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語文歸去來兮辭教案

  語文教師往往都會知道,要想有效的上課與在課前做好是離不開的!所以,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人教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發揮想象,感受陶淵明的形象,體會作者情感。

  2、掌握“胡”“奚”“焉”“曷”“何”五個疑問代詞,積累重要實詞,掌握的文中重要的詞類活用的詞和特殊文言句式。

  朗讀指導

  本文朗讀時,應注意語調,語氣和語頓。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嘆句讀“↘”調,疑問句讀“↗”調***。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四字句以2、2頓讀,如“乃瞻/橫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六字句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換韻處,停頓的時間應稍長一些。

  第一段用一韻,押ui韻,韻腳有“歸”“悲”“追”“非”。主要寫作者棄官歸家的原因。“田園將蕪”是原因之一;“心為形役”是原因之二。棄官歸隱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韻,全段可分三層:第一層開頭到“熹微”,押i/ui韻,韻腳有“衣”“微”,寫作者晝夜兼程,歸心似箭,心情的愉快盡顯其中;第二層“乃瞻橫宇……有酒盈樽”押un韻,韻腳有“奔”“門”“存”“樽”,寫剛入家門的熱烈場面,充盈著濃郁的親情和歡悅的氣氛;第三層“引壺殤以自酌……撫孤鬆而盤桓”,押an韻,韻腳有“顏”“安”“關”“觀”“還”“桓”,寫歸家後的日常生活,閒適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門——居室——庭院的順序來寫,表面寫景,實際抒情,營造了一個曠達悠然美妙和諧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韻,押ou韻,韻腳有“遊”“求”“憂”“疇”“舟”“丘”“流”“休”,寫回鄉定居後的生活情況。“遊”“求”兩韻述志;“憂”韻樂以忘憂;“疇”“舟”“丘”“流”是一段充滿詩意的描繪;“休”韻寫春來萬物復甦,有感於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暫與匆促,頓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幾句,其餘押I韻,韻腳有“之”“期”“耔”“詩”“疑”,抒發對人生宇宙的感想,當樂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總之,第一段自責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慶幸之意,應讀得“氣中聲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樂,有喜悅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調是靜諡而愉悅的,應讀得“氣滿聲高”。第四段樂天安命,有達觀之情,讀得曠達、悠然。

  第一課時

  探究之一:閱讀序言,體悟原因

  1、閱讀序言,思考:陶淵明出仕與辭職的原因各是什麼?

  出仕原因:出仕的原因:家貧、求生無術、親故勸告、家叔引薦、彭澤離家不遠

  辭職的原因:眷戀家鄉、質性自然、在官場受約束、違背平生志向、妹妹新亡奔喪

  探究之二:反覆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2、 何處而歸?歸向何處?為何要歸?

  官場,田園。

  田園將蕪,以心為形役,今是而昨非。即:看穿了官場的汙濁,也認識到了仕途即迷途,不願同流合汙,也不願屈心抑志。

  3、作者的歸隱路線是:

  決意辭歸-----迴歸途中--------*** 抵家 ***-----*** 室內 自酌 ***------*** 涉園 ***----外出----縱情山水-------樂於天命。

  4、作者的情感線索是:自責,自悔---------*** 自安自樂 ***-----------*** 樂天安命 ***

  探究之三:疑問代詞

  5、本文出現了五個疑問代詞,請從下列語句中找出來,翻譯全句並標出這些詞語的含義。

  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去呢?***

  奚惆悵而獨悲***為什麼還愁苦則獨自悲傷呢?***

  復駕言兮焉求***我還乘車出去幹什麼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隨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麼那樣遑遑終日,想到哪裡去呢?***

  小結:文言文中常見的疑問代詞

  文言的疑問代詞,問人的有“誰”“孰”“何”;“何”也問事。問事的還有“奚”“胡“曷”“惡”“安”“焉”等

  第二課時

  探究之一:詞類活用與特殊句式。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分析詞類活用現象。

  策扶老以流憩 園日涉以成趣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善萬物之得時 樂琴書以消憂 樂夫天命復疑

  攜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顏

  1、名詞做動詞,拄著;名詞做狀語,每天;名詞做動詞,用槳劃;形容詞做動詞,羨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形容詞做名詞,兒童;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愉快。

  2、翻譯下面的句子並指出其句式特點。

  皆口腹自役

  既以心為形役

  復駕言兮焉求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尋程式妹喪於武昌

  農人告餘以春及

  樂夫天命復奚疑

  2、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

  探究之二:作者情感

  3、隱居鄉村的生活樂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生活樂趣:①促膝而談的天倫之樂——悅親戚之情話; ②彈琴消憂的自娛之樂——樂琴書以消憂; ③與鄉鄰交往之樂——告餘春及,有事西疇; ④巾車孤舟出遊之樂——窈窕尋壑,崎嶇經丘。

  4、本文主要寫作者歸去之樂。有人認為這樂的背後掩藏著心靈深層的悲哀,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見解?請結合相關詩句進行分析。

  相關詩句:有“悲”“歸去來兮”“奚惆悵而獨悲?”“已矣乎”“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這些句子表明詩人在惆悵悲苦中飽受折磨。既有迴歸田園的歡悅,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憂傷。本文結尾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價值取向,在封建專制獨裁統治下,他們只能在無條件服從與維護自身尊嚴、保持獨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掙扎。陶晚年作過大量詩,“猛志”一詞出現多次,這表明顯然有一股濟世的熱流貫穿於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詩風始終未能掩蓋此股熱流的躍動,看似恬淡的歸隱並不意味著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徵著苦難的加劇,詩人迴歸田園,崇尚自然,這裡“自然”指人的質樸真實、率性而行的本性他無法忍受官場對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趨同,以求儲存他的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從字裡行間我們體味到了濟世不得的痛苦與迴歸田園的無奈

  因此,本文中陶淵明的思想感情,既有迴歸田園的歡悅,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憂傷。陶淵明順應自然,樂天命超生死,有別於“立德”“立功”“留名於世”的儒學家,也有別於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裡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

  “兼濟天下”規範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中國第一位隱逸詩人、田園詩人,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文中為我們呈現了恬淡安閒、自然靜謐的田園情趣,但這並不意味著陶淵明消極避世。本文中陶淵明的思想感情,既有迴歸田園的歡悅,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憂傷陶淵明順應自然,樂天命超生死,有別於“立德”“立功”“留名於世”的儒學家,也有別於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裡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

  第三課時

  探究之一:寫作練習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語段,擴寫。

  要求:文筆流暢,有細節描寫,要寫出作者的情感和形象,但不能寫成對文章的翻譯,重在寫出文章的神韻。

  示例:在陶淵明的筆下,迴歸田園的路是急迫的,又是瀟灑的,我們將第一段進行擴寫。

  當塵網塵封了曾經飄逸四海的猛志,當鄉里小兒的頤指氣使玷汙了純潔的心靈之湖,桃花源正在激越地撥響內心的歸隱之弦,是留下,忍辱負重;還是迴歸,快意人生?迷途中的反思,讓迴歸更加堅定。一襲白衣,一葉輕舟,前路未明又何懼,開闊天地任我行!

  擴寫內容:

  擴寫:

  探究之二:感受語言之妙,學習寫對聯。

  從文中提取詞句組合成對聯。看看你能寫幾則?

  示例及分析:

  上聯——小徑鬆菊,一杯清酒名可越。***此聯用“三徑就荒,鬆菊猶存”、“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三句;“名可越”點明作者胸襟。***

  下聯—— 流雲丘壑,數點倦鳥亦舒心。***此對句用“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兩句,“亦舒心”點明作者歸田園之心情。***

  ①引壺觴,眄庭柯,涉園成趣;攜稚子,倚南窗,觀日融情。

  ②登東皋,臨清流,賦詩以樂;悅親戚,樂琴書,情話消憂。

  ③僮僕稚子,親戚農人,此中有人倫樂;鬆菊倦鳥,巾車孤舟,其間寄田園之情。

  本文涉及到的幾個典故:

  會有四方之事: 意思是恰逢奉使之事,出自《論語•子路》:“使於四方。”這裡指陶淵明為建威參軍時自江陵出使京都建康這件事。

  眷然有歸與之情:“歸與”,回去吧!語本《論語•公冶長》。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本句的意思是,認識到過去的錯誤雖不可挽救,而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諫,止,此處解釋為挽救。語出《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乃瞻衡宇:衡,通橫,衡宇,橫門,隱士居住的用橫木為門的簡陋居室。《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意思是賢者安於貧賤。古代的人們常用“衡門”、“衡宇”指貧賤者的居處。

  三徑就荒:蕭統《文選》李善注引《三輔決錄》說:漢蔣詡隱居時,在房前的竹子下開了三條小路,只和求仲、羊仲兩人來往,後人就以三徑作為隱者居所之稱。

  審容膝之易安:意思是明白狹小的地方也易安身。容膝,僅足容膝的居室,形容住處的狹小。《韓詩外傳》:“今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

  復駕言兮焉求:駕言,指處遊,《詩經》:“駕言出遊”。駕,駕車。言,語氣助詞,無實義。

的人

1.高一語文《歸去來兮辭》知識點歸納

2.高一文言文翻譯:歸去來兮辭

3.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賞析 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4.《歸去來兮辭》的原文及翻譯

5.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6.高一上學期語文必背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