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鴨如何飼養管理的方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粗放型的散養形式,已漸漸不適應生產的發展要求,在規模化養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提高蛋鴨的養殖技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蛋鴨飼養管理,一起來看看。

  蛋鴨飼養管理

  一、雛鴨的飼養管理

  蛋鴨的雛鴨是指0~4周齡的鴨,雛鴨飼養的成敗直接影響到鴨群的發展、鴨場生產計劃的完成、蛋鴨的生長髮育以及今後種鴨的產蛋量和蛋的品質。在育雛期提高雛鴨的成活率是 中心任務,在生產實際中,成活率的高低是衡量生產管理水平和技術措施的重要指標。剛出殼的雛鴨個體小,絨毛少,體溫調節能力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差,抵抗力弱,若飼養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疾病,造成死亡。為此,從雛鴨出殼起,必須創造適宜的生活條件和精心地進行飼養管理。

  要培育好雛鴨,必須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雛鴨的來源

  1.雛鴨應產自無疫情地區的種鴨 若種鴨場或鴨場所在地區有雛鴨病毒性肝炎、

  鴨瘟或禽出敗發生,那麼這個鴨場的種鴨所孵出的雛鴨,往往被感染,引進這種

  雛鴨,有可能導致發病,造成損失。

  2.根據經濟條件選擇蛋鴨品種 經濟發達地區,飼料、飼養條件好,可以引進一些高產品種。因為高產品種鴨只有在飼養管理條件好時,其生產效能才能充分發揮。

  3.選擇飼養方式 根據本地的自然飼養條件和採用的飼養方式選擇蛋鴨品種所謂飼養方式,是指放牧還是圈養。圈養的可以引進高產的蛋鴨品種;而放牧飼養的要根據其自然放牧條件而定。在農田水網地區,要選善於覓食,覓食力強、善於在稻田之間穿行的小型蛋鴨,如紹鴨、攸縣麻鴨等;在丘陵山區,要選善於山地爬行的小型蛋鴨,如福建的連城白鴨或山麻鴨等;在湖泊地區,湖泊較淺的可以選中、小型蛋鴨,若是放牧的湖泊較深,可選用善潛水的鴨;在海灘地區,則要選耐鹽水的金定鴨或是莆田黑鴨,其他鴨種很難適應。

  ***二***育雛季節的選擇 採用關養或圈養方式,依靠飼養人工管理的,原則上一年四季均可飼養,只是產蛋高峰期,最好避開盛夏或嚴冬;而全期或部分靠放牧覓食天然飼料和農田的落谷,就要根據自然條件和農田茬口來安排育雛的最佳時期。因此,育雛期的季節性很強。

  據育雛期不同,所飼養的雛鴨一般可分為:

  1.春鴨 從春分到立夏、甚至到小滿之間,即3月下旬至5月份飼養的雛鴨為春鴨,而

  清明至穀雨前,即4月20日前飼養的春鴨為早春鴨。這個時期育雛的天氣較冷,要注意

  保溫。但是,育雛期一過,天氣日趨變暖,自然飼料豐富,又正值春耕播種階段,放牧場地很多,雛鴨可以充分利用覓食水生動植物,如蚯蚓、螺螄以及各種水草和麥田的落穗,不但生長快、飼料省,而且開產早,早春鴨可為秋鴨提供部分種蛋,其他春鴨可提供大量鴨蛋醃製成鹹蛋和皮蛋。這樣,當年飼養的春鴨,當年可得效益。

  2.夏鴨 從芒種至立秋前,即從6月上旬至8月上旬飼養的雛鴨,稱為夏鴨。這期的特

  點是氣溫高,雨水多,氣候潮溼,農作物生長旺盛,雛鴨育雛期短,不需要什麼保溫,可節省大量育雛裝置和保溫費用。6月上、中旬飼養的夏鴨,早期可以放牧稻秧田,幫

  助稻田中耕鋤草,可充分利用早稻收割後的落谷,節省部分飼料,而且開產早,當年可以得效益。但是,夏鴨的前期氣溫悶熱,管理上較困難,要注意防潮溼、防暑和防病工作。開產前要注意補充光照。

  3.秋鴨 從立秋至白露,即從8月中旬至9月飼養的雛鴨稱為秋鴨。此期的特點是秋高氣爽,氣溫由高到低逐漸下降,是育雛的好季節。秋鴨可以充分利用雜交稻和晚稻的稻茬地放牧,放牧的時間長,可以節省很多飼料,故成本較低。但是,秋鴨的育成期正值寒冬,氣溫低,天然飼料少,放牧場地少,要注意防寒和適當補料。過了冬天的日照逐漸變長,對促進性成熟有利,但仍然要注意光照的補充,促進早開產,開產後的種蛋可提供1年生產用的雛鴨。我國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都利用秋鴨為種鴨。

  ***三***育雛方式

  1.自溫育雛 利用竹條或稻草編成的籮筐,或利用木盆、木桶、紙盒等作為育雛用具,內鋪墊草,依靠雛鴨自身發生的熱量來保持溫度,並通過增加或減少覆蓋物來調節溫

  度。此法裝置簡單、經濟,但溫度很難掌握,管理麻煩,一般只適用於飼養夏鴨和秋

  鴨,而飼養早春鴨的天氣很冷,絕對不能採用,以免造成巨大的損失。應用此法育雛

  時,其覆蓋物要留有通氣孔,不能蓋得太嚴密,以免不透氣,而致使雛鴨悶死。所使用的保溫用具,最好是圓形的,若是有稜角的保溫用具,應將墊草邊角內做成圓形,以免雛鴨擠死。

  2.加溫育雛 用人工加溫的方法使達到雛鴨生活適宜的溫度。基本上和雛雞的育雛相

  同,只是溫度要求不一樣,是現代大批量育雛的基本方法。

  目前,大多數採用平面育雛外,在飼養量大的地區,也可採用網養和立體籠養的育雛方法。籠養育雛有許多優點:與平養比較,可提高單位面積的飼養量;籠育全在人工控制下飼養,不進行放牧,從而有利於防疫衛生,有效地防止一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發生,可提高育雛成活率;籠育後可以充分利用育雛空間的熱氣。所以,可以節省燃料,同時可提高管理定額,減輕艱苦的放牧勞動,節約墊料,便於集約化的科學飼養和管理。

  籠養及網上平養的要求同肉用仔鴨。

  ***四***育雛的環境條件 蛋用鴨育雛的環境條件與肉用仔鴨相似,只是在溫度、密度及光照控制方面略有不同。

  1.溫度 蛋用雛鴨育雛期溫度可較肉用仔鴨略低,剛出殼後12~24小時內的雛鴨,應保持在35~30℃***即接近或略低於孵化器溫度***。待毛幹後到育雛室的溫度掌握如表8-1。弱雛,冬季和夜晚可適當

  表8-1 雛鴨培育的溫度

  日 齡 育雛室溫度***℃*** 育雛器溫度***℃***

  1~7 25 30~25

  8~14 20 25~20

  15~21 15 20~15

  22~28 15

  3周齡以後,雛鴨已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如氣溫達到15℃左右,就可以不再人工給

  溫。肉用仔鴨則要求一致保持在20℃左右。 一般飼養的夏鴨,在15~20日齡可以完全脫溫。飼養的春鴨或秋鴨,外界氣溫低,保溫期長,需養至15~20日齡才開始逐步脫

  溫,25~30日齡才可以完全脫溫。脫溫時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在完全脫溫的頭2~3天,如遇到氣溫突然下降,也要適當增加溫度,待氣溫回升時,再完全脫溫。

  .光照 蛋用雛鴨光照控制的目的是控制蛋鴨的性成熟期,提高其產蛋量,故控制方法與肉用種鴨相同。而肉用仔鴨光照控制的目的是延長採食時間,促進體重的增長。

  ***五***雛鴨飼養管理要點

  蛋用雛鴨的飼養管理與肉用仔鴨,肉用種鴨育雛期的飼養管理基本相同,結合蛋鴨半舍飼及放牧的特點,育雛期還應注意以下環節。

  1.適時"開青"、"開葷" "開青"即開始餵給青綠飼料。飼養量少的養鴨戶為了節約維生素新增劑的支出,往往採用補充青飼料的辦法,彌補維生素的不足。青料一般在雛鴨"開食"後3~4天餵給。雛鴨可吃的青飼料種類很多,如各種水草、青菜、苦蕒菜等。一般將青料切碎單獨餵給,也可拌在飼料中喂,以單獨餵給好,以免雛鴨先挑食青料,影響精飼料的採食量。

  "開葷"即給雛鴨開始飼餵動物性蛋白質飼料,指給雛鴨飼餵新鮮的"葷食"***如小魚、小

  蝦、黃鱔、泥鰍、螺螄、蚯蚓和蛆等***。一般在5日齡左右就可"開葷",先以黃鱔、泥鰍為主,日齡稍大些以小魚、螺螄和蛆為主。

  2.放水和放牧 放水要從小開始訓練,開始的頭5天可與"開水"結合起來,若用水盆給

  水,可以逐步提高水的深度,然後將水由室內逐步轉到室外,即逐步過渡,連續幾天雛鴨就習慣下水了。若是人工控制下水,就必需掌握先喂料後下水,且要等待雛鴨全部吃飽後才放水。待習慣在陸上運動場下水後,就要引誘雛鴨逐步下水,到水上運動場或水塘中任意吃水、遊嬉。開始時可以引3~5只雛鴨先下水,然後逐步擴大下水鴨群,以達到全部自然地下水,千萬不能硬趕下水。雛鴨下水的時間,開始每次10~20分鐘,逐步延長,可以上午、下午各一次,隨著適應水上生活,次數也可逐步增加。下水的雛鴨上岸後,要讓其在無風而溫暖的地方理毛,使身上的溼毛儘快乾燥後,進育雛室休息,千萬不能讓溼毛雛鴨進育雛室休息。

  雛鴨能夠自由下水活動後,就可以進行放牧訓練。放牧訓練的原則是:距離由近到遠,次數由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

  開始放牧時間不能太長,每天放牧兩次,每次20~30分鐘,就讓雛鴨回育雛室休

  息。隨著日齡的增加,放牧時間可以延長,次數也可以增加。適合雛鴨放牧的場

  地:稻秧棵田、茨菰田、荸薺田、水芋頭田、以及淺水溝、塘等,這些場地水草豐盛,浮游生物、昆蟲較多,便於雛鴨覓食。放牧的稻秧棵田,必須等稻秧返青活棵以後,在封行前、封行後,不能放牧。其他水田作物也一樣,莖葉長得太高後,不能放牧。施過化肥、農藥的水田、場地均不能放牧,以免中毒。

  3.及時分群 雛鴨分群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一環。雛鴨在"開水"前,根據出雛的遲早、強弱分開飼養。籠養的雛鴨,將弱雛放在籠的上層、溫度較高的地方。平養的要根據保溫形式來進行,強雛放在近門口的育雛室,弱雛放在鴨舍中溫度最高處。

  第二次分群是在"開食"以後,一般吃料後3天左右,可逐只檢查,將吃食少或不吃食的放在一起飼養,適當增加飼餵次數,比其他雛鴨的環境溫度提高1~2℃。同時,要檢視是 否有疾病原因等,對有病的要對症採取措施,如將病雛分開飼養或淘汰。再是根據雛鴨各階段的體重和羽毛生長情況分群,各品種都有自己的標準和生長髮育規律,各階段可以抽稱5%~10%的雛鴨體重,結合羽毛生長情況,未達到標準的要適當增加飼餵量,超過標準的要適當扣除部分飼料。

  二、育成鴨的飼養管理

  育成鴨一般指5~16周齡或18周齡開產前的青年鴨,這個階段稱為育成期。

  ***一***育成鴨的特點

  1.體重增長快 以紹鴨為例,從紹鴨的體重和羽毛生長規律可見,28日齡以後體重的絕對增長快速增加,42~44日齡達到最高峰,56日齡起逐漸降低,然後趨於平穩增長,至16周齡的體重已接近成年體重。

  2.羽毛生長迅速 仍以紹鴨為例,育雛期結束時,雛鴨身上還掩蓋著絨毛,棕紅色麻雀羽毛才將要長出,而到42~44日齡時胸腹部羽毛已長齊,平整光滑,達到"滑底",48~52日齡青年鴨已達"三面光",52~56日齡已長出主翼羽,81~91日齡蛋鴨腹部已換好第二次新羽毛,102日齡蛋鴨全身羽毛已長齊,兩翅主翼羽已"交翅"。

  3.性器官發育快 青年鴨到10周齡後,在第二次換羽期間,卵巢上的濾泡也在快速長

  大,到12周齡後,性器官的發育尤其迅速,有些青年鴨到90周齡時才開始產蛋。為了保證青年鴨的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生長,必須嚴格控制青年鴨過速的性成熟,對提高今後的產蛋效能是十分必要的。

  4.適應性強 青年鴨隨著日齡的增長,體溫調節能力增強,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也隨之加強。同時,由於羽毛的著生,禦寒能力也逐步加強。因此,青年鴨可以在常溫下飼養,飼養裝置也較簡單,甚至可以露天飼養。 青年鴨隨著體重的增

  長,消化器官也隨之增大,貯存飼料的容積增大,消化能力增強。此期的青年鴨表現出雜食性強,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動植物性飼料。 在育成期,充分利用青年鴨的特點,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加強鍛鍊,提高生活力;使生長髮育整齊;開產期一致,為產蛋期的高產穩產打下良好基礎。

  ***二***育成鴨的飼養方式

  根據我國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以及所飼養的品種,其飼養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放牧飼養 我國傳統的飼養方式。由於鴨的合群性好,覓食能力強,能在陸上的平

  地、山地和水中的淺水、深水中潛游覓食各種天然的動植物性飼料。放牧飼養可以節約大量飼 料,降低成本,同時使鴨群得到很好鍛鍊,增強鴨的體質,根據我國的自然條

  件,放牧飼養可分為農田、湖泊、河塘、溝渠放牧和海灘放牧。大規模生產時採用放牧飼養的方式將越來越少的應用。

  2.全舍飼 育成鴨的整個飼養過程始終在鴨舍內進行,稱為全舍飼圈養或關養。

  一般鴨舍內採用厚墊草***料***飼養,或是網狀地面飼養,或是柵狀地面飼養。由於吃料、飲水、運動和休息全在鴨舍內進行,因此,飼養管理較放牧飼養方式嚴格。舍內必須設定飲水和排水系統。採用墊料飼養的,墊料要厚,要經常翻鬆,必要時要翻晒,以保持墊料乾燥。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不宜採用厚墊料飼料,可選用網狀地面或柵狀地面飼養,這兩種地面要比鴨舍地面高60釐米以上,鴨舍地面用水泥鋪成,並有一定的坡度***每米落差6~10釐米***,便於清除鴨糞。網狀地面最好用塗塑鐵絲網,網眼為24毫米×12毫

  米,柵狀地面可用寬20~25毫米,厚5~8毫米的木板條或25毫米寬的竹片,或者是用竹子製成相距15毫米空隙的柵狀地面,這些結構都要製成組裝式,以便沖洗和消毒。

  這種飼養方式的優點是可以人為地控制飼養環境,受自然界因素制約較少,有利於科學養鴨,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由於集中飼養,便於向集約化生產過渡,同時可以增加飼養量,提高勞動效率;由於不外出放牧,減少寄生蟲病和傳染病感染的機會,從而提高成活率。此法飼養成本較高。

  3.半舍飼 鴨群飼養固定在鴨舍、陸上運動場和水上運動場,不外出放牧。吃食、飲水可設在舍內,也可設在舍外,一般不設飲水系統,飼養管理不如全圈養那樣嚴格。其優點與全圈養一樣,減少疾病傳染源,便於科學飼養管理。這種飼養方式一般與養魚的魚塘結合一起,形成一個良性迴圈。它是我國當前養鴨中採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蛋鴨的簡介

  母鴨從開始產蛋直至淘汰,均稱產蛋鴨。一般蛋用型麻鴨的利用期約350天左右***150-500日齡***,稱為第一個產蛋年;也有經換羽休整後,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產效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

  公鴨一般在100日齡左右有性行為表現,但性成熟約在150日齡前後。故留種交配,大都用5月齡以上的公鴨,種公鴨只利用1年***實際上是一個配種期***。

  公母鴨從性成熟開始,就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公鴨要交尾配種,母鴨要產蛋繁殖,身體各部分的生長髮育已經基本結束,其一切活動都環繞“繁殖”這個中心,各項飼養管理工作也都要服務於這個中心,盡一切可能去創造一個能夠連續高產穩產的環境和條件,去獲得高質量的種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