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食用方法與藥用價值
艾草的生命力很頑強,自然生自然長。艾草有哪些食用方法呢?艾草的藥用價值是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的艾草的相關內容。
艾草的食用方法
1、艾草餅
將艾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草香,並有少許的艾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草湯
老母雞1只,艾草15g。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草阿膠粥
阿膠20g,幹艾草10g,紅糖1大匙。幹艾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藥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4、艾草餃子
艾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5、姜艾雞蛋
生薑15g,艾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用於女子月經過多。
艾草的藥用作用
1.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主治: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2.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主治: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祕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溼,活血化瘀。
3.艾葉餅子
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
主治: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4.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主治:痛經。
5.姜艾雞蛋
做法:生薑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主治:月經過多。
艾草的選購方法
1.種植的艾草比較高大,杆粗,葉厚;野艾矮小,且有座地現象,只有扎堆的才會有稍高的幾根。
2.種植的艾草葉不但厚,而且頁面背部白絨稍厚,有絨毛;野艾不但葉薄,頁背面基本沒有白絨,只有一層薄薄的青絨。
3.整體來說種植的艾草看上去比野艾白;野艾草則青色為主。
4.種植的艾草晚上所有葉子會閉合,所以純陽,有點像花生葉,或者含羞草;野艾則沒有這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