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的認知與思維方法特點
中醫學屬於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藥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係、尋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學問。重要性的認知與思維方法有著三個特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中醫學的認知與思維方法的特點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學的認知與思維方法的特點
一、司外揣內
司外揣內是指通過觀察外在表象,以揣測分析其內在變化的方法,又稱作“以表知裡”。人體的內外是一個整體,相互間通過臟腑經絡相聯。“有諸內,必形諸外”,內在的變化,可通過某種方式在外部表現出來;通過觀察表象,可在一定程度上認識疾病內在的變化機理。中醫關於人體的生理病理的許多理論皆源於此。如心主血脈,其華在面;肝開竅於目等這些髒象學說的理論都是藉助對外在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以推測和判斷內在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以此作為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司外揣內方法與現代控制論的“黑箱”方法有所類同,此方法可測知研究物件內部大致聯絡與變化,可獲得較多資訊。由於是在未全面瞭解內在結構具體細節情況下進行研究,雖然可從總體上把握物件內在的聯絡與變化,但是仍較為籠統,而細節的籠統,又限制了對總體認識的深入,因此司外揣內也存在侷限性,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注重整體研究
整體研究是在整體觀的基礎上形成的。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絡,基於這一思維方法,中醫學研究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時,注重從整體上,從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上來認識。它既注重人體解剖組織結構、內在臟腑器官的客觀存在,更重視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之間的功能聯絡,又強調人體自身內部以及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統一和諧。
中醫學的整體觀反映在研究思維和方法上,往往是採用由整體到區域性或從區域性推測整體的考察研究方法,這種整體研究方法體現在中醫基礎理論方面尤為突出。如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世界的本質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發生,並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人生活在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動也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影響而產生與之相適應的變化,因此中醫學在研究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等方面,都注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形成了中醫學特有的天人一體的整體觀。
三、援物比類
援物比類,又稱“取象比類”,是運用形象思維,根據被研究物件與已知物件在某方面的相似或類同,從而認為兩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類同,並由此推測被研究物件某些性狀特點的認知方法。
《素向·示從容論》說:“援物比類,化之冥冥” 、“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表明它是中醫學常用的認知與思維方法。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構成,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中醫學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把人體的臟腑組織功能特性按照五行各自特性相配歸屬,將與“木”相類的肝及其功能活動歸屬於木,與“火”相類的心及其功能活動歸屬火,以此類推脾歸屬於土,肺歸屬於金,腎歸屬於水,形成了人體的肝、心、脾、 肺、腎五大生理病理系統。
中醫學還運用取象比類的思維創造了不少的治療方法。如用“釜底抽薪法”治療火熱上炎已成為臨床上公認的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取象比類方法雖然在許多情況下十分有效,確也存在不少侷限性。因為事物之間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同一性提供比類邏輯依據,差異性則限制著比類結論的正確性。因此,比類推理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對比類得出的結論,還須進行具體分析,不可盲從。
中醫的基本資訊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分形論和資訊理論內容。
中醫一般指中國以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中國其他傳統醫學,如藏醫、蒙醫、苗醫等等則被稱為民族醫學。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鍼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此外,中醫學的最終目標並不僅止於治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範人物,即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的境界。
中醫的治療方法
中藥
按治療作用分為:補虛藥、解表藥、清熱藥、溫裡藥、理氣藥、消食藥、收澀藥、祛風溼藥、芳香化溼藥、利水滲溼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活血祛淤藥、止血藥、瀉下藥、驅蟲藥、芳香開竅藥。[2]
鍼灸
鍼灸按人體十四體表經脈循行常用穴位鍼灸,根據病情的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選取不同的進針手法和深度及角度。十四經脈為:任脈、督脈、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拔火罐
拔火罐療法是用罐狀器,借火熱的作用,使罐中產生負壓,吸附在面板的穴位上,造成區域性充血、瘀血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把上述治療方法割裂開來,或者以一種經典理論***如六經辨證***來限制和阻止其它醫學理論的發展,都是非常錯誤和不得人心的。
望聞問切
一、望診
觀察病人形體、面色、舌體、舌苔,根據形色變化確定病位、病性,稱為望診..形體觀其形體,可知五臟盛衰,軒岐早有論述。《素問·脈要精微論》雲:“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按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腦為元神之府,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才能神光煥發,思維敏捷。苦頭往前傾,目睛內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將憊現象。背為胸廓,心肺居於胸中,背曲肩隨,是心肺已虛象徵。腰為腎臟所在部位,不能轉搖,是腎臟功能衰憊的表現。
二、聞診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方面:1、從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從其高低、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① 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② 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溼阻肺系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2、嗅氣味可分為病人身體的氣味和病室內的氣味。① 病人說話有囗臭,多屬消化不良、腐臭多屬體內有潰瘍。② 病室內有屍臭氣味,多屬腑臟敗壞。有爛蘋果氣味,多屬消渴病***糖尿病***危重患者。
三、問診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明代醫家張景嶽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嶽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餘未備述。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
四、切診
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瞭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餘未備述。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撓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歷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絡,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瞭然,以致學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絡,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臟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只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洩與五臟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臟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絡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臟病變的道理所在。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臟、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面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臟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洩,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臟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心臟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臟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臟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 痙攣則呈結代等等。只有將固定的心臟、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