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驗之卡片記憶法

  卡片是一種廣泛適用而又靈活機動的筆記形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學方法。

  魯迅寫作《中國小說史略》,分類摘抄的卡片就有五千多張;姚學垠寫《李自成》,閱讀大量史籍,摘錄卡片有二萬多張;明史專家吳晗一生中做的卡片難以計數,其中僅有關《明史》的卡片就有20萬張之多。他把這種經驗介紹給青年學生說:“一個人要想在學業上所有建樹,一定要堅持做卡片筆記,卡片筆記積累多了,功到自然成,通過對大量資料的歸納分類,分析研究和綜合利用,就能創造出自己的作品來”。

  做卡片筆記的好處很多,主要有:

  1、有利於記憶。抄卡片時,手、眼、腦等器官並用,多通道接收資訊。加之這時注意力集中,對所有摘抄的內容就記得牢。

  2、有利於理解和創造。許多書籍文章,立意高深,構思巧妙,在做卡片時,一字一句抄錄,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品位、咀嚼,這樣,不僅能領會作者的遣詞造句的技巧、選材立意的匠心,而且能悟出書中深奧的道理、豐富的知識。

  3、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通過摘抄卡片,能潛移默化地積蓄大量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水平逐漸提高。一旦需要寫文章時,就會靈感頓生,思緒如泉。

  卡片的抄法有四種:

  1、抄錄式:抄錄書籍報刊上的名言、警句、圖表、資料,以及自己需要的重要段落、章節等。

  2、摘要式:在鑽研原文的基礎上,按照原書簡明扼要地摘錄其要點。

  3、索引式:記錄書刊名稱、論文題目以及詳細出處,以備日後找資料用。

  4、隨感式:在讀書中把感想、體會、疑問等及時記錄下來。

  記卡片有些問題要注意,簡述如下:

  1、寫出的卡片體例要一致。在卡片的固定部位註明:專案、類別。例如,從語文的角度講,可標明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篇章、方言等專案,專案中還可標明類別,如“詞彙”裡可標明成語、同義詞等類別。

  2、專案、類別積攢多了,放在卡片盒裡,可用“導片”進行分類。導片可高於卡片,在上面標明專案、類別。

  3、要寫明卡片上摘錄內容的出處,書籍要註明出版日期、編著者、第幾版、頁數等;報刊要標明年、月、日期數、頁碼等。

  4、抄寫內容要有所選擇,必須寫在一張卡片上,如果搞“連載”很容易搞亂。如整篇文章不能詳細抄錄時,可摘其關鍵性問題。

  5、卡片要定期整理。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分類更加趨於合理化,另一方面也是對卡片內容的定期複習。同時也可不斷總結摸索,使自己的“卡片籍"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