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如何反季節飼養

  反季節養殖泥鰍一方面能提高更加多的泥鰍產量,一方面改善泥鰍的養殖技術,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如何反季節養殖泥鰍,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反季節養殖泥鰍

  我鎮農民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實行反季節養殖泥鰍,特別是在元旦、春節期間銷售價格高時上市,差價在3-5元,效益相當可觀。現將該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建池條件。依各自庭院而定,水泥池面積以100-150平方米為宜。養鰍池建成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皆可,並有進排水口,池深1.2-1.5米,距池底30釐米處設排水口,並安裝防逃設施,池水深0.8-1米。放鰍前,事先放入20釐米厚的肥泥,在放養前10-15天對鰍池進行清整消毒。7天后,加水20-30釐米,每平方米放入畜禽糞肥0.3-0.5千克,然後加水至40-50釐米。數天後當水色為黃綠色,透明度15-25釐米時放養。

  二、溫室安裝。按蔬菜大棚搭設方法搭建,有單層或雙層結構,材料可選用竹竿,有條件者可用鋼筋結構,另外需備適當稻草蓆或簾,冬季覆蓋在塑料大棚保溫。

  三、放養泥鰍。泥鰍放養前通常採用3%-5%的食鹽水浸浴3-5分鐘,防止水黴病,消除體表寄生蟲。密度為每立方米水體放養25千克左右,隨放養量增加,魚體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8-1米***有條件者可保持池內有微流水,效果更佳***。泥鰍入池時,還要防止溫差過大,以免造成泥鰍感冒而引起死亡。

  四、飼養管理。泥鰍為雜食性,天然餌料有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螺螄、蚯蚓、動物內臟、藻類、米糠、豆渣等。投喂時注意動、植物餌料合理搭配,投飼應做到四定。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時可不投。在飼養中,應注意施肥,每隔4-5天向鰍池潑灑糞肥1次,每平方米50-100克,保持水體透明度15-25釐米,並及時換水,鰍池每週換水2次,每次換水30釐米***若池內有微流水條件者,無須常換水,但要防止水質惡化***。晒水池要經常蓄滿自來水,以便水源充足。

  五、大棚管理。按照農技要求,參照蔬菜大棚管理要點進行。

  人工泥鰍苗放養時需要留意的五個細節

  ***1***泥鰍苗下塘前處置

  如用塑料充氧袋裝運而來的苗,放養時留意袋內、袋外溫差不行大於3℃,否則會因溫度劇變而逝世。可先按次序將裝苗袋漂浮於放苗的水體,回過頭來再一一開袋,使袋錶裡水體溫度接近後***約20分鐘***,向袋內灌池水,讓苗自行從袋中游出。

  ***2***“飽苗”放養

  先將泥鰍苗暫養網箱半天,並餵給蛋黃,按每10萬尾投喂蛋黃1個。具體做法參照前述關於鰍苗前期培養中的操作方法。然後進行放養。

  ***3***“肥水”下塘

  塘口肥水時刻和放苗時刻要保證聯接,使鰍苗下塘後能立即吃到適口餌料,應預先培養好水質。

  ***4***同批次同標準計數下塘

  同一池內應放養同一批次、一樣標準的泥鰍苗,防止養殖中個體差異過大,影響成活率和小標準苗的成長。放養時,經過計數後下池。計數通常採用小量具打樣推演算法。即先將泥鰍苗移入網箱中,然後將網箱一角稍稍提出水面,使苗會集在網箱的另一對角,用小篩絹網勺舀起裝滿量具,然後倒入氧氣袋或其他容器中,運至塘口放養。小量具的計數,可將一滿量具的鰍苗分紅若干份,逐個計數後累加,得出每一量具中苗的實踐數量。塘口放養密度按生產計劃***畝放養量***進行。

  ***5***泥鰍苗放苗時刻

  泥鰍苗放養以上午8~9時或下午16~17時為佳,生產中應防止正午放苗。

  泥鰍敵害的防治

  泥鰍的敵害很多,如蛙類與蝌蚪、水生昆蟲及其幼蟲、鳥類以及肉食性魚類***如鯰魚、鱖魚、鱸魚***等。另外,農藥及公害物等也危害泥鰍。防治方法如下:①池邊除盡雜草,並設防護網,以防蛙類侵入,如發現蛙類應及時捕捉,蛙卵要撈掉。②入水口須加尼龍網,防止野雜魚侵入。③在距池水面1米高處設網目較粗的網,防止鳥類侵入。④防止汙染水或公害物流入池內。

  泥鰍苗種培育期間,主要敵害動物是水蜈蚣,它嚴重影響泥鰍的成活率。消滅敵害時可將泥鰍移池,用0.02毫升/升魚蟲靈對水全池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