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怎麼養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魚種。由於孔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十分強韌,繁衍分佈於部分熱帶地區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溝渠中,其野生棲地呈現多樣化,那麼孔雀魚的飼養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孔雀魚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孔雀魚怎麼養

  接魚

  魚缸的準備主要是清潔和消毒。消毒是採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徹底,還沒有化學藥物消毒後遺留的的問題,同時還是最環保的方法。要注意的是消毒時先把缸放平穩,一定要平穩,否則容易裂的。然後要先加少量沸水,讓玻璃適應溫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熱而炸裂。最後再加適量沸水進行消毒。

  養水是將自來水靜置3到5天,將水中氯氣揮發乾淨。然後將水加入消毒後的缸中,加入硝化菌,再加入魚、蝦屍體做硝化細菌的食物,用水妖精連續充氧24 小時,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統,這樣的水就可以放魚了。

  接到魚後,不要急於開啟包裝箱,回家後暗光處開箱。途中防止動作過大導致的震動或翻滾。因為魚停食、無光的環境下,再經長途、長時間運輸後,體質虛弱、精神緊張,因此要特別小心,防止魚受驚而導致撞袋或撞缸受傷,或導致因驚恐引發的夾尾等情況。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溫柔小心的操作。

  兌水***也稱過水,專業名詞***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時還很是煩瑣的操作。但想養好魚,就一定要細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證魚能夠初步順利適應我們的飼育環境,為以後正常養育打好基礎。而很多新手,都是在這方面犯了錯誤到導致損傷慘重。

  密度

  對於子魚放養的密度,缸如果是40×25×30釐米的,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一般在2周後,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就將它們移到50*40*30的缸中,給它們寬闊的空間,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

  溫度

  魚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所有的熱帶魚都可以適應這個溫度區***。成魚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魚友魚友則把幼魚溫度提高到27、8度,認為這樣幼魚才活躍,食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才能發育的快,此話說的不假,但這種高溫的負面影響卻被忽視掉了。在這種高溫下,幼魚新陳代謝過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謝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鈣質,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出現突發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魚後也易發生如早衰、母魚產後塌腰或公魚突然塌腰、母魚產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負面情況。這些例子在大棚養殖時,在夏天高溫期繁育出的魚是最好的例證,有經驗的玩家應該都遇到過的。

  孔雀魚留做種親魚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魚,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溫恆定適宜的。接到魚後,不要急著開啟包裝袋,先要把包裝袋用水沖洗乾淨。然後把包裝袋放入缸中,約20到30分鐘,使袋中的水與缸裡的水,溫度達到一致。如果無法確認溫度是否一致可使用水族溫度計進行測試,水溫一致方可入缸。開啟袋後,先加入相當於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後再慢慢的不斷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魚逐步適應水質如pH、KH等的變化,整個過程持續30到40分鐘左右。當加入缸中的水達到袋中水的量時,即可把魚溫柔撈出放入魚缸中。此兌水過程,也可以用打吊瓶的輸液系統進行的,可以更好的讓魚適應水質的,對於比較珍貴的魚適用。兌水結束後,要將袋中的原水倒掉,因為魚在運輸過程中排洩的廢物、脫落的黏膜等物質,是細菌喜歡的食物和產床,是魚致病的重要病源。

  餵養

  魚剛入缸後十分恐慌,最好不要開啟魚缸照明等之類的強光線,更不要驚動它,例如觀看時都不能指指點點動作過大的,接魚之前的準備工作做的一定要充分,魚入缸後不要總是在魚缸周圍四處亂竄,記住當天不要餵食!不要換水,觀察它的狀態怎麼樣。一般來說在第一天魚的狀態會恢復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狀態不好的話,可以加入1%濃度的飽和鹽水。多觀察幾天,一般在一週以內如狀態不錯,魚四處尋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現,就可以少喂一點點活餌,意思一下即可,千萬不要喂多!開口餌料以活食最好,如豐年蝦等,人工餌料由於消化困難,不建議用。可換1/10的水,冬天換的水要比缸中水溫高出1至2度,夏天要低1至2度,這也是一年中換水時溫度掌握的方法。如果狀態不好,不喂,繼續觀察。出現浮頭現象時,應考慮放養密度是否過量了。應及時分缸出來。如果沒有問題,狀態良好的話,同樣應少喂最好在上午進行,餌料吃不完的應及時撈出來,魚兒進食時間控制在五分鐘之內。

  對於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餵食的量和每天餵食的次數,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孔雀魚剛出生的子魚,當天不喂,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並易於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儘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總結是“4周內儘量撐,2月內使勁喂,3、4個月吃得飽,5月以後喂的少”。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後在子魚缸中要略保留少許活餌為好。

  水質

  pH值:最適合孔雀魚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間,水中的酸鹼值對孔雀魚的影響相當大,酸鹼值是對數的形態,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對於人類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對孔雀魚而言恐怕已經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飼養者換水次數少,久而久之,水質早已因為各種因素轉變為酸性,此時如果突然大量換水,勢必會造成孔雀魚相當大的衝擊。

  硬度:孔雀魚喜歡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雖然如此,但是以版主個人認為,水的硬度對孔雀魚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就拿兩個飼養孔雀有相當歷史的國家:德國和日本做為例子,德國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質皆為軟水,而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條件都可以將孔雀養得很好,可見的孔雀的適應能力很強,比較不需要飼主費心調整水的硬度高低。這也是許多人常說孔雀魚易於飼養的原因之一。

  亞硝酸濃度:亞硝酸濃度的高低對於孔雀魚的生存也有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孔雀對於亞硝酸濃度的適應遠超過其它的魚種***根據資料顯示,孔雀魚可以忍受的亞硝酸濃度約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亞硝酸濃度過高,對於孔雀總是一種傷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水體,加上通常我們又以過高的密度飼養魚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孔雀魚就集體暴斃,飼主不能忽視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測試亞硝酸濃度的試劑販賣,可以輕易的測量出大概的數值。

  要解決亞硝酸濃度過高的問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換入新鮮且除過氯氣的水,不過長期亞硝酸濃度過高,就必須考慮是否過濾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魚只飼養密度過高。

  控色

  孔雀魚對顏色的要求有兩點:***1***顏色要勻稱:***2***色差要分明。而色彩濃度的薄與厚並非要求的重點,因色系若不均勻,將會形成有色塊的圖騰,也就是所謂的雜斑。色塊若無法再散開來,將扼殺此尾孔雀魚的“前途”。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魚顏色的厚與薄,主要是因其各具美感、各有特色。因此若將所謂的藍尾禮服共同比較時,將發現有數十種之多,這也包含了體色、尾色、尾型的排列組合。

  針對孔雀魚的著色問題,中國的魚糧生產企業做了很多研究,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觀賞魚在自然界本身是存在的,它們靠食用天然食物就可以獲得健康體魄、持久鮮豔的色彩。那麼在自然界,觀賞魚吃什麼?蝦和浮游生物。那蝦又吃什麼?藻類。因此蝦和藻類是它們最好的食物,魚從蝦體內就能獲得足量的天然蝦青素和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持久保持鮮豔的色彩。

  孔雀魚還有一個神祕之處。就是在第一次月滿的時候,孔雀魚對黃色比較敏感。在第二次月滿的時候,孔雀魚對紫色敏感。即孔雀魚的視力會在兩次月滿時發生變化。

  混養

  水草和孔雀魚混養應該如何選擇水草,又應該如何設計造景。想要設立一缸適合孔雀魚的水草造景缸,首先在選草上可是得先下一番功夫,試想,柔軟的孔雀魚在粗枝大葉中穿梭,如蟬翼般的鰭,稍一閃失就有損他的美麗,對魚只的健康也有會危害。

  所以,柔軟的枝葉是第一選擇:再者生態條也是考慮重點,孔雀魚是屬於上層性的魚類,也就是說他們常常會迴游水族箱的上方,就欣賞的角度來看,水草當背景襯著孔雀魚就是最美的畫面,所以水草最好有一定的高度,另外在葉莖的分枝上也最好選用枝葉分枝多,甚至枝葉較細小的種類,可搭配孔雀魚的細緻之美。

  孔雀魚的形態特徵

  孔雀魚體延長,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別較大,雄魚身體瘦小,體長3-4釐米,雌魚體長6釐米,其尾柄及尾鰭佔全身的1/3以上,各鰭均較雄魚的短。前部略呈楔狀,後部側扁。雌魚的腹部膨大圓突。頭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側位;眼間區及吻背頗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遠不及眼前緣的下方。體被有大型的圓鱗;縱列鱗26-28;背前鱗11-13。雄魚背鰭鰭條常會延長,雌魚則小而圓,背鰭軟條數7-8;雄魚的臀鰭第3、4、5鰭條特化而成一延長的交接器,交接器僅略長於腹鰭長,雌魚則正常的扇形,起點在背鰭起點略前,鰭條數8-9;胸鰭鰭條數13-14;腹鰭腹位,鰭條數5;雄魚尾鰭外形變異很大,隨品系而有不同;雌魚則大多呈長圓形。

  體黃褐色,具有金色光澤,但體色的變異很大,常具有鮮麗的橘黃色或藍青色斑紋。成長後雌魚的體色較單調而半透明,如同大肚魚一般。較雄魚體色遜色得多,多為單一銀灰色,尾鰭上雖有一些花紋,均沒有雄魚的鮮豔。

  孔雀魚體形嬌小,其身上的圖案五彩繽紛,有的形如字母,稱外文孔雀;有的像蛇紋,稱蛇皮孔雀;有的似豹皮,稱豹尾孔雀,等等。背鰭較長,尾鰭寬而長,約佔全長的1/2以上,尾柄長度大於尾柄高度,背鰭軟條 7-8,臀鰭軟條8-10。其身體及背鰭、尾鰭的顏色五彩繽紛,主要有紅色、藍色、黑色、黃色、綠色、虎皮色及雜色等。尾鰭和體腹上有藍紅色圓斑,其周圍有淡色花紋,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此得名。

  雌魚身體較粗壯,最大體長可達7釐米左右,體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鰭和尾鰭的顏色較雄魚遜色得多,多為單一銀灰色,尾鰭上雖有一些花紋,但沒有雄魚的鮮豔,雌魚的各鰭均較雄魚的短,而體長約為雄魚的2倍。

  孔雀魚身體後部側扁,尾巴形狀多樣而又豔麗漂亮,根據其尾鰭的形狀,可分為上劍尾、下劍尾、雙劍尾、琴尾、針尾、圓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尖尾、長尾、齒尾、大尾等品種。各品種之間相互雜交又產生了紛繁多樣的後代,所以孔雀魚儘管品種繁多,但很難找到兩尾完全相同的孔雀魚來,這也正是孔雀魚的魅力所在。

  孔雀魚的棲息環境

  棲息在溫暖的泉水和雜草叢生的溝渠、運河。出現在各種棲息地,從低海拔濁度高的池塘、運河和溝渠到高海拔原始的山區溪流。能容忍寬的鹽度範圍,但需要相當溫暖的溫度***23-24℃***和有植被的平靜水域。

  孔雀魚的生活習性

  孔雀魚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壽命較短。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魚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十分強韌。孔雀魚適應性很強,在沒有調溫和充氣裝置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能耐16℃低溫和耐受較髒的水質,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鹼性水質。氫離子濃度39.81-63.09nmol/L,pH值7.2-7.4的水質,也能適應中性質。

  吃浮游動物,小昆蟲和碎屑。主要吃昆蟲,包括蠓科昆蟲、搖蚊、家蚊、雙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蟲。

孔雀魚的飼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