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谷鴨飼養技術

  櫻桃谷鴨從剛出生的雛鴨到成品鴨需要46天左右的時間,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鴨。具有生長快、瘦肉率高、淨肉率高和飼料轉化率高,以及抗病力強等優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孵化

  1、 清洗消毒

  將鴨蛋方置在蛋架上,剛產出的鴨蛋外殼上有100—300個細菌,1小時後達到5000—6000個,尤其在高溫季節細菌繁殖快,容易經蛋殼上的氣孔進入蛋內,造成汙染,如果不消毒勢必影響孵化。

  清洗

  把裝有鴨蛋的蛋架推入清洗房,用百毒殺400倍液配製消毒劑,水溫控制在37攝氏度左右,噴淋10分鐘。

  2、 儲藏

  清洗完畢後,將蛋架放入儲蛋室。蛋的儲藏溫度要準確地控制在13度至15度之間。在炎熱潮溼的氣候下,蛋的儲藏溫度要提高到18度,減少蛋在移出儲蛋室時表面結露的可能性。為了使儲藏過程中溫度均勻,儲藏室內的空氣要始終迴圈。當使用冷卻機或空調機將新鮮空氣吹入室內時,冷空氣不要直接吹在鴨蛋上。

  儲蛋室內的相對溼度要保持在75%至80%,以減少鴨蛋的蒸發。用於孵化的蛋,最佳的儲藏時間是2至4天。

  3、 孵化

  鴨蛋孵化的首要因素是溫度,只有適宜的孵化溫度才能保證鴨蛋中各種酶的活動,從而保證胚胎正常的物質代謝和生長髮育。一般情況下,鴨胚胎適宜的溫度範圍在37~39℃。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嚴重時會造成胚胎的死亡。

  孵化的第1天溫度為39~39.5℃,第2天為38.5~39℃,第3天為38~38.5℃,第4~20天 37.8℃,第21~25天37.5~37.6℃,第26~28天為37.2℃~37.3℃。

  由於孵化時蛋內的水分不斷向外蒸發,應該使水份蒸發保持一定的速度,胚胎才能正常地生長髮育。在鴨蛋孵化過程中,孵化溼度應該保持在70%左右。水分蒸發過快過慢都會影響胚胎髮育,降低孵化率和雛鴨質量。

  4、 照蛋

  照蛋是檢查鴨蛋的受精情況,用電筒或光比較集中的光源都可以,一般一週一次,最先照蛋以有沒有血壯網路為準,沒有血網的是非受精卵。

  經過28天左右的孵化,小鴨就破殼而出了。首先我們要根據小鴨的性別分別裝箱,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肛門兩側輕輕擠壓胎糞,然後再輕輕揉捏,這時能感覺到洩殖腔內象自行車氣門芯膠管一樣,如感覺到有大半個小米粒那麼大的較硬的東西就是公雛,沒有的就是母雛。檢查時切忌用力過猛,以防損傷雛鴨。

  二、櫻桃谷鴨的鴨舍與裝置

  1、 鴨舍

  用於飼養商品肉鴨的鴨舍必須為鴨子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方便集中飼養和管理,同時選擇適合的場地與鴨舍結構,既能節約建設投資,又能最大限度發揮商品鴨的遺傳潛力。

  場地規劃

  商品鴨場應儘可能遠離其他的生產區域,最大限度減少疾病傳染的可能性,如交通要道、村莊、飛機場、工廠、鐵路等,間隔距離至少500米以上,但也要交通方便,這樣既有利於防疫,又便於解決運輸等問題。同時對鴨場地理位置的要求要建在地下水源豐富、地勢高、排水暢通的地方。

  鴨舍的結構

  標準的鴨舍必須能為鴨子提供舒適的環境,並能保護鴨子,不被其它動物咬傷。不受不利氣候的影響。長度對商品鴨來說一般不重要,可根據場地和飼養面積而定;寬度控制在8-10米,不可超出此寬度,那樣會嚴重影響鴨舍的通風工作。

  鴨舍的建築材料通常採用磚木結構,水泥地面,這樣有利於清洗、消毒,建築方向要朝南或東南,方便採光和通風。

  商品鴨舍可採用網上養殖和地面養殖兩種飼養方式,現在大多采用網上養殖法,網上養殖環境衛生條件好,鴨不與糞便接觸,感染病菌的機會少,溫度比地面稍高,容易滿足鴨子對溫度的要求,可節約燃料,成活率高。

  2、 裝置

  增溫裝置

  煙道加熱的育雛方式對中小型鴨舍比較適用,它以投資小,升溫恆定被當前普遍採用,用磚或土坯砌成,一般採用長煙道。煙道長度和煙囪高度比為5:3,這樣有利於暖氣流的流通和排煙,否則將引起倒煙而無法使用。

  供水、供料裝置

  供水供料裝置對鴨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0-4日齡鴨,供水裝置可採用飲水器,供料則用料盤,數量與飲水器相同。

  5日齡至生產結束,飲水可以採用自來水管道通往飲水槽長流水。供料可以採用飼料桶或飼料槽,每100-200只鴨合用一個料槽。

  三、雛鴨的飼養管理

  1、 育雛條件

  肉用型鴨的飼養週期比較短,不論採用哪種飼養方式都處於大群密集的狀況。因此,一旦病菌侵入,其傳播速度極其迅速,容易引起全群發病。所以,育雛前的衛生條件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在接鴨之前,必須對育雛舍進行徹底的清理、除塵、沖刷、消毒、薰蒸。

  網床通常用2-3%的燒鹼噴灑2-3次消毒。

  而空間則用燻蒸法進行消毒,首先密封鴨舍,按每平米14-42ml福爾馬林、7-21g高錳酸鉀混合薰蒸。先把高錳酸鉀倒入容器內,再倒入水和福爾馬林,密閉24h後敞開,經48h通風后備用。薰蒸時,人員離開,以免造成傷害。

  飲水器用1:300倍的百毒殺溶液清洗消毒,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在人員***處,還需提供輪子清洗池,洗鞋池,沐浴和換衣設施,保護服裝,以及消毒劑和清洗裝置,以保證鴨舍的乾淨衛生。這樣育雛鴨舍就可以空舍待用。以上這些工作必須在接鴨前一週完成。

  2、 飲水和開食

  雛鴨要掌握好“早飲水、早開食,先飲水、後開食”的原則。一般雛鴨飲水的理想水溫為20-25℃,在鴨群飲水一小時後,就可以供給飼料。雛鴨飼料通常要求粗蛋白含量達到23~24%,代謝能2700~2800大卡/公斤。青飼料喂量可佔一天飼料量的20%。實行全日自由採食。具體配方百分比是:玉米50、黃豆餅20、花生麩10、米糠10、淡魚粉10。第一次餵食一般用飼料盤,均勻分佈,以後逐漸改為飼料槽。5天后可以將飲水器改為長流水式水槽,必須注意的是,商品肉鴨是完全自由採食和飲水,任何時候都不能斷水斷料,否則會影響鴨群生長甚至造成死亡。如果因意外事故造成飲水中斷,應該及時停喂飼料。

  3、 溫度和溼度

  育雛鴨舍的溫度通常用溫度計來測量,每36平米掛1個,溫度計距鴨群1米左右,均勻分佈。

  7日齡以內,溼度需要維持在60-70%,隨著雛鴨的生長,溼度可以慢慢降低,14日起可維持在50-55%為宜。如果鴨舍內溼度過高,容易引起雛鴨通過呼吸道感染髮病,必須注意通風換氣。

  4、 光照

  鴨舍一般採用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以防止因突然停電造成的不必要的鴨群驚慌,光照強度要達到每平方米5瓦。

  5、 鴨群的生長環境

  無鴨糞淤積、無汙染的網床,乾燥的環境、新鮮的空氣是雛鴨所必需的。為了保證育雛期的小鴨能夠茁壯成長,我們還需要用2%-4%的燒鹼水對鴨群進行兩次帶鴨消毒,要經常通風換氣,淨化環境以增強雛鴨的抵抗力。同時要求:氨氣濃度≤10ppm,二氧化碳≤0.5%,以無刺鼻刺眼氣味為標準判斷,這樣才能保證雛鴨健康生長。

  鴨群的生長密度是:0-3日齡每平米20-25只,4-7日齡每平米10只-15只,8-13日齡每平米7只-10只

  6、 接種免疫

  正確接種免疫,激發機體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的特異性抵抗力,增強鴨體自身的抗病能力,使易感鴨只轉化為非易感鴨只,從而達到預防鴨病的目的。

  在雛鴨生長到6日齡時,用大腸桿菌,漿膜炎二聯苗頸部皮下注射0.5ml。一般採用注射法,雛鴨在頸部皮下。用手輕輕提起鴨頸背部面板,用7號針頭從頸部後1/3處,由前向後方向進針,使疫苗注入面板與肌肉之間。注射時兩手之間可感覺到疫苗注入皮下,若漏出面板外要重新注射。

  四、中成鴨的飼養管理

  商品鴨從14日齡到46日齡,也就是屠宰前稱為中成鴨。其間,商品鴨生長髮育迅速,對各種營養物質需求高,食慾旺盛,採食量大,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容易管理。但同時,也因生長迅速而造成機體抗病能力下降,特別要加強消毒防疫工作。

  1、 過渡期的飼養

  商品肉鴨在飼養期內通常要面臨著兩個過渡時期,即轉群和換料兩個時期。

  轉群就是由雛鴨舍轉到中成鴨舍,環境的改變是造成商品鴨應激的一個因素。所謂應激就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刺激下出現的非特異性全身反應。一般在12日齡左右將雛鴨轉入中鴨舍。應注意的是中成鴨在轉群之前必須做到對鴨舍進行“清理、除塵、沖刷、消毒、空舍”等處理,以達到徹底消毒之功效。

  換料關是育雛鴨飼料轉換成中成鴨飼料時期,中成鴨階段以配合飼料為主。一般要求粗蛋白含量16~18%,代謝能2700~2800大卡/公斤。具體配方百分比是:玉米30、稻穀30、米糠20、花生麩10、麥麩、淡魚粉、黃豆餅各佔百分之三。由於兩種飼料營養成份不同,所以轉換需要有過渡期,通常雛鴨生長到第14-18天換料,一般要求3天換完,換料期間,大鴨料與小鴨料的比例是第一天為1:2;第二天為1:1;第三天為2:1,千萬不能採用一步到位的方法,那樣會對鴨子消化系統造成較大的應激,嚴重影響中成鴨的生長。

  2、 飲水和喂料

  商品肉鴨喜水好乾燥,對飲水的基本要求是“始終供給清潔充足的飲水”。一般到中成鴨時,可以由飲水器飲水全部轉換成長流水的水槽,按照100只鴨合用一個2米長的水槽的標準。

  鴨群飲水要清潔,不含任何懸浮物和雜質。同時水的溫度也至關重要,理想水溫為25℃左右,如果水溫過低或過高,都會降低鴨子的飲水量。通過試驗,鴨子每天水的需求量是採食量的4倍。

  飼料的飼餵方法對鴨群的生長和成本的控制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飼養過程中飼料的成本約佔總成本的75%-80%,如何節約飼料成了控制飼養成本的重要環節。中成鴨期,每100只鴨合用一個2米長的雙邊料槽。這樣就會避免飼料沒有必要的浪費,節約成本。

  如果為半舍半放牧養殖,一天需要餵食三次,每天喂配合飼料1~2次,其中應有一次穀粒料。

  3、 溫度和通風

  商品肉鴨要求環境最適宜的溫度為20-25℃。在理想的溫度範圍內,可有效節約飼料。如果溫度超過30℃,肉鴨的採食量降低,影響質量。低於10℃,用於維持的飼料消耗增加,因此,要儘可能地創造有利溫度條件。

  如果通風不暢會可能造成二氧化碳濃度超標,並且鴨舍內鴨糞淤積會造成鴨舍內氮氣含量超標,直接影響鴨群的生長速度並且導致疾病的發生。

  4、 光照

  鴨子的視力比較差,必須保證每天23小時的光照,才能滿足商品鴨自由採食飲水的要求,有一小時不光照是為了讓鴨群適應突然停電,以免造成應激。光照強度應為每平米5瓦。燈泡之間的距離應該是燈泡與地面之間距離的1.5倍,這樣光照強度才比較均勻。

  5、 飼養面積

  為每隻鴨子每一生活階段所提供的飼養面積,將顯著地影響它所受的壓抑水平,從而最終影響它的生長水平。理想的生長密度是:14-18日齡每平米5只-7只,19-28日齡每平米2.7只-5只。鴨舍應該被劃分成數個大小相等的欄圈,每一欄圈大約飼養300只鴨子。

  如果採用半舍半放養殖,我們還應該對舍外活動場進行消毒。在用化學消毒藥物消毒鴨舍、地面或圈欄時,事前都應徹底清除糞便、墊草等。用2%-4%燒鹼水噴灑,每隔2-3周消毒一次。

  6、 適時下水

  櫻桃谷鴨下水一般15日齡左右開始,夏季可提前,冬季宜推後。由於雛鴨的尾脂腺尚不發達,羽絨防溼效能較差,初期放水時間不宜長;否則,羽絨溼透極易受涼患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在夏季鴨群容易患鴨熱應激:就是鴨的中暑症。是鴨只夏季生產的一大障礙,它不但影響鴨的正常生長,健康水準,也嚴重影響生產的經濟效益,在夏季,氣候炎熱,鴨舍內溫度過高,通風不良,飼養密度過大,舍內悶熱潮溼,或鴨群在強烈日光下照射時間太久,飲水不足,都可以引起中暑。

  急救辦法:可以將病鴨挑出,選擇在陰涼處,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把水撩在鴨頭、鴨背上,讓它逐漸散熱、康復。

  7、 定期檢疫

  面對鴨病發展越來越複雜的趨勢,如果忽視了預防優先的措施,而忙於鴨病治療,則勢必造成生產的被動,因此,應該貫徹“預防為主,養防結合,防重於治”的12字方針,從源頭上杜絕疾病的發生。並且應該配合實驗室診斷,用各種診斷方法進行疫病檢查及早發現,確定病性,採取針對性措施儘快撲滅疫情,防止疫病的發生和傳播。

  8、 死亡與剔除

  在生長期和產蛋期,少量的鴨子會發生死亡或鴨體受傷或者畸形發展,這是正常現象,然而,數量應該很少。如果死亡或剔除的數量持續較高,每星期高於0.25%,應該對其原因作調查。在生長期,每星期應該對每批鴨子死亡和剔除量作一檢查、解剖。檢查心肝色澤、硬度、出血情況,鴨腸的色澤,及腸內有無異物。如有任何不正常情況,應該迅速調查。重病鴨和死鴨要在離鴨場較遠的地方焚燒或深埋。

  櫻桃谷鴨的飼養管理方法

  一、雛鴨飼養出殼後24小時開食,開食前應先讓其飲水,並在飲水中加0.01%的高錳酸鉀,以消毒其腸道。第一次開食可用多種維生素水拌米飯飼餵,第三天便可喂配合飼料。配合飼料中各種飼料的比例為:碎米40%、麥粉20%、豆餅20%、米糠10%、魚粉10%以及適量的多種維生素。出殼後第1周24小時不要斷水和料,讓其自由採食;1周後每3小時喂料1次,20日齡後每天喂料3—4次。雛鴨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還很差,應加強管理工作。雛鴨的管理首先應注意保溫。剛孵出的雛鴨室溫要保持在32℃,以後隨雛鴨日齡增長,逐步降溫;15天后可以降至常溫。其次要注意趕堆,剛孵出的雛鴨常擠在一起取暖,這樣不僅會影響其發育,而且會造成壓在底層的雛鴨窒息死亡。因此,必須經常將"鴨吩諞黃鸕某"鴨趕開,同時多墊乾草,保持墊料乾燥、鬆軟。再就是注意室內的清潔衛生,飲水器和飼料盆每天用後要衝洗乾淨。另外,由於雛鴨新陳代謝旺盛,撥出的二氧化碳以及糞便、殘料分解產生的有害氣體,對雛鴨危害極大,因此,要經常保持室內通風,給雛鴨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此外,為提高育雛率,還必須合理分群。一般育雛以小群為宜,每群150—200只,飼養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25只。以後隨雛鴨的生長逐步降低飼養密度。

  二、成鴨的飼養 20日齡後的櫻桃谷鴨,其飼養管理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建好圈養場地。櫻桃谷鴨一般以舍外圍欄圈養為主。圈養場地最好選擇在有樹陰、坡度不大,向陽避風、通風保暖、冬暖夏涼的地方。地面鋪一層河沙,前面挖一水池,以便鴨群下水活動。場地的欄網、欄門必須經常保持完好無損,以免過欄混群。

  2、調整日糧用量。20日齡後的櫻桃谷鴨,活動能力強,採食量大,日糧用量必須及時調整。一般來說,完全舍飼的鴨群每隻鴨每天必須保證有150—200克配合飼料;採用放牧飼養或半舍飼半放牧飼養的,每天補喂適量飼料即可。圈養期的飼料,可採用稻穀、玉米、麩皮、魚粉等的混合料,其中青料比例保持在日糧的20%左右,每天飼餵3—4次。

  3、抓好圈養管理。在水中活動是鴨子的本性,櫻桃谷鴨雖適於圈養,但仍需每天放水1—2次。放水時間以每次10分鐘左右為宜,隨著日齡的增長,還應逐步延長。此外,要注意保持飲水清潔,而且不能中斷。飼養環境要安靜,減少各種刺激。這樣飼養60天左右,鴨的體重可達到3—3.5公斤,如系商品鴨,這時出籠,經濟效益最佳;如系產蛋鴨,以後便要限制飼餵,適當控制體重,防止偏肥,以期達到開產整齊、產蛋量高的目的。櫻桃谷鴨一般5月齡開產,產蛋期間要注意蛋白質飼料的補充;冬季,早春蛋鴨採食量大,要適當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確保產蛋高峰經久不衰。如做種鴨,必須按比例搭配公母鴨,一般以1:4為宜;有水面條件的可按1:5或1:7的公母比例搭配飼養。

  櫻桃谷鴨抗病力強,只要注意清潔衛生,精心飼養管理,一般不會有大的疾病發生。但為防患於未然,仍應做好防疫工作。同時,對飼養、孵化、育雛以及飲水用具等,要定期消毒清洗,並在發病季節在飼料中新增預防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