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是怎樣的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那麼元宵節具體的來歷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來歷,希望大家喜歡!

  元宵節的來歷

  漢文帝定名元宵節

  元宵節是漢文帝劉恆上臺後,為了慶祝消滅諸呂、恢復劉姓執政而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的。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二個兒子,他當了皇帝,深感創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日定為慶祝性節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定為元宵節合乎人們的願望,也讓人感到吉祥如意。這一夜京城不實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觀燈遊玩。

  漢武帝提倡放燈

  相傳漢武帝曾經久病不愈,請一個道士來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迴應說,武帝的病不久就會好,願在甘泉宮相會。不久武帝果然痊癒,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宮建造太一罈,並於正月上辛日夜間大張燈火進行感謝祭祀,通宵達旦,盛況空前。這在司馬遷《史記》、唐代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中都有記載。後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燈燃放成為一大特色的真正開始。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吃湯圓

  元宵節傳統食俗為吃元宵,意味團圓、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元宵”這種食品名稱,出現於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元宵又叫“圓宵”、“圓子”,南方常叫“湯圓”、“水圓”,宋人因見其煮熟後浮於水中,稱之為“浮圓子”。南宋周必大《平國續稿》記雲:“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比……”《歲時雜記》曰:“煮糯為丸,糖為噪,謂之圓子。”其製法是以各色果餌和蜜糖為餡,用糯米粉團包裹起來搓成圓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圓子與耍獅、舞龍的球一樣是月亮的象徵物,食圓子含有祭月、賞月的意味。同時,元宵圓子跟中秋之月餅一樣,含有家人團圓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圓子》詩云:“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1913年,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諧音。似於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為“湯圓”,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種和吃法。北宋下在燒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棗、桂花、桂圓等物。南宋時開始有了中間包糖的“乳糖圓子”,。其後,元宵餡又有甜、鹹之分。桂花、果仁、芝麻等製作;鹹餡多為葷餡,單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盧氏雜說》裡的“油炸追子”其實就是一種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豐富了,不少人甚至開始了中西結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為元宵餡之一。

  元宵節的習俗-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日慶典規模最大、喜慶氣氛最濃的一種習俗。民諺雲:“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燈。”它有最濃厚的遊樂色彩,故稱鬧元宵。其主要內容在燈,故又稱燈節。

  隋唐燈節極盛,一般從十三“上燈”開始,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八日為“落燈”。據唐人鄭處晦《明皇雜錄》載:“上在東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陽宮,大陳燈影,設庭燎,自禁中至於殿庭,皆設蠟燭,連屬不絕,時有方都匠毛順巧思,結創繒彩為燈樓十二間,高一百五十尺,懸珠玉金銀,微風一至,鏗然成韻。其燈為龍鳳虎豹之狀。”另據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韓夫人***楊貴妃二姐***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也。”盛況可見一斑。

  元宵節的習俗-猜燈謎

  唐朝燈會中還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開始有燈謎,明朝又增加了戲曲表演。其中燈謎經過歷代發展創造,妙意橫生,生動活潑,饒有風趣,直到今天仍然十分盛行。所謂燈謎就是將謎語貼在燈上,讓人一面賞燈,一面猜謎。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如一個字,一句詩,一個物或一個名稱。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燈謎是我國獨創的語言藝術,春秋時代就有將接近遼回且掩飾的句子做成“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漢武帝時東方朔就善隱語,曾與武帝寵臣郭舍人說隱語於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末後才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也有人引用猜謎有所謂“射覆”的方法,稱之為“射”燈謎。自此以後,每逢元宵節,全國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

  元宵節燈謎

  子醜***打四字常用語*** 謎底:屬一屬二

  獲獎面***打一禮貌用語*** 謎底:賞臉

  愛好旅遊***打一成語*** 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語*** 不識大體

  蜜餞黃連***打一成語*** 同甘共苦

  會計***打一成語*** 足智多謀

  翹翹板***打一成語*** 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語*** 自力更生

  脫粒機***打一成語*** 吞吞吐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