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魚怎麼養食蚊魚的繁殖方法
利用食蚊魚滅蚊,既不汙染環境,又能把蚊子幼蟲消滅在水體裡,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滋生。那食蚊魚要如何大量養殖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食蚊魚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食蚊魚的飼養方法
在香港,有關部門繼續野放食蚊魚作控制瘧疾的生物防治工具。事實上已有很多實驗證明食蚊魚並不特別喜歡食孑孓,捕食孑孓的能力也並不比食性相近的當地魚類強。食蚊魚適應環境能力強,能生活於鹹淡水及不同環境的水體中,雜食性,生長快,繁殖力強,卵胎生,耐溫差、低氧及汙染環境,在華南的低地水體中形成了優勢種。由於可生活於鹹淡水,食蚊魚更可沿海岸線擴散到沿海江河中。由於競爭力強,對生態位相似的當地魚類造成相當壓力,更會襲擊體形比自己大一倍的魚類。在華南人類活動區,食蚊魚已取代了本地的青鱂***Oryziaslatipes***和弓背青鱂***O.curvinotus***,成為低地水體的優勢種,危害到這些青鱂的生存。甚至影響當地蛙類、蠑螈等兩棲動物的生存。
食蚊魚的生活習性
食蚊魚的食物為小型無脊椎動物、蚊子,生存水溫在18到28℃。能以魚鰾發聲,性凶猛。
白天下沉,夜間上浮;每年4~5月由深水區遊向近岸作生殖洄游。由於它無胃,消化道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體時可謂是狼吞虎嚥。當水溫適宜時,每條魚一晝夜可吞食蚊子幼體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隻,是滅蚊高手。
食蚊魚的繁殖方法
食蚊魚的生長比黃魚快,性成熟懷卵量70~200萬粒。不同 地區的食蚊魚具有不同的繁殖期,在長江口外的食蚊魚為7~8月,在舟山群島的食蚊魚為5~6月,在福建平潭沿海的食蚊魚為4~5月。產卵後魚群重新遊向攝食區,一部分遊向較深的海區。
食蚊魚是一種卵胎生魚類,體形小,繁殖能力強,週期短,產仔量大。精子由雄魚交配器送入雌魚生殖孔,在體內受精、孵化。初生的幼魚在水溫適宜的條件下,經1個多月達到性成熟,即可開始繁衍後代。繁殖季節為4~10月,最適宜季節為5~9月,每隔30~40天即產仔1次,每次胎產30~50尾,每尾雌魚每年能產200~300尾。當水溫下降、天氣寒冷時,食蚊魚往往潛居在深水處或雜草叢生的水域,甚至鑽進汙泥裡越冬,即使水體氧氣不足也能存活。春末夏初氣溫開始升高,沼澤、池塘蚊子幼蟲孽生,為食蚊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溫度亦適宜,是繁殖的最佳季節,雄魚和雌魚追逐交尾,每條雌魚1次產仔數條至數十條,5—9月可產仔3次左右。剛產出的仔魚不能捕食孑孓,只能吃“泅水”***草履蟲等活餌料***。隨著成長,可食魚蟲,以後逐漸吞食孑孓。食蚊魚很容易飼養繁殖,作為一種活魚餌飼養。卵胎生。仔魚產出後即能活潑游泳,其體長約5毫米。仔魚以輪蟲類為食。成魚因吞食孑孓而成為蚊蟲的天敵。
食蚊魚的棲息環境
食蚊魚為小型淡水魚類。喜生活於緩靜水或流水體的表層。適應性極強,可生活於河溝、池塘、沼澤、水稻田等各種水體中。
食蚊魚的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