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豬的飼養管理

  飼養豬的行業可以說是很久就開始了到現在還是生生不息的一個產業。那麼那麼多人在養豬,那麼培育肥豬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接下讓小編說給你聽吧。

  據報道,肉豬活重45公斤前,隨著飼糧中能量的增加,則日增重越快,每日豬體內蛋白質和脂肪的沉積均增加。但在活重48~90公斤期間,每日每頭食入的能量超過32.50兆焦時,則不會隨食入的能量增加,瘦肉的日增重和日沉積蛋白質再繼續增多,而是基本上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只有脂肪沉積繼續增加,而飼料轉化率反而變差,造成很大浪費。故在活重45公斤前,飼糧中可以應用較高水平的能量,此後能量水平應適當控制。
 

  

  1.育肥前的準備。

  ***1***圈舍消毒。常用藥有3%來蘇兒、10%-20%石灰水、30%草木灰水等,藥液要交替使用,土圈要徹底起墊。

  ***2***選好仔豬。

  ***3***預防接種。

  ***4***適時閹割。30-35日齡,體重5-7公斤時閹割;外購仔豬應在適應新環境並開始增重時閹割。

  ***5***驅蟲、洗胃、健胃。每5公斤毛重,第1天驅蟲用左旋咪唑2-4片,第2天洗胃用小蘇打2-3片,第3天健胃用大黃蘇打2-3片。將藥片碾碎成粉,在每天晚餐時加入少量飼料內服,此法應每月重複1次。注意攪拌均勻和每個豬都能吃上。

  ***6***合理分群,按品種、來源、體重、吃食快慢分群,同窩的最好不分群。

  2.育肥方法。

  ***1***“四定”。定時、定量、定質、定溫。每天喂料量按幹飼料計算,佔體重的3%-5%;15-25公斤豬,6次/天,25-40公斤豬,4次/天,40公斤以上豬,3次/天。每頓間隔時間儘量均勻,至少最後1頓為夜食,每次喂到八九成飽,槽中無剩料。更換飼料要逐漸過渡,飼料溫度要大體一致,冬溫夏涼。

  ***2***先喂配合飼料,後喂青綠***貯***飼料,一般每餐分3次投料,每餐後投喂青飼料0.25-1.0公斤/頭。

  ***3***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冬天、早春或有病時應給溫水。

  ***4***創造良好的環境。保持圈內乾淨清潔,冬暖夏涼,空氣良好。調教豬飲食、排糞、睡眠三點定位。冬防寒,夏防暑,夏季地面灑些水,冬季躺臥處墊些草。

  ***5***適時出欄。一般育肥至6月齡左右,體重90-100公斤出欄。

  良醫

  1.堅持檢疫、隔離制度。購買仔豬除要看品種外,還要看有無拉稀、耳屎、眼屎、發熱、精神不振等症狀,有無耳標,索看產地檢疫證明和市場檢疫證明等,病豬尤其是傳染病豬堅決不買。進圈前隔離觀察半月,最少3-5天,病豬隔離治療後並圈。不從疫區購豬和飼料等。

  2.定期防疫驅蟲。春秋兩季定期預防注射口蹄疫、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疫苗。同時不要讓貓、狗在圈內亂竄,防止交叉傳染共患病。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注意不用禁用藥物和可用藥物的休藥期。

  3.定期對圈舍、槽具消毒,15-30天1次,圈門前放些生石灰以便讓來人腳底消毒,並隨時更換。

  提高育肥豬的出欄率,也就是提高豬的日增重和縮短育肥週期,用少量的飼料換取較多的豬肉。筆者結合近年來的養豬實踐,總結出提高育肥豬出欄率的八項飼養管理措施。 充分利用***優勢:不同品種雜交所得到的***豬,比純種親本具有更強的生命力,而且在生長育肥過程中,具有好餵養、生長快、抗病力強和育肥週期短等優點。

  大量試驗證明,二元雜交豬日增重比純種 豬高15-20%,三元雜交豬比純種豬高25%左右。目前國內多采用長大雜交母豬與杜洛克、皮特蘭或漢普夏等公豬交配,獲得最佳的三元雜交組合。 早補鐵:剛出生的仔豬每天需要7毫克鐵,而從母乳中每天只能獲取1毫克鐵。因此,仔豬往往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而影響生長速度。一般在仔豬2-3日齡時肌注1毫升“血鐵素”補鐵。

  提供適宜的溫、溼度環境:豬舍溫、溼度過高,會導致豬採食量和日增重下降;溫度過低,則豬熱能消耗大,採食量多,而飼料報酬低。豬舍的溫度應控制在仔豬20-30℃、成豬15-20℃為宜,溼度以50-55%為宜。 供給充足、潔淨的飲水:豬的飲水量因體重、飼料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而不一樣,一般豬體重越大、喂料越幹、氣溫越高,飲水量就越多。供給的飲水必須充足、潔淨。

  採取“四定一改”飼餵:即定次數、定時間、定喂量、定飼養標準,改溼拌料為乾粉料餵豬。飼餵次數要根據豬的不同生長階段來確定,仔豬一般日喂5-6次,中豬4-5次,大豬3次;飼餵時間每天要相對固定;飼料喂量每次要保持均衡;飼養標準要根據豬的體重和生長階段,調配不同的日糧營養標準。將過去傳統的用溼拌料餵豬改為水料分開、飼餵乾粉料,有利於豬的消化吸收和飼料利用率的提高。 合理的飼養密度:豬的飼養密度應根據豬的大小和不同季節進行調整,一般以每頭肉豬佔0.8-1平方米為宜。3-4月齡時每頭肉豬宜佔0.6平方米,4-6月齡時佔0.8平方米,7-8月齡時佔1平方米。夏季每頭成豬一般佔用1.1-1.2平方米,冬季佔用0.9-1平方米。 早去勢:去勢後可使仔豬性情安靜溫馴,食慾增加,生長加快。去勢日齡越早,對仔豬造成的應激影響越小,一般在20-25日齡去勢為宜。 適時防疫:對育肥豬要嚴格按照衛生防疫程式注射豬瘟、豬丹毒和豬肺疫等疫苗,以確保豬健康。
 


  生長肥育豬的生理特點和發育規律

  根據育肥豬的生理特點和發育規律,我們按豬的體重將其生長過程劃分為二個階段即生長期和育肥期。

  1.1生長期:體重20~60千克為生長期。此階段豬的機體各組織、器官的生長髮育功能不很完善,尤其是剛剛20千克體重的豬,其消化系統的功能較弱,消化液中某些有效成分不能滿足豬的需要,影響了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並且此時豬隻胃的容積較小,神經系統和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也正處於逐步完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長,而脂肪的增長比較緩慢。

  1.2肥育期:體重60千克~出欄為肥育期。此階段豬的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都逐漸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統有了很大發展,對各種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有很大改善;神經系統和機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也逐步提高,逐漸能夠快速適應周圍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此階段豬的脂肪組織生長旺盛,肌肉和骨骼的生長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