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嶽麓版七年級歷史教案不同於學案、習題冊,也不是課件的替代品。為大家整理了嶽麓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的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

  開運河 創科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隋朝的建立;隋朝統一的時間及其意義;大運河開鑿的時間、南北起止及中心點;大運河的作用;隋文帝開科舉制的先河;隋煬帝創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①結合《隋運河》圖講解大運河的開鑿,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結合圖文理解歷史知識的能力。

  ②聯絡隋以前中國古代的主要選官制度,說明隋創立科舉制的作用和意義,培養學生綜合說明問題的能力。

  ③通過對隋煬帝的評價,培養學生全面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過課後題“比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們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對隋朝統一及其歷史作用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②結合課中題,補充歷代詩人對隋大運河的詠歎,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進行討論。結合卡通問答中有關科舉制的介紹和課後題,對科舉制的作用進行討論。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勇於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中,對歷史事件做出評價。 ③寫一個關於隋煬帝功過的短評,進行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本課學習,進一步認識到國家的統一、安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②瞭解隋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長的運河,至今還在發揮重要作用,它的開鑿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舉制的作用,初步認識人事制度建設對國家的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大運河的開鑿

  2、科舉制的創立

  二、難點

  1、大運河為什麼在隋朝時開鑿?

  2、進士科的創設標誌著科舉制正式形成。

  3、就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和科舉制的作用引導學生勇於多角度提出問題,共同探究,並做出解釋。

  [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

  [教學步驟]

  一、隋朝統一南北

  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時間、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就定都長安,要求學生歸納隋以前還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隋統一南北講清時間及所滅的政權。其意義結合“隋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講解。

  二、大運河的開鑿

  1、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

  2、大運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3、大運河的作用

  三、科舉制的創立

  1、隋文帝通過分科考試選拔人才

  2、隋煬帝創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3、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小結]

  就隋的建立和統一南北的有關知識提問,指出隋開鑿的大運河和創立的科舉制對後世影響巨大。請一位學生簡要歸納這兩個歷史事件的影響。

  [課後活動與探究]

  課後收集隋煬帝的有關資料,結合本課所學的有關知識,寫一篇評價隋煬帝的短文。

  課後作業

  1、*** ***年,*** ***廢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2、*** ***年,隋朝滅掉南方的*** ***,南北統一,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 3、605年,*** ***下令開鑿大運河。

  4、大運河以*** ***為中心,北通*** ***,南達*** ***,全長*** ***多千米。

  5、開鑿大運河的意義或作用:大運河的開鑿,對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

  6、開鑿大運河的目的:隋朝統一後*** ***。

  7、開科舉制先河的是*** ***。*** ***又創設*** ***,科舉制正式形成。

  8、隋文帝創立科舉制的目的:改革*** ***的辦法,通過分科考試*** ***。

  9、科舉制打破了*** ***的限制,給一般的知識分子提供了*** ***的機會;同時,為統治者*** ***拓寬了道路。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對後世影響深遠,以後各朝都相繼沿用。

  10、隋末農民起義軍中*** ***、*** ***領導的*** ***勢力最大。

  教學後記:

  初中歷史教學技巧分析

  一、將鋪墊學習內容、前置教學流程

  作為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前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些教學內容需要學生提前做一些準備,既要蒐集相關素材資訊,同時也要提前熟悉教學內容,這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意義重大。筆者在教學中強化了教學環節前置,要求學生提前學習,這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幫助非常明顯。例如,在《甲午中日戰爭》一課學習之前,筆者要求學生課外查閱資料,上網搜尋瞭解甲午中日戰爭前夕中國的現狀、中日兩國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的對比,通過蒐集這一場戰爭的發生原因、背景、環境來更加全面瞭解甲午中日戰爭。有了這樣的資訊瞭解,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更為主動深入地學習這一部分內容,理解效果也會得到明顯提高。一段時間以來的實踐表明,在歷史學習中,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熟悉的程度,讓他們多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這樣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就可以有效進行互動,這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路徑,每一位教師都要強調這一方面的研究,使其成為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抓手。

  二、將實施師生互動、活躍教學氛圍

  作為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路徑初中歷史教學不能像一潭死水,一定要讓課堂教學氛圍活躍起來。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要想方設法對教學環節進行調整,對教學流程進行改進,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學習活動活躍起來,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更加自由深入全面地開展學習。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充分實施了以師生互動為主要特徵的教學模式改進,使學生有更多的互動機會,在相互學習研究和表達探究辨析過程中牢固掌握知識、紮實增強能力。例如,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課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嘗試分析討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什麼樣背景下、由誰提出來的,有著什麼樣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為顯著的特徵是什麼,實踐證明這條道路取得了哪些豐碩的成果,並要求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進一步的闡述。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既要深入研究分析,又要相互討論聯絡生活,使課堂教學成為了大家集中智慧分析研究的平臺。探究出初步答案後還相互討論,在全班進行彙報交流。筆者引導學生對其中不夠完善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進一步探討,對存在的不同觀點進行分析辯論,最終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過程,其最為的顯著特徵在於運用師生互動引導的技巧,讓學生充分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

  三、將網路資源蒐集、課堂生動演示

  作為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方法網路中擁有大量的資源,這些資源與初中歷史教學結合起來,將會產生強大的推動效應。歷史教學要重視網路手段的運用和網路資源的開發,在歷史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手段生動演示的方法,賦予歷史教學更加生動的資訊,讓學生理解更為深刻,掌握更為牢固,使教學成效得到快速提升。在這一方面,筆者進行了充分的探究,例如,在《香港和澳門的迴歸》一課教學中,筆者專門製作了多媒體短片,向學生播放港澳迴歸時震撼人心的場景,有駐港部隊接防、紫荊花旗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等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景,讓學生渾身熱血沸騰,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充斥心間,實現了知識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有效增強了教學成效,這對歷史教學課堂而言是非常有力的支撐與推動。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發揮網路資源的促進作用,將生動的資訊與課堂教學融合起來,進一步增強網路資源、多媒體手段對歷史教學的支撐功能。

  四、將開展專題研究、社會實踐調查

  作為提升教學成效的重要空間歷史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初中歷史教學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感知,想方設法增加社會實踐專題的學習內容,通過專題研究、社會實踐調查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開展調查研究,這也是鞏固歷史課堂教學成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路徑。筆者在教學中將拓展活動作為歷史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有效開展了這些專題活動。例如,在《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教學之後,筆者要求學生分成多個調查小組,瞭解身邊熟悉的人以及自己的家庭在生活方式方面有著哪些變化,並從這些變化表象背後發掘出更深層次的規律內涵,尤其是哪些變化體現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從巨集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分別進行闡述,形成自己的調查結論。這樣的專題研究活動較好地培養了學生調查研究和分析能力,對其內容也起到了鞏固理解的效果。

  五、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強化技巧研究,以更加科學的方法巧妙設計與精心組織歷史教學,實現教學成效的巧妙提升。

  作者:喻紅玲 單位:江蘇省濱海縣臨淮初級中學


猜你感興趣:

1.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嶽麓版

2.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嶽麓版

3.七年級歷史教案嶽麓版

4.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中華書局版

5.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嶽麓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