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小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魚種,由於孔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十分強韌,所以目前全世界幾乎隨處都能見到它的芳蹤。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孔雀魚的餵食方法從小孔雀魚誕生開始,作為飼養者就必須要忙著準備各式各樣的食物,因為小孔雀魚出生後很快就可以游泳、覓食。在母孔雀魚即將產下魚卵的時候就要開始為幼魚準備食物。等到小魚出生後不就,就可以用這些食物來餵養。

  餵養剛出生的小孔雀魚還要注意幾點:

  首先,要掌握好餵食的時間,在小魚出生後的第一天不要開始餵食,可以從第二天開始餵食。注意,水環境對幼魚的影響是致命的,因此確保水質條件穩定平衡***如水溫、酸鹼度等等***,這是確保幼魚能存活的關鍵。

  其次,餵養剛出生的孔雀魚,在選擇食物方面需要特別注意。可以選擇專業的魚飼料;又或者用紗布包住雞蛋黃,然後捏碎後餵給小孔雀魚。此外如果要選用其它固體飼料,那麼最好先將飼料捏碎,然後在給小孔雀魚吃。

  最後,在餵養孔雀魚的過程中要注意,一定要適量,一般保證魚兒能在10分鐘左右將食物吃完即可。記住,食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期間發現孔雀魚有任何的異常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處理解決,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否則孔雀魚小命可能不保了。

  孔雀魚生活習性

  孔雀魚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鹼性水質,pH7.2—7.4,食性廣,性情溫和,活潑好動,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孔雀魚易養,但要獲得體色豔麗,體形優美的魚則從魚苗期就需要寬大的水體,較多的水草,鮮活的餌料,適宜的水質等環境。孔雀魚4~5月齡性腺發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溫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產魚苗數視魚體大小而異,少則5餘尾,多則一百餘尾,有的魚會產出200尾以上的幼魚。當雌魚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門處出現一塊明顯的黑色胎斑時,是臨產的徵兆。

  孔雀魚,卵胎生鱂魚的代表,由於週期性的生產力,使得它贏得「百萬魚」的封號,也因此常是初飼養觀賞魚者家中的常客。早期的孔雀魚以東南亞進口及國內南部生產為主,兩者的共通特性是對水的硬度要求很高,且都是採室外培育的方式,因此充分受到陽光的洗禮,所以色澤顯得特別燦爛。起初孔雀魚雖為各界所接受,但落得和其它魚種混養及廉價易陣亡的悲慘印象,因此國內觀賞魚的發展雖有數十年的歷史,而孔雀魚卻得數十年如一日,毫無進展可言。這期間雖然有數波推展孔雀魚的動作,但始終因天時地利種種條件不配合而無疾而終。主要是國內觀賞魚界數十年來的高度開發,至今已進入瓶頸,因此在這波倡導活動之下終於獲得各方的響應,讓孔雀魚在觀賞魚界中建立一個新的領域。孔雀魚往往是初學入門者第一次飼養的魚種,卻也常常是養魚數十年者重拾的魚種,此現象正巧說明了孔雀魚易懂難精的特性,無怪乎能讓人如此的著迷,願意摒棄所有的魚種只留孔雀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