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臨床思維,人文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知識,只要掌握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培養臨床思維能力,才能提高臨床醫護能力,進一步改善醫患關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培養臨床思維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意基礎理論的學習

  提高臨床思維的能力,首先要具有堅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現代醫生在進入臨床工作之前,需要在醫學院校經過系統的學習,這是臨床工作的基礎。但是隻靠這些還遠不能滿足實際臨床工作的需要,特別是提高臨床思維能力的需要。所謂基礎理論,並不單純指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和各科疾病的診斷、治療等理論,它還包括許多與之縱向和橫向聯絡的知識。

  祖國醫學是從人與自然的整體上來考察疾病和健康關係的,因此強調學醫要先學文,在精通醫學知識的同時,要有天文、地理、氣象、哲學等方面的知識。由於中醫源於我國古老文化,形象思維是其重要的思維方法,在古代要求醫生琴、棋、書、畫均應涉獵,其目的就在於豐富醫生的臨床思維,提高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使醫生能在思考問題時,思想敏銳,觸類旁通。

  在現代科學體系中,醫學屬於應用科學,它以自然科學為基礎,但又涉及到許多社會人文科學的知識。所以要說基礎理論,現代醫學比古代中醫學涉及的方面要更為廣泛。除了醫學本身的各學科知識之外,還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遺傳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大量知識。數學可以用於一切自然現象和疾病現象的定量研究,是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反映。假若醫生的數學基礎不牢,就無法進行臨床上常常要做的許多定量研究,也無法運用統計驗證的法則和公式;假若醫生的化學基礎不紮實,在應用化學藥物時就無法弄清楚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的產生機制及互相間的關係,對醫療過程中病人出現的藥物反應現象就不能很好地認識。當面臨這些現象時,即使醫生的臨床思維方法是正確的,恐怕也難以作出正確的結論,因為他缺乏廣泛的知識儲備。現代醫學的發展和進步是帶有世界性的,一個醫生若不懂得外語,就無法掌握外國的學術資訊,而且自己的經驗對外交流也受到限制,這樣一個缺乏資訊交流的醫生,他對疾病的認識和處理的能力,就不容易跟上醫學的發展步伐。

  人類的健康和疾病,既受自然規律的支配,又受社會環境、家庭經濟因素的影響;病人既是有病的生物機體,同時又是社會中的一員,具有複雜的精神活動。因此,臨床上許多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與社會環境、家庭經濟生活及各自的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同時,社會心理因素還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器質性疾病的病情發展與演變。如果醫生不具備社會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就無法瞭解患者得病的社會心理原因,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就不能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合理的生物的和心理的雙重治療,因而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現代醫學,已經分離出許多相對獨立的臨床亞專業體系,但是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各種疾病的病理變化與機體各種複雜的功能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現代醫學一方面是分科越來越細,另一方面是各學科間進一步相互交叉、相互聯絡,而對醫學的某些難點則需要多學科的協同攻關。臨床思維能力,實際上就是如何研究和認識各種複雜疾病的現象和內在規律的工具。所以醫生必須掌握和運用哲學、邏輯學、認識論、方法論等思維科學方面的知識,並以此為指導,去合理地運用醫學知識。只有這樣,在臨床上才能避免或少走彎路,才能牢固地掌握臨床工作的主動權。

  二、堅持實踐第一

  臨床醫學的實踐性極強,沒有臨床實踐就沒有臨床思維的產生。對於一個醫生來說,醫學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實踐,任何好的理論也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一個剛從醫學院校畢業的醫學生,雖然他已經掌握了相當的醫學理論知識,但還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臨床醫生,其原因就在於他還沒有實踐。沒有實踐就無法徹底弄通書本上的知識和老師傳授的經驗,更談不上正確地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實際上要掌握有關疾病診斷方面的理論知識並不難,有些甚至可以達到熟記或背誦的程度,但是如果沒有親身去接觸過這種疾病,一旦遇到患這種病的病人就診,聽了病史主訴,檢查了病人情況,再用學到的知識去驗證時,就會發現有很多的症狀、體徵與書本理論並不完全相符,就會因為症狀和體徵不典型,發病過程和疾病表現與書本上說的不一致,也就是不象教科書上講解的那樣典型,於是不敢作出肯定的診斷。這就是缺乏實踐經驗的緣故。也就是說,雖然已經掌握了診斷疾病的理論知識,但是還缺乏對疾病的感性認識,還不能把學到的知識合理地在臨床上應用,理論和實踐之間還存在著距離。醫學理論中有關疾病的症狀體徵和診斷依據都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雖然它歸根結底還是來自病人,來自一個個各不相同的個體,然而這只是別人經驗體會的總結,就醫生自身而言,還需要把別人的經驗理論變成為自己的認識,這就還需要自己去親自實踐。只有自己多接觸不同的病人,多參加臨床實踐,不斷地豐富和增加感性認識,使思維建立在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之上,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增強思維的正確性、敏感性。

  三、全面佔有資料

  臨床思維的基礎來自於醫生對病史、症狀體徵及輔助檢查結果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就是我們在診斷疾病時所收集的臨床資料。這些資料越豐富、越全面,才越有思考問題的餘地,才有助於得出正確的、符合實際的思路和診斷。在診斷具體病人的具體疾病時,全面系統地掌握病史及症狀體徵變化過程中的真實資料,是取得正確結論的基礎;相反,僅僅依靠零散的、片面的資料或者因強調典型而以偏概全,則都將導致錯誤的診斷結果。

  臨床上許多疾病都有其典型性,有經驗的醫生常常只要抓住一些典型的特徵就能作出正確的診斷。注重疾病的典型性與強調全面地掌握病史資料是不矛盾的,因為同樣一種疾病,發生在這個人身上可能表現得典型,而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又可能表現得不典型。同樣一種疾病,在早期可能表現得典型,在晚期又可能表現得不典型。還有某些病人,本來有典型的臨床表現,也許因為在病程中應用了某些藥物而使其變得不典型。因此,在診斷過程中,既要注意疾病的典型性,也不能忽略對疾病的全面分析,否則就容易出現誤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老年患者之所以較青年患者更容易誤診,就是因為老年人的體徵沒有青年人典型;轉移性右下腹痛可以是闌尾炎的典型表現,但是右側輸尿管結石、宮外孕、膽囊炎,甚至右下肺炎、消化性潰瘍穿孔等,在某些特殊的個體都可出現類似的表現;上腹部疼痛、發熱、黃疸被臨床上稱為膽道疾病的“三聯徵”,但是某些肝癌病人也可以以此“三聯徵”為最初表現而就診。在診斷病人時,假若不進行全面細緻的病史採集和認真的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一味依賴典型的體徵,勢必造成誤診。因此,進行臨床思維必須全面地佔有資料,這是使思維沿著正確的方向延伸並獲得正確診斷結論的基礎。

  要全面地佔有病史資料並非一件易事,因為它涉及到與疾病有關的所有資料,如疾病的原因、誘因、表現特點、症狀體徵、發病和治療過程及對藥物的反應等。這些資料的取得需要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及臨床觀察等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有時這個過程還要反覆進行,才能得到疾病的真實情況。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對於醫生來說雖然都是很平常的工作,但是要真正做好,並非十分簡單。比如兩個醫生同樣去詢問病史,有經驗的醫生可以詢問得既簡單又系統,能夠抓住與疾病有關的重要問題,迅速獲得有價值的診斷線索,選擇有針對性的體檢及輔助檢查專案,很快獲得了正確的診斷;而缺乏經驗的醫生,也許費了不少口舌,卻未能發現有診斷價值的線索,而且即使進行了體檢或輔助檢查,但是由於缺乏針對性,仍然使診斷難以確立。所以,臨床上無論是詢問病史或體格檢查,均需要進行認真的思考。這些經常性的工作可以體現出醫生的工作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檢驗著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四、深人疾病的本質

  臨床上醫生最先接觸到的和最容易感覺到的都是疾病的一些表象,即症狀。如病人自述的腹痛、頭痛、頭昏,以及血壓、脈搏的變化等等。但是,我們要認識疾病的本質,決不能僅僅滿足於此。因為疾病的表現是於變萬化的。疾病的症狀雖然是其本質的反映,然而症狀並不等同於本質,現象僅是事物的外部聯絡,它所反映的僅是事物的一個側面。因此,在認識疾病的過程中,不應當把思維的目標侷限在對疾病表象的認識上,而應當通過現象深入到本質,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臨床思維能力。

  滿足於現象的思維方法是最省力、最簡單的方法。如對腹痛,可以診斷為“腹痛待查”,這樣無論是什麼性質的腹痛或者無論是什麼部位的病變引起的腹痛都可以包括了。這樣做固然最簡單,但是對一個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來說,永遠也無法得到提高,也不會獲得什麼經驗。以腹部包塊的診斷為例,正確的方法是首先要考慮包塊生長的部位和性質,這就需要通過詢問病史來詳細瞭解包塊出現時間的長短、生長的快慢,通過體格檢查在性質上判定包塊的大小、質地的硬軟、是否活動及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係。這樣不但對確定診斷和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有利,同時在經過治療,回過頭來驗證原先的分析判定之後,就會獲得許多有價值的經驗體會。象這樣的一次深入的實踐,可以遠遠勝過多次膚淺的實踐。相反,假若在治療前對包塊的性質、部位都不作分析,而完全依賴於治療過程中的觀察和反覆驗證,或者等待最後的病理診斷,這種做法當然簡單,但是卻很難獲得什麼經驗體會,臨床思維能力也永遠不能得到提高。經常可以看到,同等知識水平的醫生,有的人能夠總結出自己的經驗,而有的人雖然也經歷過、實踐過許多病人,但是卻不能總結出自己的經驗,問題就在於後者未能回過頭認真思考實踐的過程。臨床上需要思考的問題可以說是無止境的,不要認為曾經成功地診斷治療過某種疾病就不需要再繼續進行臨床思維了。恰恰相反,只要有臨床實踐,就應當不停地思考問題。這是因為疾病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本來就不完全一樣,加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生活環境的變化,疾病的表現規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臨床思維始終是和臨床實踐相伴隨、相聯絡的。所以永遠不能滿足,既不能滿足於以往的經驗,也不能滿足於對疾病的某些表象的瞭解。對於一個立志於救死扶傷的醫生來說,在臨床思維上要給自己定出一個高的標準,無論對待什麼疾病,都不要浮在表面的現象上,而應當透過現象,盡力深入到疾病的本質中去。對具體的疾病和病人的問題思考得越深刻,體會就越多,認識就越正確,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得就越快。

  五、不斷更新知識

  臨床醫學與整個社會的相關學科的發展是同步的。隨著科學的發展,經常會有許多新的知識進入醫學領域,使人們對機體自身的認識和對疾病本質的認識不斷地深化。因此,要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就要注意使自己的知識不斷地吐故納新,否則就無法順應醫學的發展。

  19世紀以來,隨著其他科學的發展,醫學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如建立了微生物學、免疫學、細胞病理學、生物化學等學科,使基礎醫學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聲、光、電、磁等技術的引進,診斷儀器等醫療器械的發明,化學藥物和生物製品的應用,使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水平明顯提高。尤其是近年來,其他自然科學的發展又有許多新的突破,又有了一些劃時代的成果運用於醫學的各領域;在臨床醫學中有一些疾病得到了控制,同時又出現了另一些新的用原經典理論和方法不能解釋的疾病現象;此外,臨床上還有著許多疾病的奧祕需要探索,需要引用現代科學成就來研究解決確定新的符合時代特點的醫學理論。如意識障礙、情感異常等精神表現和遺傳病、分子病、癌症等疾病,其本質都還沒有真正弄清楚,許多疾病無論是檢查、診斷及治療,大都需要新的理論和新的方法,因此,雖然提出了機體內穩態、平衡論、資訊阻斷、遺傳密碼等學說,但這些學說必須應用新的技術才能得到驗證。

  在疾病認識方面,現代技術為臨床醫學提供了電鏡、放射性核素、X線、酶標記等技術,使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深入到分子甚至粒子水平,電子技術、資訊科技引用在醫學上,創造了許多新的診斷治療手段,可通過資訊、數字、影象來顯示機體內部變化的實際情況。這些新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也給臨床醫生在診斷、治療及認識疾病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醫生相應的進行觀念的轉變和知識結構的更新。

  綜上所述,臨床思維能力的提高,首先來自於臨床實踐。亦即在實踐中,針對具體的疾病和病人,依靠已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及相關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進行科學的分析,這樣做不僅能有效地為臨床實踐服務,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理性認識,積累起豐富的經驗。臨床思維能力來自臨床實踐,實踐又需要有理論知識作鋪墊,需要科學的思維方法。沒有實踐就失去了臨床思維的基礎,但是,有了臨床實踐並不等於就有了正確的臨床思維能力,還要有科學的方法作指導。另外,隨著時代的進步,醫生的理論知識需要及時地更新,實踐的方法需要相應地變更,不能總維持在以往的水平上。這些都是互相聯絡、相互促進的。醫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提高,是由諸多複雜的因素促成的,任何強凋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的認識都是不恰當的,對整個臨床思維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

  如何在臨床實習中培養臨床思維能力

  臨床實習醫生從教室走進病房,從系統的理論學習進入臨床實踐,從學校步入社會,在實習階段初步瞭解許多知識,其中包括,這對以後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能力以及是否成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具體的臨床帶教中,我們發現實習醫生在臨床思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就如何培養實習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現探討如下:

  1 實習醫生臨床思維中存在的問題

  1.1臨床思維的懶惰性

  現在的大學生平時在家裡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親的安排的,許多難題都由家人考慮,所以許多學生養成了懶於思考的壞習慣;在具體的臨床實踐中,許多實習醫生懶於去思考,表現在平時的帶教中,老師提出問題時,本來一些基本的問題經過思考是可以回答的,但一些學生不假思索就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的很外行。在某次教學查房中,針對一名發熱病人,帶教老師問一個學生髮熱說明什麼問題,他答道:“說明病人體溫高”,這樣的回答是臨床思維懶惰的典型表現,其實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各種感染。現在由於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了許多先進的裝置,這也造成部分實習學生忽視臨床實踐,過分依賴如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血液生化分析等日新月異的高科技裝置。

  1.2臨床思維的被動性

  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工作中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雖然能短時間內增加知識,但隨著時間飛逝而很快忘記。在實習的整個醫療活動中學生還是處在一種被動的狀態,每天都是在教師的指示下做抄抄寫寫的工作。平時老師的理論傳授只是“填鴨”式和義務式。老師給學生布置任務,學生被動地執行,很少問“為什麼”,在臨床病例的處理中學生沒有自己的見解,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老師似乎成為絕對和必然的正確者。如平常交班中,值班實習醫生交班時提到某病人腹痛,經解痙止痛藥後症狀緩解;某病人昨晚出現高熱。有時問學生出現腹痛或高熱的原因,學生僅僅回答是老師沒有解釋,而不是自己去考慮,自己去翻書查資料,這種被動的思維必然造成學無所成,知識膚淺,一些問題永遠不知道為什麼。所以在平時的臨床實踐中學生的思維是過分依賴於老師的被動思維。

  1.3 臨床思維的混亂性

  在臨床實習中,部分學生思考問題雜亂無章,缺乏條理和邏輯性,對一個問題的回答邏輯性、層次性不夠,僅僅是零星和鬆散的片面。如有些學生對新收病人問病史時,一會問誘因、一會問一般情況、一時會主要症狀,沒有條理性,極易遺漏。在對某個診斷稍為困難病人考慮什麼病診斷可能性大時臨床思維極為紊亂,覺得這個病可能,哪個病又可能,不能找出—個最有可能的疾病,乾脆以“某某待查”作為診斷了之。

  2 實習醫生臨床思維的培養

  針對實生醫生臨床思維的一些現象,臨床老師在臨床帶教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2.1讓學生主動思考

  對臨床的一些具體問題不要一開始就將想法告訴學生,叫他們這樣做那樣做,而是要問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在學生考慮有問題時老師可以給適當的提示。如接診病人要先讓學生問病史和體檢,要他們做出初步診斷和處理意見,著重培養學生的診斷思路,首先了解原發病是什麼,全身情況如何,處理的原則和具體措施是什麼。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有條理地思考,才能作出科學的診斷,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加強,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思維能力的學生。

  2.2多進行各種病例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一個複雜的病例,往往包括許多複雜的問題,同時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分析能力。要求學生在病例討論前,對病例特點、診斷、鑑別診斷、進一步要做的輔助檢查、初步的處理等作好書面準備。討論時,要求每個學生對上述幾點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後討論,討論的主體是學生,老師給予適當的提示和最後的總結。隨著多次病例討論的進行,學生綜合的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肯定會有明顯提高,當在臨床上真正遇到複雜的病例時處理起來就會有條不紊,正確合理,達到理想的效果。

  2.3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臨床教學,培養學生勤思考的好習慣

  在平時的查房過程中主張老師每天給學生提一至二個問題,學生也每天向老師問一至二個問題,這樣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日積月累學生所學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記憶亦就深刻,在以後的工作中會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4臨床思維亦要求教與學的互動

  要培養有良好思維習慣、有創造思維能力的實習醫生,當然要求有同樣良好思維習慣、有創造思維能力的老師,既然教與學是互動的教學,臨床思維也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臨床思維,老師對一些問題的想法可以告訴學生,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老師互動,老師可以問學生為什麼,學生理所當然也可以問老師,要將兩者的思維相結合,才能在思維上有所突破,才能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臨床實習是培養醫生的必經之路,通過實習,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疾病結合起來。但在實際的臨床帶教過程中,學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臨床思維問題

  三大臨床護理思維

  以病人為中心的系統思維模式

  當下,正在各地醫院全面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提倡以人為本,對患者做好臨床人文關懷,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

  例如,在一些腫瘤、婦產科等病區,有的病房老是出現床頭卡丟失的現象,有的床頭卡換的沒有丟的快,有的護士甚至親眼目睹患者撕毀床頭卡!護理人員盡心盡責,力求工作做到完美,還是有患者不滿意。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是床頭卡上填寫有很多患者的個人資訊,患者不想自己的這些隱私被暴露,針對患者的這種特殊心理,護理人員應積極尋求對策,注意對患者實施隱私保護,倡導保護性醫療。

  以問題為導向的辯證思維模式

  醫院各科室為提升服務質量,以發現問題、查詢問題和整改問題為切入點,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問題徵集活動,期望通過以問題為導向,找準醫院患者就醫體驗的整改方向。

  仍舊以床頭卡問題為例,患者不想自己的個人診療資訊外露,可是,床頭卡又是那麼重要,護士核對患者資訊又不能少。那麼,床頭卡更不能因少數患者有意見而取消,護理臨床上怎麼解決?安徽省某醫院護理人員在床頭卡上用英文寫診斷。這個做法,不僅對患者起到了保護性醫療的作用,而且,還促進了護士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科室內營造了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倒也不失為一種額外的收穫。

  以證據為基礎的循證思維模式

  循證護理或稱求證護理, 是一種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依據, 提出問題, 尋找實證, 用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的方法。尋找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後,循證護理的思維一般會尋找最適宜的護理研究的外部證據,將科研證據與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相結合,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將科研證據轉化為臨床證據,並根據臨床證據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護理計劃。

  比如臨床上遇到留置導尿管病人需要更換導尿管,但更換導尿管不但給病人帶來痛苦,同時增加了發生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如何確定最佳間隔時間?通過系統的文獻查詢,發現一般矽膠導管在使用3-4周後才可能發生硬化現象,同時以往的科研市政提示,病人尿液的PH值是影響微生物繁殖和尿液沉澱的重要因素,尿液PH值小於6.8者發生堵塞的機率比尿液PH值小於6.7者高10倍,同時進行隨機控制實驗,結果表明可以將留置導尿管的病人可根據尿液PH值分為高危堵塞類和非堵塞類兩種。因此通過詢證,最終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做法:臨床護理過程中動態監測留置導尿管病人尿液PH值,並根據PH值把病人分類,對高危堵塞病人更換導尿管的時間為2周,對非堵塞類病人,更換導尿管的間隔確定為4周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