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怎麼養殖鱖魚的夏秋管理

  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要怎麼養殖才成功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鱖魚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鱖魚的養殖方法

  ⑴在餌料魚放養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⑵天然餌料培育:在飼料魚苗***鯿魚、白鰱、鯽魚等***放養前7天,加水至60公分,且每畝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公斤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

  ⑶飼料魚的培育:

  ①飼料魚品種與放養密度:飼料魚一般為白鰱、鯽魚、鯪魚等,畝放養量為30萬左右。

  ②飼料魚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公分,使水質清新且天然餌料豐富。魚苗放入後不用立即投餌,但需天天觀察魚苗的密度、體質、生長速度和水中紅蟲的數量,待紅蟲數量減少,魚苗在池四周覓食時,立即用厚漿“澆灘”,並一日數次檢查各投喂點的情況,在前期飼料吃去即,在後期應對飼料魚規格予以控制。一般放養8~10公分的鱖魚種,飼料魚的規格應控制在3~4公分左右。

  ③飼料魚培育時也可放入些老泥鰍,繁殖出的小泥鰍可作為鱖魚的優質餌料。

  ④鱖魚養殖面積和飼料魚池面積的比例一般為1:3~4。鱖魚養殖場

  鱖魚的夏秋管理

  一、投足餌料 在不超出池塘承載力的前提下,儘量多放餌料魚。餌料魚的放養量是鱖魚量的4倍~5倍,每隔3天~5天補充一次餌料魚。同時,注意觀察鱖魚攝食情況,如果魚池水面只有星星點點的小水花,鱖魚追食餌料魚時發出的水聲小,間隔的時間長,說明餌料魚充足;如鱖魚追食餌料魚至水上層,水花大,發出的聲音大且頻繁,說明餌料魚已不足;如看到鱖魚成群在池邊追捕餌料魚,說明餌料已基本吃完,應及時補放。餌料魚可選擇鯪魚、草魚、鯽魚、鰱鱅魚等,以鯪魚飼養效果最好。餌料魚規格一般為鱖魚體長的1/3到1/2,如規格不均勻,應用魚篩將規格較大的餌料魚篩除。

  二、水質管理 養殖鱖魚要求水質清新,溶氧高,透明度在30釐米以上,水質長期保持肥、活、嫩、爽。一般隔2天~3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15釐米~30釐米,並保持水體呈微流水狀態。發現鱖魚有吐出餌料魚現象,說明水體已缺氧,應及時注水增氧,防止浮頭死亡。高溫季節每隔半個月每畝用25公斤生石灰潑灑池塘一次,以改良水質,預防疾病。如池水渾濁,每畝可用明礬1公斤全池潑灑。7月~9月份根據鱖魚吃食、活動及天氣情況適時開動增氧機,每天開機2次,白天開機2小時,夜間開機4小時。發現鱖魚嚴重浮頭,立即潑灑雙氧水、過氧化鈣等。

  三、疾病防治 鱖魚疾病,以防為主,重點做好餌料魚和水體的消毒工作。餌料魚投放前用3%的食***,防止帶蟲、帶菌入池,7月~9月是鱖魚發病旺季,主要疾病有車輪蟲病、指環蟲病、爛鰓病等,可交替潑灑硫酸銅、硫酸亞鐵等藥物治療,治療時應先殺蟲、後殺菌,內服外用相結合,並注意禁用敵百蟲等有機磷殺蟲劑。

  四、捕大留小 8月底,部分鱖魚已達上市規格,應及時起捕上市,降低池塘鱖魚密度,促進小規格鱖魚生長,提高養殖產量。

  鱖魚的藥膳功效

  肺結核、咳嗽、貧血。用鱖魚1條***500克以上***,去腸雜、魚鱗,百合20克,貝母5克,冰糖適量,隔水蒸熟後,去藥渣,魚肉及百合共食。也可用鱖魚煮的湯,加人大棗和糯米熬粥食用。

  虛勞羸瘦,腸風便血。取鱖魚1條去腸雜、魚鱗,單獨清蒸或與豆腐共煮食用。

  目刺粳喉。用鱖魚膽汁加入米酒中化溫呷下,可使卡人咽喉的骨刺、異物隨涎而出。

  老年體弱無力。取鱖魚1條,黃芪、黨蔘各15克,淮山藥30克,當歸頭12克。把藥物煎後取汁,再放人鱖魚共煮熟食用,可調補氣血。

  腸風瀉血。取鱖魚肉100克、豬肉50克,切絲後入油鍋,加適量生薑、蒜、鹽、料酒、味精炒一下,再把浸泡6小時的糯米100克加入煮成粥,撒些胡椒粉即可食用。鱖魚為虛勞食療要品,患寒溼病者不宜食用。

鱖魚的夏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