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學生心靈做學生的引路人

     孩子的心靈是一片淨土,怎樣走進學生心靈,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當好一名班主任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抓好養成教育,即對人進行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 
        1.思想品德的培養。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使學生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樂於為祖國、人民無私奉獻。
  2.道德品質的培養。讓學生了解在公共場合應該遵守哪些社會公德;將來從事社會工作應該遵守哪些職業道德;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和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等等。簡言之,就是讓學生學會做人。
  3.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包括旺盛的求知慾,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必要的知識技能結構以及積極的創造精神,等等,也就是讓學生學會求知。
  4.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具有良好的體能及健康的體魄,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健體。
  5.交往素質的培養。在養成教育中,要讓學生學會辦事,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熱心參與、善於應變的品質。
  要想把上述教育抓好,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就必須講究“引”的藝術。這個“引”要求班主任做好具體的管理工作。
  1.“引”好班幹部。指導班幹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實行民主管理,讓每個學生都在集體中負有一定的責任。 
在此基礎上從第二學期起實行“班幹部輪換制”,讓學生“輪流執政”,給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施展才能的機會。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的責任感,使每個學生都機會均等地得到鍛鍊,激發學生自覺培養積極向上、熱情、自信的優良品質。
  2.“引”好後進生。對學習或紀律方面後進的學生,首先要讓他們認識到約束的重要性,要求他們能自我約束,遇事冷靜,做事有分寸;其次要進行制度制約,加強紀律教育,建立全班級管理制度;另外,要造成輿論約束,培養學生具有勤學守紀的良好行為。加強與後進生思想感情的溝通,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3.“引”好家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是終身教育的基礎。我們應該加強家校聯絡,幫助家長認識到:(1)兒童是人不是物。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兒童天性。(2)兒童不是“自然人”,而是“社會人”,要接受社會的教育和影響。(3)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4)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屬品,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是獨立的人。(5)兒童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幫助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1)過分重視智力投資而忽視對孩子精神的優化。(2)越俎代庖,大包大攬。(3)父母缺乏以身作則的精神,重言傳輕身教。(4)重視成績忽視德育。 
  引領學生家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1)教育子女過程中要注意自身言行和家庭氛圍。(2)和孩子交朋友,平等相處。(3)學會溝通,和孩子彼此信任,消除誤會,增進感情。(4)做研究型家長。
  “引”好了班幹部,帶好了後進生,學生家長素質提高了,學生在學校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在班級有良好的班級氛圍,在家裡有良好的家庭氛圍,班主任與學生的感情會更深,溝通會更暢通,班主任的工作就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