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盆栽怎麼種

  橘子含有170餘種植物化合物和60餘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數物質均是天然抗氧化劑。要怎麼種橘子盆栽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橘子盆栽的種植方法

  溫度

  橘子果樹生長髮育、開花結果與溫度、日照、水分***溼度***、土壤以及風、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環境條件緊密相關,這些條件影響最大的數溫度。即使差異0.5℃的氣溫有時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橘子果生長髮育要求12.5~37℃的溫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晝夜溫度分別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長的土溫與地上部大致相同。過低的溫度會使橘子果受凍,甜橙-4℃,溫州蜜柑-5℃時會使枝葉受凍,甜橙-5℃以下,溫州蜜柑-6℃以下會凍傷大枝和枝幹,甜橙-6.5℃以下,溫州蜜柑-9℃以下會使植株凍死。

  稍耐蔭,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不耐寒,氣溫低於-7℃時,發生凍害,適生於深厚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的砂壤土。

  高溫也不利於柑橘的生長髮育,氣溫、土溫高於37℃時,果實和根系停止生長。溫度對果實的品質影響也明顯: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通常隨溫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質變好。

  光照

  柑橘是耐陰性較強的樹種,但要優質豐產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時數1200~2200小時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如日照好、熱量豐富的華南與日照少的重慶柑橘產區相比:果實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

  溼度

  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熱帶、亞熱帶區域都適宜柑橘種植,但由於年雨量分佈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對含水量以60%~80%為適宜,低於60%則需灌水,雨水過多,造成土壤積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園,會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樹要求空氣相對溼度以75%左右為宜。

  土壤

  柑橘對土壤的適應範圍較廣,紫色土、紅黃壤、沙灘和海塗,ph值4.5~8均可生長,以ph值5.5~6.5為最適宜。柑橘根系生長要求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質地疏鬆,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適宜。

  橘子的藥用價值

  橘子可以說全身是寶,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健脾、順氣、止渴的功效,肉、皮、絡、核、葉皆可入藥,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橘子皮可以美容、除茶鏽、除臭,《 本草綱目》中說陳皮***橘子皮***“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可見在古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橘子的藥用價值了。陳皮可以理氣、除燥、利溼、化痰、止咳、健脾、和胃。

  橘瓤上的網狀經絡叫橘絡,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滯咳嗽等症。橘絡中的維生素P 含量高,因此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壓,老人平時多吃橘子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好處。橘核味苦無毒,有散結、理氣止痛的功效。

  橘葉可以疏肝理氣、消腫散毒。把橘皮的白色內層去掉之後的表皮叫“橘紅”,能起到理肺氣、祛痰的效果。

  橘子味甘酸、性溫,入肺、胃經; 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治胸隔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乾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其皮、核、絡、葉都是“地道藥材”。

  橘皮入藥稱為“陳皮”,具有理氣燥溼、化痰止咳、 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於防治胸脅脹痛、疝氣、乳脹、乳房結塊、胃痛、食積、輸氣等症。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結、止痛的功效, 臨床常用來治療睪丸腫痛、乳腺炎性腫痛等症。橘絡,即橘瓤上的網狀經絡,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效,常用於治療痰滯咳嗽等症。

  日本研究人員對6000多人進行調查後發現,吃橘子的人患 冠心病、高血壓、 糖尿病、痛風的比率比較低。橘子含 維生素c與檸檬酸,除維生素c以外,還可攝取 膳食纖維——果膠,它可以促進 通便,並且可以降低膽固醇。橘子在燒烤的過程中, 橘皮中的橘皮甙等成分可以滲透到橘子裡面去。橘皮苷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韌性,降血壓,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因此可以說,橘子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食品。

  具體方法是將橘子***1~2只***洗淨後放在40℃~50℃的開水中浸泡1分鐘,然後用布擦乾放在鐵絲網上,用中火燒烤至外皮微焦,冷卻後將橘絡、果肉連同果肉外側的薄皮一起食用,每日3次。

  美國 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證實,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 有助於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逆轉。 在鮮柑橘汁中有一種抗癌活性很強的物質“諾米靈”,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抵制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能使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質對細胞核的損傷,保護基因的完好。

  橘子的注意事項

  1、“橘子與 牛奶 不宜同食”無科學依據

  有這樣一種說法即“牛奶不宜和柑橘搭配”,其理由是:“柑橘類水果或 果汁含有有機酸,而酸可以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變性凝固,蛋白質變性之後就很難吸收了。”

  事實上,人胃內液體本來就是酸性的,胃酸***主要是鹽酸***的PH值在1~3之間,屬於強酸,比果汁的酸度高若千倍。牛奶進入胃後,其所含蛋白質一定要被胃酸變性凝固,這是蛋白質消化吸收的必然過程。因此,在牛奶中加入酸味物質***或同時食用***,如柑橘水果或 果汁,剛好有利於牛奶***其他食物也一樣***的消化吸收。

  因此,牛奶富含優質蛋白質、鈣和 維生素A、維生素B族等,柑橘類水果富含糖類、鉀、微量元素、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兩者的搭配堪稱絕佳。同樣地,柑橘果汁與牛奶的搭配也非常好;

  2、服藥忌食橘子

  橘子含有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C,服用 維生素K、磺胺類藥物、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和補鉀藥物時,均應忌食橘子;

  3、忌鮮橘皮沏茶飲

  摘下後的橘子大多用 保鮮劑浸泡後再上市,保鮮劑為一種化學制劑 ,浸泡過的橘子對果肉沒有影響,但橘子皮上殘留的保鮮劑卻難以用淨水洗掉,若用這樣的橘子皮泡水代替茶飲,有損健康。

  4、吃橘子過多引起結石

  橘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 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餘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適當食用可增進食慾,但如食用不當反而無益。   5、兒童尤其不宜多吃橘子

  橘子富有的胡蘿蔔素,若大量吃入,每天500克左右連吃兩個月,可出現高 胡蘿蔔素血癥,表現為手、足掌面板黃染,漸染全身,可伴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狀,有時易與肝炎混淆。

  胡蘿蔔素在肝臟中轉變成維生素 A,而大量的胡蘿蔔素在小兒肝臟不能及時轉化,就隨血液遍及周身各處沉積,對身體產生不良反應。

  有些孩子吃橘子過多還會出現中醫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 咽喉炎等。所以,我們認為兒童不要多吃橘子。若吃多時,應停食1~2周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