所保留的“最佳”作品不會超過5件,這樣子又整齊,又能把真的好的作品保留下來。

  2、拍照留念

  整理和收藏一件件作品是比較讓人頭疼的一件事情。很多家庭沒有那麼多空餘的地方去放孩子的作品,其實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煩惱,那就是可以拿手機或者相機拍下它們,然後準備一本本子,把這些照片統一收藏在剪貼簿中,可以在每張照片的下面,寫一下是什麼時候創作的和一些必要的資訊。如此一來,即使有些作品因為家裡放不下或者其他原因丟失或拋棄,你也仍將擁有另一份美好的回憶!

  3、兒童檔案存貯盒

  辦公室提供存貯的裝置中一般都有一個專門的架子,這個架子能夠很好地把資料夾存放其中,拿起檔案來的時候也特別方便。所以在家裡的時候也可以學習辦公室的儲存方式,幫助你的孩子建立一個他自己的存貯系統。最好是分門別類,把一個資料夾專門存放2歲的作品,另一個存放3歲之類的。這樣,所有的作品都將被很好的、有序地儲存,這樣子之後,孩子在整理自己作品的時候還能學到整理的技巧。

  4、好作品,掛起來

  為孩子的作品專門準備一塊告示板,可以把孩子的作品掛在牆上,這樣孩子就能在家裡面看到自己的作品了,孩子的信心也會慢慢變大,會更加喜歡創作作品。

  5、歸於一處

  對於那些不是畫在地上、牆上的作品,可以專門放在一個箱子裡面。但是跟之前的一樣,儲存作品的時候也要經過一系列的篩選——舉例來說,要是你要保留未來15年內孩子所創造的每一件作品,結果就肯定是家裡面被塞滿了。

  6、整齊有序的“工具箱”

  要是你的孩子在家裡做了很多的藝術作品,創作的過程,孩子肯定是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蠟筆、記號筆或其他的藝術創作材料,工具也和孩子的作品一樣需要把它們整理好專門放在一個地方。可以把工具都放在一個輕巧的盒子裡,一定要方便攜帶,讓孩子在想要用的時候把它從一個房間帶到另一個房間。並且,在把這些材料放入盒子之前,還要整理歸類,最好是都把他們放到不同的有拉鍊封口的袋子中。這樣子看起來很整齊,並且孩子可以很快的找到想要的工具。

  7、最好的禮物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其實孩子的藝術作品是給爸爸媽媽最好的禮物。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要是你想要給你的家庭成員買禮物,可以把孩子的作品作為一份特別的禮物送給喜歡孩子的人,其實也是間接地對孩子的一種認可和鼓勵。

  藝術感知與體驗是藝術創作與表現的前提,併為創作與表現提供素材。所以,你不要去在乎孩子創造的作品到底是好是壞,要關注的是孩子是否享受這個過程。

  中班家長育兒知識二

  想要做好家長 避免說這6句話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觸的環境,也是在上幼兒園之前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對其性格塑造具有重要影響,父母對孩子說的話,有可能當時沒當回事,但是在孩子心裡已經埋下了深深的種子,因此,父母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6句話要避免說出口。

  一、你要聽話

  很多家長都愛說:“你要聽話,否則我就不要你了。”這句話看似沒有什麼,但是其實是對孩子感情的威脅,會造成孩子的自卑與缺乏安全感。過於聽話的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事事不敢自己做主,不認為自己可以做出正確的事情,從而造成取悅別人的性格。如果孩子犯錯誤了,家長應該就事論事的為孩子講道理,而不要說任何威脅的話,這樣孩子會自己分析,然後改正錯誤。

  二、趕緊學習

  很多家長只是一味的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而看到孩子做與學習無關的任何事情時都會加以制止。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鼓搗感興趣的東西,這正是孩子的探索慾望的體現。而家長總是強調學習成績,便扼殺了孩子的天性,使其成為學習的奴隸,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思想死板,不會變通,對其在社會上立足造成困難。

  三、少管閒事

  孩子都是天真善良的,他們本身很喜歡幫助別人。無論是公交上的老奶奶,還是路上的小野貓,孩子善良的天性都會想主動給予幫助,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只是簡單粗暴的說一句“少管閒事”,而是應該鼓勵孩子善良的舉動,同時告訴他如何做才是幫助對方最為正確的方法。

  四、養你有什麼用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或者考試沒考好後,總是脫口而出“養你有什麼用”這句話,這句話一旦說出來,不僅造成了對孩子難以彌補的心理創傷,也將家長自私的心態暴露無遺。養孩子是源於對他的愛,而不是因為附加的學習成績和聽話的性格。同時,對孩子說出這句話,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他產生不自信的性格。

  五、你要孝順

  中國崇尚“百事孝為先”,因此很多家長很容易將孝順掛在嘴邊,從而限制孩子的自由,這其實是自私的表現。孝順是晚輩對長輩的照顧、贍養,而不是拴住孩子的枷鎖。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總會出去闖蕩,而不應該是因為孝順父母而只留在父母身邊。

  六、不可以

  一些家長總是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在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潑孩子冷水,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孩子總是喜歡用他們獨特的奇妙思維思考事情,這個時候家長應該予以鼓勵,如果他的想法確實不可行,家長需要耐心為其講解原因,而不是隻是簡單的說“不可以”或者帶有諷刺的語氣對孩子表示否定,這樣會扼殺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對於孩子的愛應該是方方面面的,不是僅僅吃飯吃得好,穿衣穿得暖就可以了,對於孩子的培養,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影響,家長必須引起重視,有的時候往往只是家長沒經過思考的一句話,就對孩子造成了深深的傷害,而這種傷害要想痊癒,可能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或者一輩子都無法痊癒。因此,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記得,與孩子說話的時候也要經過思考,不要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中班家長育兒知識三

  家長容易犯的6大過錯

  每個家長都很愛寶寶,都願意給予寶寶自己的全部,然而在愛的同時,家長常會因為自己對孩子對多的期望等原因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個人情緒,從而帶給寶寶。下面,專家總結了家長常犯的六大過錯,請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過錯一: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也是一個人,不要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家長的高高在上、嫌棄的眼神、煩躁的語氣,這些孩子都看在眼裡,他會切實的感到父母對他的不尊重,因此與父母的關係越來越遠,也更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了。父母應該耐心的對待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與孩子平等對話會讓孩子更加自信,也會讓孩子瞭解如何與他人相處。過錯二:過度保護寶寶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家長不願意看見孩子受到一點傷害。於是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探索、運動等方面都是畏首畏腳、瞻前顧後,寶寶要在操場上跑步,家長怕摔著,寶寶想爬上梯子,家長怕踩不穩,於是,寶寶就形成了不敢嘗試、自卑的性格。面對寶寶的探索欲,家長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滿足他,這對於孩子身心發展都是有益的。

  過錯三:逼迫孩子做不願意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個性與喜好,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很多家長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壓在孩子身上,比如家長認為學畫畫很好,便強迫孩子學習畫畫,而不顧其實孩子更喜歡音樂。這樣孩子學習的過程也不會愉快,還會造成逆反心理。過錯四:以學習成績定一切很多家長過分看重學習成績,節假日不讓孩子出門,只能在家學習或者參加各種輔導班,這樣逼迫孩子不僅並不能提高成績,還會讓孩子更加辛苦,對他的身心發展都造成了傷害。近些年孩子因為學習壓力太大導致出走、自殺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勞逸結合,並且如果只有個別的幾次成績不理想也不要太過於焦急,畢竟誰都有失誤的時候,幫助孩子分析出問題的所在,以後避免就好了。過錯五:拿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這點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小時侯總是被拿來比較,別人比自己學習好、長的漂亮、個頭高等等,被比較的孩子心裡往往是失落自卑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個性與優點,拿他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比較對他是非常不公平的,而且會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長大後也會感到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因此希望家長停止孩子之間的比較。

  過錯六:家庭環境過於嚴肅緊張

  寶寶的性格除了先天遺傳以外,受後天環境的影響因素極為重要。身處在不同成長環境的寶寶性格差別很大。如果想要培養成活潑、自信的寶寶,家庭環境不能太過於嚴肅,要製造平等、民主的環境,讓寶寶可以參加到家庭會議中來,並且還要多與寶寶溝通、多做親子游戲,增加與寶寶的感情,這樣對身心發展都會有益。

  每個家長都是深愛孩子的,但是有的時候可能是表達方式不正確,或者將自己的想法強壓在寶寶身上,對寶寶期望太高,會造成孩子的過度壓力。因此,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應該保持平和心態,一方面認識到寶寶還是個孩子,心智都沒有那麼成熟,所以面對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同時也要意識到寶寶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要時刻尊重寶寶,並可以聆聽他的真實想法,讓寶寶形成勇於拼搏、敢於奮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