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鸚鵡鳥的管理方法是什麼***2***

  家庭飼養的鸚鵡的方法

  1. 鑑於鸚鵡有用舌舔物的嗜好,籠具和棲架不能用消毒液處理,最好是用熱水沖洗後置於陽光下曝晒消毒。鸚鵡咬著玩的玩具可採用蒸煮的方法消毒,不耐高溫的物件可以用流動清水漂洗後在室外通風處晾乾。

  2. 不要給鸚鵡細沙石, 吞下太多對胃囊有不良影響,甚至死亡。

  3. 鈣片和墨魚骨對所有鸚鵡都重要,灰鸚尤其須要。如要供給鈣水, 請先查詢鸚鵡獸醫有關份量。

  4. 鸚鵡大概須要每天25-30分鐘的陽光照射。在戶外的時候應給它有遮陰的位置, 如它覺得熱時可以躲避。你亦可以安裝塵全光譜燈在室內, 不要離鳥籠超過三尺。記著要定期換燈, 經長時間使用後全光譜燈可能會失去效用。請記著: 多在戶外活動的鸚鵡會較健康。

  5. 鸚鵡喜愛跟著人類說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特點。主人平時如果在家,可以有意無意的和鸚鵡對話,即使它們不能馬上回答你,但鸚鵡會懂你的意思。而且這是和鸚鵡溝通、玩耍的最好途徑。

  適合家庭飼養的鸚鵡

  緋紅金剛鸚鵡***又名五彩金剛鸚鵡***

  產於美洲熱帶地區,是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鸚鵡之一,面部無羽毛,佈滿了條紋,有點像京劇中的花臉臉譜,興奮時可變為紅色。尾極長,屬大型攀禽。食譜由許多果實和花朵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將堅果啄開,用鈍舌吸出果肉。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在河岸的洞裡築巢。

  比較容易接受人的訓練,和其他種類的鸚鵡能夠友好相處,但也會咬其他動物和陌生人。壽命最長可達80年。

  緋紅金剛鸚鵡人工繁殖並不是很困難,新引進的成鳥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很健壯,自幼人工餵養的五彩金剛鸚鵡是很迷人、討喜的寵物,但與黃藍金剛鸚鵡、紅綠金剛鸚鵡比起來較難獲得主人的信任,當它們成熟時往往會變的喧鬧與富有攻擊性,不再馴服,也喪失了與飼主間的完全信任感,當然並非每隻個體都是如此,但如果發生了類似的情形最好考慮幫它配對繁殖。

  【適合人群】

  緋紅金剛鸚鵡體型大,活動空間也需要大一點,最好是家裡有一定條件的人士,而且有飼養過大型鳥類的人士優先哦。

  玄風雞尾鸚鵡

  雞尾鸚鵡,在香港和臺灣多稱玄鳳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野生種群產自澳洲,繁殖數量多使得它們相當的普遍,手養幼鳥十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雞尾鸚鵡有許多的變種,較常見的是灰色、白色、珍珠等品種。

  雞尾鸚鵡顏色選擇有以下三種:

  1.灰色雞尾鸚鵡全身體羽為青灰色,頭具淡黃色冠羽,嘴黑灰色,頭頂、前額、下頜至喉部均為淡黃色,臉頰具橘黃色圓形塊斑,上體、胸、腹為青灰色,兩翼外側覆羽為白色***也有的背部及翅膀上具白色塊斑***,尾羽為黑灰色,中央尾羽特長。跗跖、腳為黑灰色。

  2.花色雞尾鸚鵡體羽為青灰色,全身具黃色斑塊。其它似灰色雞尾鸚鵡。

  3.白色雞尾鸚鵡全身體羽為白色,頭具淡黃色羽冠,嘴為象牙白色。頭部、臉頰、下頜至上喉部均為淡黃色,臉頰具橘黃色圓形塊斑。跗跖、腳為肉粉色。

  【適合人群】

  中型鸚鵡跟大型鸚鵡的適合飼養人群大致相同,要補充的是如果家中有年幼的小孩就儘量不要飼養,因為它們有一定的攻擊性,對太小的小孩可能構成危險。

  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毛色和條紋猶如虎皮一般,所以稱為虎皮鸚鵡。虎皮鸚鵡屬於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其羽毛顏色光豔,性情活潑且叫聲清脆、天真可愛、易於馴養,在我國是大眾鳥友最喜歡的鳥種之一。

  虎皮鸚鵡人工飼養簡單,管理粗放,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

  虎皮鸚鵡注意事項

  虎皮鸚鵡身上的羽蝨很多,必須注意消滅。虎皮鸚鵡還受吸血蟲的危害。巢箱往往是產生吸血蟲的大本營。每次孵窩完畢,要馬上用開水燙一遍巢箱,再在箱內塗上對鳥無害的殺蟲藥BGP水溶液,保持清潔乾燥,預防寄生蟲。

  【適合人群】

  由於虎皮鸚鵡體形小,飼養較為方便,籠子等裝置要求不高,適合家中有小孩的家庭飼養,但要注意虎皮鸚鵡的滅蚤,避免感染疾病。

  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有情鳥之稱,國內現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常見的品種有琉璃腰牡丹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黃領黑牡丹鸚鵡***黑頭牡丹鸚鵡***、金紅桃牡丹鸚鵡***桃臉黃牡丹鸚鵡***、小櫻哥牡丹鸚鵡***桃臉綠牡丹鸚鵡***及藍牡丹鸚鵡等品種。

  牡丹鸚鵡適宜結群飼養,家庭中飼養少量***1~5對***,可用木箱改裝,一面是裝適宜的金屬網,精心飼養,即能獲得較好的玩賞及繁殖效果。飼養籠舍需墊清潔的細沙,供其採食也有利清潔。籠內設足夠粗度適宜的棲架,有利運動和休息。

  【適合人群】

  牡丹鸚鵡是小型鸚鵡,易於管理,但喜歡嘰嘰喳喳的吵鬧,如果家中有病人或心臟不好的人最好不要選擇這種鳥飼養。

  鸚鵡生活習性

  大多數鸚鵡主食樹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實、種子、堅果、漿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蟲。吸蜜鸚鵡類則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軟多汁的果實。

  鸚鵡在取食過程中,常以強大的鉤狀喙嘴與靈活的對趾形足配合完成。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在樹冠中攀援尋食時,首先用嘴咬住樹枝,然後雙腳跟上;當行走于堅固的樹幹上時,則把嘴的尖部插入樹中平衡身體,以加快運動速度;吃食時,常用其中一足充當”手”握著食物,將食物塞***中。

  曾有人觀察過飼養下的10多種鸚鵡在取食中使用左、右腳的頻率,發現超過72%的個體多向於用左腳抓食。對後肢肌肉的比較解剖發現,常以左腳抓食的,其左腳明顯長於右腳,善用右腳抓食的,右腳僅微長於左腳。

  也有特例:如 深山鸚鵡,這種生活在澳洲紐西蘭地方山區灌木叢中的鸚鵡體形大,羽毛豐厚,獨具一付又長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鸚鵡的食性外還喜食昆蟲、螃蟹、腐肉。甚至跳到綿羊背上用堅硬的長喙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鮮血淋淋,所以當地的紐西蘭牧民也稱其為 啄羊鸚鵡。


猜你感興趣:

1.飼養鸚鵡鳥的方法

2.鸚鵡鳥飼養的方法

3.牡丹鸚鵡的飼養方法

4.飼養鸚鵡的方法

5.虎皮鸚鵡怎麼養

6.如何飼養灰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