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

  一個好的語文教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此,接下來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人教版,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人教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二個生字,會寫“生”“果”“裡”三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生長的小常識,培養小朋友積累知識的興趣

  二、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進行小組合作識字,使學生掌握十二個生字的讀音。

  2、通過幫助小松鼠找花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感。

  3、通過多種情境的創設,加強同伴間的交流學習。

  二、教學重點

  進行多形式的識字活動

  三、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花生米,有田字格的紙片

  四、教學過程

  1、匯入

  師引:小朋友們,趕快收拾起書本,現在我們馬上要趕去森林,幫助一位小動物朋友解決一個難題。

  ***課堂中能夠合起書本,對於天天讀讀背背的孩子們來說非常難得。況且還能去森林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孩子心裡多興奮。***

  出示課件:插圖2

  師導:圖中是誰,他的表情你會想到一個什麼詞?***著急、驚訝,不知所措等***

  聽他在說什麼?

  課件中小松鼠正自言自語地說:“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

  師導:它在跟誰說?你自己演小松鼠說一說。***讀中體會這話是對自己說的***

  用一個詞代替,出示“自言自語”

  師導:原來小松鼠在幹什麼?

  ——找花生

  揭題“小松鼠找花生”

  ***有些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已經開始猜測答案,教師可做如下引導:小朋友真熱心,都忙著給小松鼠找答案了,可花生到底是在地裡還是被人偷了?小朋友不如做回小偵探,從小松鼠的話裡找線索。***

  2、瞭解課文情節

  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聽聽松鼠怎麼說。

  小松鼠自述:這棵大樹旁邊的地裡種了許多花生。花生已經開花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豔麗。***小松鼠邊敘述,課件中邊展示花生花的圖片,圖畫與聲音結合讓學生充分體驗文中所描寫花生花的豔麗。***

  小松鼠繼續說:本來我不知道這是花生的花,我是問了鼴鼠才知道的。

  課件出示:松鼠與鼴鼠的對話

  師:想象當時的情景,同桌分角色讀一讀***個別抽讀,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師:聽了的話小松鼠會想什麼?

  學生想象

  師:小松鼠多麼想嚐嚐花生的味道啊!它是怎麼做的?

  松鼠繼續說:於是我每天都到地裡去,看看結花生了沒有。我每天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可沒看見一個花生。

  說完小松鼠哭了起來。“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

  師:看小松鼠又急了,花生哪兒去了?

  ***“花生已經落在地底下了”這個小常識對於現在的小朋友來說已經非常熟悉了,但仍會有小朋友說被人偷走了。教師可作如下提議***

  教師提議:不如馬上翻土瞧瞧。

  利用黑板中的圖畫,教師掀開泥土狀的卡紙,裡面露出顆顆飽滿的花生。***也可通過課件展示***

  小松鼠高興地讚揚:真是一群聰明的小朋友,不如就在我這兒嘗花生吧。

  3、吃花生,學生字

  每顆花生果上都有一個小祕密,能夠發現的小朋友就能吃到花生。

  A、指名抽讀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B、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師:這塊地結的果實還真不少,小松鼠已經把花生分到每個四人小組中,我們來識字贏花生。

  ***每四人小組有生字卡片一份,一小袋花生。由小組長負責檢查學員學習情況,學員每讀對生字卡片中的一個生字可得花生一顆,小組中可輪流讀、強讀,看誰得到的花生多。***

  C、全班交流

  1、展示所學成果,比比誰的花生多誰的花生少

  2、得到較多花生的小朋友你願意請其他小朋友吃花生嗎?

  由小朋友指名請其他小朋友讀他所選的生字卡片,並分享他的花生

  3、你最喜歡吃哪些花生?瞭解學生喜歡讀哪些生字再重複。

  你能讓一顆花生果長出許多花嗎***“一字開花”組詞練習如“生”“種”“外”“許”,也可進行說句訓練,如“呀”“格外”等***

  4、寫字指導“生”

  吃了小松鼠那麼多花生,讓我們每人寫一個字送給它,就寫花生的“生”吧

  看範例,全班交流“生”的字形結構及三橫的特點

  電腦範寫

  學生練習、評價

  師:選出我們小朋友寫的最好的送給小松鼠留紀念,記下這美麗的時刻。

  自推薦,學生評議。***以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學生作品。***

  5、拓展

  課外你積累了哪些小知識,你願告訴小松鼠嗎?

  最後你想送給小松鼠一句什麼話?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學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學童話,語言活潑,富有情趣。但我認為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語言不算淺顯,但生動,吸引人,尤其是小松鼠的形象稚氣、可愛。如何讓一年級的小朋友既能掌握本課的字詞,同時能語言能力方面也有進一步的提高呢,這是我在本課中所要解決的。

  在今天的這堂課中,我力求實在,能讓學生在課堂中真的有所學,學有所樂。因而,整堂課,也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自己成為課堂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做一個平等中的首席。問題的設計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順引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對一年級的學生而言,讓其讀出句子的美,體會用詞,是有相當的難度的。如在教學“花生已經開花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豔”這一句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自由說,然後讀句再說,提高的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對語言的感覺力,提升了學生的認識。然後出示“*** ***的花生花”這一卡片讓學生說,既豐富學生的口頭詞彙,又為“鮮豔”的理解做了鋪墊。學生在讀讀說說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句中的“一朵朵、格外、金黃色”等詞,學生在讀句時也就體會得更深了。在整堂課中,學生的朗讀也很出色,出現的亮點也很多。比如有個男孩兒,在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時,他就喊了,說他要讀小鼴鼠的話,自信十足,他說鼴鼠是男的,讓我們忍俊不禁。這種童言稚語給課堂增添了亮色。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才敢如此暢所欲言。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對學生語言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及時發現語誤,糾正語病,為學生學習語言創設一個開放規範的氛圍。

  但一堂課中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我自己明顯感覺到的有兩處:

  一是生字教學比較薄弱。比如在讀題時,只點了“生、找”兩個生字,而忽略了學生最易唸錯的“鬆”字;在生字檢查時,把寫有生字的花生一下子就獎給了學生,認讀生字的面非常小。雖說這些花生卡片的用途還有另外兩個,一是要有卡片的學生要給別的學生讀,檢查識字情況,二是為下堂課讓學生貼貼,知道花生長在哪兒。但在本課中,明顯地忽略了中下學生的識字情況。

  二是關於評價方面的不足。在讀句子時,採用了競賽讀,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學生讀得非常棒,一次比一次有了提高,但我在肯定她讀得好時,卻忽略了她的進步,輕易地放棄了這一資源,只作了簡單籠統地評價。此時,如果再肯定這個女孩子自身的進步,再讓全班的學生學一學,讀一讀,就更有深度和厚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