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殖鱔魚鱔魚的常見疾病

  鱔魚生活在水邊泥洞和石縫裡,夏季出來,十一、十二月藏於洞中。鱔魚的飼養技巧你知道哪些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怎麼養殖鱔魚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鱔魚的養殖方法

  ①水質管理室內水深保持在5~8釐米,室外保持10釐米左右,炎熱季節可加深到15~20釐米。因水位淺,鱔魚排洩量大,水質極易惡化。因此,更勤換水,這是靜水無土養殖的關鍵,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換水要徹底。生產實踐表明,徹底換水利於防治蟲害且不影響鱔魚生長髮育。

  ②投餌魚種放養後,要用7~10天甚至更長時間馴化鱔魚吃食配合飼料***飼料軟溼成團或用絞肉機絞成條狀***,吃食正常後,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量和定點”,並通過觀察鱔魚攝食情況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③病蟲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靜水無土養殖的主要病蟲離有毛細線蟲病、腸炎病、細菌性爛尾病、列印病和赤皮病等。馴化吃食成功後,要立即著手藥物***如敵百蟲、驅蟲淨***拌餌進行殺滅。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同有土養殖。

  ④越夏相對而言,室內越夏容易。室外養殖-定要考慮遮蔭,高溫時要採取加深水位、用地下水調節溫度等措施。

  ⑤越冬一般越冬在有土養殖池進行,分為帶水和不帶水越冬兩種。帶水越冬水深20釐米左右,但要放草、樹枝等物防止個池結冰。不帶水越冬即在鱔冬眠前排盡水,泥層保持溼潤,上蓋稻草等保溫物即可安全越冬。有條件的地方,冬天室內溫度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上,使鱔魚打破休眠,冬季仍可生長,春節前後出售商品鱔,這樣經濟效益更為理想。

  鱔魚的常見疾病

  黑點病

  發病初期病鱔尾部出現淺黑色小圓點,手摸有異樣感,眼眶滲血。治療:外用0.5~0.75毫克/升的菌敵化水全池潑灑;內服蠕蟲清,每千克飼料或5千克鮮活餌料加藥2克,拌勻後投喂,連喂2天。

  出血病

  體表面出現大小不一的出血斑,以腹部最為明顯。將病黃鱔尾部提起倒置,黃鱔口腔有血狀液體流出。肛門紅腫、外翻。治療:①用300毫克/升的漁豐碘浸浴病鱔15~20分鐘;②每千克黃鱔用0.2克魚血康寧,重症另加入出血寧0.2克,拌飼投喂,連續5~7天。

  腸炎病

  症狀表現在三個方面:①肛門紅腫;②鰓部出血,提起病鱔尾部,可見口內流出血水;②頭部伸出水面呼吸,頭部發黑,腹部出現紅斑。解剖病鱔,可見腸內無食物,肛門前2~5釐米長的腹腔有較多的淤血。治療:根據水質情況選擇一種消毒劑遍灑,同時按每千克鱔種用1克漁泰康,拌餌投喂,一日1次,i~gN4~5天。

  爛尾病

  黃鱔發病後尾部充血發炎,顏色變白,嚴重時尾部肌肉壞死或潰瘍,尾脊骨外露。治療:①鱔種消毒要徹底。②用菌敵或漁豐碘全池潑灑,連續3天。

  鱔魚的生活習性

  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營底棲生活的魚類,適應能力強,在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

  日間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鑽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

  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鰓不發達,而藉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後,只要保持面板潮溼,數日內亦不會死亡。

  黃鱔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性貪,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黃鱔一般活動於春、夏、秋三季。喜棲息於池塘、小河、稻田埂邊的泥洞和石縫中。到冬天深居洞中冬眠。

  春季,黃鱔經過一冬的潛伏,體力消耗過大,需要大量進食,所以春季是釣黃鱔的大好時期。

  夏季,氣候炎熱,黃鱔紛紛出洞鑽在水草、石縫中、枯樹底下“乘涼”,也易釣。

  秋季,黃鱔開始進洞,不易上鉤。

  黃鱔生殖情況較特殊,幼時為雌,生殖一次後,轉變為雄性,這種雌、雄性的轉變現象稱為性逆轉現象。生殖季節約在5~8月,在其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即體長在35釐米以下的個體的生殖腺全為卵巢***;產卵後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6~48釐米時,部分性逆轉,雌雄個體幾乎相等,屬於雌雄同體動物;成長至53釐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當年幼魚只能長到20釐米,2冬齡的雌魚才達成熟期,體長至少為34釐米。最大個體可達70釐米,重1.5公斤。2013年5月湖州有人捕到一條36斤、1.5米長的黃鱔。黃鱔產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產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藉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發育,雌雄魚都有護巢的習性。

  鱔魚的身體是圓筒形,適合穴居生活,對進出洞穴,減少摩擦十分有利。它真有點兒“隱士”氣度,沒有特殊的攻擊本領,也無強有力的防禦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計,逃為上計”。它既無胸鰭,又無腹鰭,就是背鰭和臀鰭也退化得僅留下一點點皮褶,鱗片消失得肉眼都難看見,可是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一不小心它就能從你手中溜之大吉。鱔魚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預防細菌、病菌侵染身體,減少疾病;阻止寄生動物植物的糾纏,有利成長;油頭滑面,有利於它在泥中通行無阻。 像泥鰍但比泥鰍大且長。

  鱔魚胚胎髮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時為雌性,可是從第二次性成熟開始時它又變成雄性了。這就是說,黃鱔在一生中既當媽又當爹。這種陰陽轉變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性逆轉。魚類多用鰓呼吸的,可是鱔魚卻獨具一格,它的鰓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細血管直接吸取空氣,所以我們要使鱔魚鮮活,必須使它保持潮溼,存放在陰涼地方。 喜歡鑽洞,因此河邊很多洞都是黃鱔打的。

  生態環境

  為底層生活的魚類,喜棲息於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轉現象。為凶猛的肉食性魚類,捕食各種小動物。

鱔魚的常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