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養殖的方法是什麼

  水竹全身是寶,不但是工業原料之一,而且用途廣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水竹養殖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水竹養殖的方法

  1、扦插。可分為土插和水插兩種。土插一般在夏季生長季節,從莖頂端傘狀苞葉下5釐米至6釐米處剪下,把苞葉尖端剪去,留3釐米至4釐米長,修剪成直徑6釐米至8釐米的葉盤,然後將花莖插入裝有沙的盆內或沙床中,使葉盤緊貼沙面,置陰涼處,保持空氣和盆土溼度,20多天水竹就開始生根長新芽,並萌發出小植株。水插時,可用洗淨的廣口瓶裝入涼開水,從莖頂傘狀苞葉下8釐米處剪下,把每枚苞葉剪去1/2,插在盛水的廣口瓶中,水溫25℃,以後,苞葉腋產生新芽並向上生長,鬚根伸入水中,20多天就可成苗移栽。夏季水插時,需2天至3天更換一次涼開水,防止插穗被細菌汙染而腐爛。

  2、分株。宜在3月至4月換盆時進行。把生長過密的母株從盆中托出,分切成數叢,分別上盆,隨分隨種植,極易成活。一般在上盆後就是一盆完整的觀葉花卉。

  3、播種。一般在9月至10月種子成熟時採摘,放陰涼處風乾後收藏。翌年3月至4月,用撒播法將種子撒入有培養土的盆內,壓平、覆薄土,浸足水後,蓋上玻璃,保持盆土溼潤。10天后,水竹相繼發芽,苗高5釐米時可移入小盆。

  水竹生長較快,栽培容易,甚至用水淹沒盆土也能生長很好,還能生於水中,故稱水竹。夏季高溫季節,

  注意事項: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和盆土溼潤,避免強光直射,每兩週施稀薄液肥一次,冬季室溫不宜低於5℃,如肥水不足,植株擁擠,氣溫過低,盆土乾燥,都會使莖葉發黃枯萎。

  水竹的養殖注意事項

  1、水竹在春夏秋以水養為好,冬季可改為盆栽。經常多澆水則可以長得粗壯、蔥鬱、碧綠。

  2、夏季高溫季節,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和盆土溼潤,避免強光直射,每兩週施稀薄液肥一次,冬季室溫不宜低於5℃,如肥水不足,植株擁擠,氣溫過低,盆土乾燥,都會使莖葉發黃枯萎。

  3、生長旺季,每月施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水竹生長過高。

  4、水竹雖然喜歡水,並不可以泡在死水裡,流動的水是比較好的。

  5、水竹喜酸性、微酸性水質。由於北方多數地區土壤含鹽鹼較多,竹子培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鐵元素逐漸失綠變黃。可一月澆一次0.2%的硫酸亞鐵。

  水竹繁殖方法

  水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種。扦插於6-7月進行,選開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莖頂梢3-5釐米,並將輪生的葉短剪一半,以減少水分蒸發,然後扦於砂或蛭石,使葉片貼在基質上,澆透水,以後保持基質溼潤,20天就能生根。根系纖細,可切根分株繁植,分株全年都可進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時進行最宜。4月播種,也容易萌發成苗。

  水竹莖挺葉茂,層次分明,秀雅自然,四季常綠,十極佳的室內觀賞植物,深受盆景愛好者的青睞,佈置在家居中也會顯得乾淨雅緻,也彰顯主人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