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牛糞飼養紅蚯蚓

  牛糞是一種很好的生物資源,用它來養殖蚯蚓,就是一種高效、低成本的方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用牛糞飼養紅蚯蚓的方法。

  用牛糞飼養紅蚯蚓:簡介

  成年紅蚯蚓體長為9~14釐米,背面及側面為橙紅色,腹部略扁平,食性廣,繁殖率高,生活週期短,但對周圍環境十分敏感,適於在溫度15~25℃、相對溼度60%~70%、pH值6.5~7.5 的環境中生活,條件不適時會爬出逃走。蚯蚓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受精卵在卵繭中直接發育,無幼蟲期。紅蚯蚓一般4~6月齡性成熟,1年可產卵3~4次,壽命為1~3年。

  用牛糞飼養紅蚯蚓:引種

  1.慎重選擇引入個體

  ***1***體質:選擇體型健壯、年幼、無畸形、無疾病、活潑好動、爬行迅速、粗細均勻、抗病力強的蚯蚓。而且種蚯蚓色澤要鮮亮,身體各部位基本一致,光澤柔潤,體態豐滿。

  ***2***對光的敏感度:蚯蚓對光的敏感度直接反映蚯蚓對生態環境及生理活動的調節能力,敏感度越大,說明對環境的調節能力越強,因此要選擇對光比較敏感的蚯蚓為種蚯蚓。

  2.合理安排引種時間

  春、秋季節為蚯蚓的繁殖高峰期,應把握好引種的最佳時機。蚯蚓對環境溫度敏感,夏季引種最好在涼爽的清晨和傍晚運輸,而冬季應在中午運輸。

  用牛糞飼養紅蚯蚓:管理要點

  溼

  蚯蚓喜歡潮溼而不積水的環境,紅蚯蚓養殖過程中溼度控制在60%~70%為宜,用手握料,指縫滴水為宜。夏季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噴霧澆水1次,冬季每週中午澆水1次即可。田間養殖,做好排水工程,保證排水通暢,可減少蚯蚓水腫病的發生。

  溫

  養殖紅蚯蚓的環境溫度以15~27℃為宜,在25℃左右條件下生長髮育最快。環境溫度在0℃以下引起蚯蚓死亡,南方地區冬季可在蚓床上鋪一層秸稈渣或稻草保溫。環境溫度在32℃時蚯蚓停止生長,超過40℃時死亡。因此,在夏季高溫地區飼養蚯蚓,夏季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除了每天澆水2次外,還可在蚓床上搭架子種植藤蔓蔬菜如絲瓜、苦瓜等,既能運用藤蔓蔬菜有效降溫,還能額外創收。

  光

  蚯蚓喜陰暗、怕光,白天伏穴不動,夜間進行掘土、攝食和交配活動。因此,夏季需要在蚓床上鋪一層秸稈渣或稻草,減少強光對蚯蚓生長繁殖的影響。

  料

  蚯蚓飼料中80%為牛糞,另外20%為牛採食後的殘餘飼料,主要成分是秸稈渣。蚯蚓喜甜食,有條件的可加入少量水果皮。牛糞與其他飼料的比例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新增牛糞以外的飼料時,一定要仔細檢查,不能加入黴變飼料,否則會引起蚯蚓中毒。牛糞和秸稈渣等飼料用於蚯蚓養殖前,需要通過堆積發酵處理,以殺死糞便內的寄生蟲和病原微生物。給蚯蚓投喂飼料需分批進行,以表面吃光為準,不宜堆積過多,否則蚓床含氧量下降,會導致蚯蚓逃逸或死亡。此外,蚯蚓飼料中澱粉、碳水化合物、鹽分不宜過多,否則會引起酸中毒。因此,要定期對蚯蚓飼料進行pH值測試,保證pH值在6.5~7.5之間。

  除

  要及時清除蚯蚓糞便,清理蚯蚓糞便的目的是減少蚓床的堆積物和收穫成蚓,一般1個月清理1次。筆者採用人工清理法,此方法對蚯蚓的產卵和生長髮育影響最小。清除糞便後要及時新增新飼料,以保證飼料充足。

  靜

  蚯蚓喜靜怕震,環境噪音過大時,會影響其生長髮育,甚至引起蚯蚓逃逸。因此,蚯蚓養殖場應儘量避開主要交通幹線,至少離主幹線1000米以上,也要遠離居民區和廠區。

  防

  防主要是指防天敵和防逃逸,蚯蚓的天敵有鼠、蛙、蛇等。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如梅雨季節、暴雨及悶熱的夏季,蚯蚓會逃跑,做好排水工程和防暑降溫工作至關重要。此外,飼養密度過大也會引起逃逸。因此,定期檢查、適時分養和收取成蚓,不僅能有效防止逃逸,還能顯著提高蚯蚓產量。

  繁

  紅蚯蚓4~6月齡達性成熟後即可交配,每年的3—7月份和9—11月份是繁殖季,一般在夜間進行交配。目前,主要採用自然交配法,選擇性成熟的種蚯蚓,放在蚓床內使其自然交配。為防止近交衰退,最好每年到外地引種1次,進行血緣更新。

  收

  蚯蚓收集常採用人工採集法、誘捕法、水驅法和光照法。人工採集法,操作簡單,但耗時、耗力,適合少量收集。誘捕法,利用蚯蚓喜甜食的特性,在飼料表層放置沾糖水的稻草,經1~2天,蚯蚓大量聚集在稻草下,這時可將大小蚯蚓“一鍋端”; 誘捕法高效省力,適合大規模收集。水驅法,利用蚯蚓怕水的特性,在蚓床中加水,大量蚯蚓爬出蚓床時即可收集,採用此法需慎重。光照法,利用蚯蚓避光的特性,用日光或燈光照射蚓床,驅使蚯蚓往下鑽,用刮板逐層刮料,最後蚯蚓聚整合團,即可收取; 光照法較適合在室內收集,操作簡單,採集量大,夜間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