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什麼特色飲食

  青海地區所形成的飲食文化有哪些呢?青海飲食文化下有哪些特色的飲食呢?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青海省的飲食習慣

  青海是我國的西部省份,因青海湖而得名。南方西方與新疆、東南與四川、東方北方與甘肅接壤,幅員遼闊,居住著漢、藏、回、撒拉、土、蒙古、哈薩克等民族。

  青海古為西戎地,漢初為羌地,部分屬金城郡管轄,王莽時置西海郡,後涼設樂都郡,隋設西海、河源郡,唐代吐蕃興起,南部、西部屬吐蕃,東部仍由中央王朝統治,宋代在西寧設西寧州,元代在青海設宣慰使司,明代設西寧衛、麻兒匝安撫司,清代設西寧府、西寧辦事大臣等統轄其地。數千年來,境內各民族交錯雜居,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通婚,共同繁衍發展。各族人民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這塊寶地,創造了具有本地區特色的燦爛文化。

  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海拔3000~5000米。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海拔也在2600米以上。青海高原和盆地草原遼闊,牧草豐茂,是優良的高原牧場。東部的青海湖周圍、黃河河谷是主要的農業區,主產春小麥、青稞、蠶豆、養麥、馬鈴薯、油菜籽等。蔬菜品種不很多,主要有蘿蔔、白菜、辣椒等。

  藏族、蒙古族、哈薩克族大多從事畜牧業生產,而漢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則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牧區主要食用犛牛肉、羊肉,乳品主要是犛牛奶,也食青稞***多做成糌粑***、大米、麵粉等。

  青海的各個民族在漫長的歲月裡,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風俗和習慣。

  青海省的風味小吃

  酸奶

  酸奶 是草原上獨特的奶製冷飲。用小碗裝熟牛奶製作酸奶,並特意在碗口滴上幾滴菜油,表層奶皮金黃,油漬點點,潔白如脂,芳香撲鼻,鮮嫩質細,清涼微酸,加一勺白糖,酸中帶甜,更是涼爽可口。在旅途勞頓時吃上一碗酸奶,能解渴、消熱、開胃,一身的疲勞便會蕩然消失。酸奶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飲料,營養勝於牛奶。它能助消化、增食慾,還有抑菌、收斂、鎮靜和催眠的功能,對輕微腹瀉的慢性病人有治療作用。醫學家還發現它能降低膽固醇濃度、預防動脈硬化和腫瘤,避免過早衰老。因此酸奶是飲食、保健二美兼具的風味食品。

  烤羊肉

  烤羊肉 是用新鮮的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穿在鐵扦子 上,浸蘸醬油、精鹽、姜粉、辣椒粉、花椒粉、八角粉等佐料配製的調味液,放到特製的長方形烤爐上用火焙烤,並不斷翻動,隨時刷抹調味液,烤到表面脆黃,肉質熟透,香味濃烈時即可食用。烤好的羊肉,趁熱吃嚼,肉嫩味香,使人經久難忘。烤羊肉不僅味美爽口,營養豐富,而且誘人食慾,容易消化。在西寧街頭,尤其是黃昏時節,萬家燈火初上,到處可見烤羊肉的個體攤販。近年來,省、市各大賓館、大飯店,都把烤羊肉串做為一道地方風味菜餚,專供賓客在餐桌上品嚐。

  奶皮

  奶皮 也叫幹乳酪,和西餐中稱作“忌司”的相似,是青海農牧交錯地區農民用牛奶製成的著名士特產品之一,為牛奶製品中最可口的營養食品。其製作歷史己近百年。奶皮的製法是將鮮牛奶入鍋煮熟後,控制火力,微火烘煮,並不斷攪動,使水分慢慢蒸發,奶汁濃縮,凝結成一個圓形的黃色奶餅,放涼處陰乾,即成。奶皮純黃夾白,油漬點點,蜂窩沙孔滿布,色彩清新迷人,***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膩,營養豐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過節、迎親嫁女待客的上品,也是探親訪友、慰問老年病人的禮品。老年人最喜把奶皮切成小塊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盤上席,作為乾果軟糖,則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釀皮

  釀皮 是青海地方風味較濃的傳統小吃。釀皮是在麥面中摻和一定數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溫水調成硬麵團,再幾經揉搓,等麵糰精細光滑後,再放入涼水中連續搓洗,洗出澱粉,麵糰成為蜂窩狀物時,放進蒸籠蒸熟,這叫“麵筋”,再將沉澱了澱粉糊舀在蒸盤中蒸熟,這便叫“蒸釀皮”。蒸熟了釀皮,從盤中剝離,切成長條,配上面筋,澆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來辛辣、涼爽、口感柔韌細膩,回味悠長。釀皮除有“蒸釀皮外”,還有“餾釀皮”。餾的釀皮,金色發亮,薄細柔脆;而蒸的釀皮,色褐沉著,渾厚肥大,兩者色形各異,而味道基本一致。釀皮雖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飢解餓,也可當菜餚,充當下酒冷盤。冷熱均宜,四季可食。

  甜醅

  甜醅 是用青藏高原耐寒早熟的糧食之一青稞加工而成的一種風味小吃。群眾中有句順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兩碗能開胃,三碗四碗頂頓飯”。它具有醇香、清涼、甘甜的特點。吃時散發出陣陣的酒香。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則能壯身暖胃,增加食慾。甜醅選料精細,青稞粒粒飽滿,脫皮潔淨,蒸煮適度,酒麴配料適中,掌握溫度準確,粒粒白嫩,食如果肉。一端碟子,則醇香撲鼻,***醅甘汁濃,綿軟可口,食後滿口留香。甜醅就地取材,製作簡單,營養豐富,又有開胃作用。西寧人不但嗜之不捨,且可作訪親拜友的禮品。它確是青海高原上一種有獨特風味的小吃。

  雜碎湯

  雜碎湯 是青海西寧和東部農業區頗有名氣的冬季大眾早點。“雜碎”是經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肺、腸、胃、蹄等部件。 秋末冬初是宰殺牛羊儲備過冬的季節,雜碎即源源上市。西寧雜碎湯鋪,營業多在冬天的早晨,天亮前後就掛起紅紙燈籠招攬生意。吃雜碎最講究起早,因為早起有三好:“雜碎品種全,清湯釅,抗寒保暖益壽延年”。品種全,是牛羊五臟頭蹄俱全,“蹄筋”的柔,“口條”的嫩,“頭肉”的爛,“肚子”的脆,“腸子”的細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任意挑選愛吃的部件;清湯釅,是原湯汁摻水少;起早又是運動,加上雜碎湯的補益作用,確可延年益壽。清晨吃一碗雜碎泡饃湯,頓時心暖肚飽,又能耐飢禦寒,久吃不厭,老幼喜愛。

  青海省的特色麵食

  尕面片

  尕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獨特的家常飯。這種面片不是用擀麵杖擀出來的,而是用手揪出來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將揉好的軟面先切成粗條,叫“面基基”。然後用潮毛巾蓋上片刻***此時稱“回面”***。“回”好後,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斷,每個大約手指寬,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於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拉條 又叫“拉麵”或“捋條”,是青海人民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食品,它和飯館兒裡賣的拉麵從加工到配料上有很多的不同,湯汁的勾兌也各有特點。拉條面的和法和麵片面的和法大體相同。不過,拉條的麵糰要多揉一揉,且稍軟一些,待面醒後才能拉。在當地民間說法中,拉條一般有兩種叫法:扁形的一種“蹬匝皮”和“馬肚帶”;圓形的一種叫做“圓杆兒”。

  羊腸面

  羊腸面 羊腸面是西寧地區常見的一種風味小吃。它以羊腸為主料, 並伴以熱湯切面共食。做法是將羊的大小腸管洗淨,腸壁油不剔剝,裝入蔥、姜、花椒、精鹽等為佐料的糊狀豆麵粉,扎口煮熟,並在煮羊腸的湯內投入已煮熟的蘿蔔小丁、蔥蒜丁混合的梢子湯。食時,先喝一口熱羊腸湯,而後切豆麵腸為寸段一小碗,再吃一碗梢子湯澆的麵條。羊腸麵湯色淡黃,腸段潔淨,肥腸粉白,麵條金黃蔥末浮上,蘿蔔丁沉在碗中,腸段細脆餡軟,麵條悠長爽口,夏天吃涼 冬日可吃熱,實屬實惠之小吃。

  饊子

  饊子  饊子是一種油炸麵食。在青海,漢族在臘月底製作,過年時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數民族的群眾,在每年歡度傳統的“古爾邦節”、“爾德節”、“聖紀節”,以及婚喪大事中,都把饊子作為待客的主要麵食品。饊子是用白麵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搓成細條***越細說明手藝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

  狗澆尿

  狗澆尿 又稱狗澆尿油餅。本地較流行的一種麵食。用青油煎的薄餅。將小麥面和好揉勻、港開,撒上香豆粉,澆少許青油抹勻,捲成長卷。再順面卷方向探成螺絲狀,切成小段,逐個壓平微薄。在燒熱的烙饃鍋中倒上約半兩青油,將餅放進,沿鍋邊澆上一圈青油,並不停轉動薄餅,使其入色均勻。待餅上了火色,立即翻過來,再沿鍋邊澆一圈青油,並不斷轉動餅子,煎熟即可食用。50年代以前,當地居民廚房灶臺上多使用陶製的小油壺盛放青油,烙餅時,用小油壺沿鍋邊澆油的動作,猶如狗在牆根撒尿的姿勢,故稱“狗澆尿”。

  焜鍋饃饃

  焜鍋饃饃 焜鍋饃饃是在金屬的焜鍋模具中烤制而成,故群眾習稱“焜鍋”。焜鍋是在普通發麵裡捲進菜油,抹上紅曲、薑黃、香豆粉等民間食用色素,再層層疊疊地捲成紅、黃、綠各色交織的麵糰***藏、回族同胞在和麵時,有時摻進雞蛋和牛奶***,揉成和焜鍋形狀大小相同的圓柱狀,放入焜鍋內,埋在用麥草為燃料的灶膛或炕洞內的火灰裡。焜鍋壁較厚,傳熱緩慢,麥草燃料火力均勻,熱度適中,半個小時後即可出鍋。烙出的焜鍋饃饃,外脆內軟,綻開如花,色彩鮮麗,異香撲鼻。它的特點是省時,省事,製作簡單,鬆脆好吃,攜帶方便,經久耐貯。

  帳房飲食

  奶茶

  奶茶 在牧業區,奶茶是牧民群眾日常生活中朝夕為伴的飲料,一年四季從不間斷。他們用銅鍋、銅壺熬煮茯茶,當茶葉在鍋中煮沸翻滾,茶水變成赤紅色時,用特製的漏勺掠去茶葉末,加入鹽和牛奶,再煮開後,奶茶即成。飲用奶茶可使人醒腦提神,消困解乏,生津止渴。在原寒冷乾燥的環境下,更有滋潤咽喉,消食化膩的效力。吃完糌粑或手抓羊肉,再喝幾碗奶茶,一天之內,很難有飢渴之感。因肉食而引起的維生索C缺乏之弊,也可靠奶茶來彌補。老年人還在奶茶中加荊芥以醒目除暈,加花椒、生薑以祛寒和溫,加杏仁以防咳嗽。

  酥油糟耙

  酥油糟耙 “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就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麵,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食糧,疊疊層層擺滿桌。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麵、曲拉和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勻,然後捏成油和麵混合的長形小團食用。這就是吃法別緻的“酥油糟耙”,簡稱“糟耙”。它加工簡單,攜帶方便,長期儲存又不易變露,很適宜牧業區經常移動的放牧生活。

  糌粑吃起來酥軟噴香,奶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十分可口。由於它是高脂肪、高蛋白和糖的混合食物,營養豐富,熱量大,既可充飢又能禦寒。


猜你感興趣:

1.西寧的美食有哪些

2.淺談青海民俗文化與社會發展論文

3.古代漢族飲食習俗文化

4.高山族飲食文化介紹

5.淺談飲食文化特色旅遊

6.羌族的飲食文化介紹

7.關於西施的飲食文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