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盆栽怎麼種種植方法介紹

  世界上櫻桃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等地,中國主要產地有山東、安徽等。小編在此整理了櫻桃盆栽種植方法,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櫻桃盆栽的種植方法

  1. 品種的選擇

  櫻桃屬於異花授粉的果樹,在盆栽過程中注意品種搭配,最佳辦法是每盆嫁接2∼3個品種。上盆的櫻桃應選擇果個大、色澤豔麗、連續結果能力強的品種。

  2 .櫻桃上盆

  容器選擇 容器應與苗木的大小相匹配1∼2年生的苗木應選擇口沿直徑25∼30cm的容器。容器的透氣性要好、對根系無毒害作用。經實踐證明素燒盆和木桶效果最好;紫砂盆、塑料盆次之;含釉質的最差,櫻桃上盆後不易成活。

  營養土配製 櫻桃根系呼吸作用旺盛、耗氧量大。土壤要求通透性高。營養土配置比例為草皮土∶圈肥∶沙子=5∶3∶2。

  苗木選擇 苗木選擇標準:苗木生長健壯、枝芽飽滿、根系發達、無病蟲害。多年生的小樹要求定幹矮、枝條分佈合理、枝條間削度大。

  上盆 上盆時間多選擇在早春,上盆前,先將損傷的根系、枝條進行修剪,露出新茬;將有病蟲害的部分剪除。其次,檢查容器的排水孔,保持容器排水暢通。上盆做法:將一片瓦倒扣在排水孔上,然後鋪一層20cm左右的爐灰渣,裝上營養土,最後放樹苗,經過2∼3次提苗、壓土,最終土面與容器口沿相距5cm左右為止。

  3.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盆栽中最難掌握的技術。櫻桃生長、開花、結果等主要生理活動都取決於日常肥水管理。給櫻桃上肥上水的原則是少施勤施;見幹見溼;澆透澆漏。 尚未結果的櫻桃樹,春季,在容器中施入少量的PBO。在7月份以前勤施肥,促進樹體生長,常用的肥料有餅肥、牲畜蹄角、麻醬渣、酸牛奶、淘米水、碎骨屑等,最好經浸泡至發酵,以肥液施入。每10∼15d施1次有機肥水。8月份以後,在有機肥水中加入磷酸二氫鉀;進入結果期的櫻桃樹,在花前、花後各增施1次尿素,在肥水中加入磷鉀肥;在9月份還要一次性施入硫酸鉀50g。在夏季,灌水每日1次,並經常往葉面噴一些水,起到給樹體降溫和清潔作用。春秋兩季灌水次數要少。冬季基本不澆水。灌水量以容器底稍稍滴水為佳。 有機肥水製作辦法:豆粕按1∶5的比例用清水浸泡,然後發酵5∼10d,再加10倍水稀釋即可。

  4 .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是花果管理的重點。疏芽強於疏花,疏花強於疏果。樹體花芽量大,在萌芽期,疏掉部分花芽;操作方法是在花簇狀結果枝上疏掉1/3∼1/4的花芽。在花期,作好品種間的授粉。在果實長到黃豆粒大小時,疏掉果形不正的果。

  5. 整形修剪

  櫻桃頂芽和花簇狀結果枝組的中心芽為葉芽。花芽是純花芽,以腋花芽和花簇狀為主。腋花芽一般著生在1年生枝條的基部。修剪時注意花芽的位置。修剪以夏剪為主,冬剪為輔。 冬季修剪:冬剪以調整樹型,平衡樹勢為主。主要疏除生長競爭枝、背上枝、強旺枝、纖細枝。延長枝進行短截,結果枝的回縮。 夏季修剪:夏剪以保持樹型、促花保果為目的。剪掉競爭枝、背上枝。在枝條長到15∼20cm時摘心。一般在7月份以前完成,1年不超過2次。在9月份左右,枝條剛見封頂時,把枝條拉平。

  6 .病蟲害防治

  櫻桃穿孔病 櫻桃葉面初生針頭狀大小的斑點,漸擴大為圓形褐色斑,病部長出灰褐色黴狀物,病部乾燥收縮,周緣產生離層,常由此脫落成褐色穿孔,邊緣不整齊。落花後噴灑70%代森錳鋅500倍液,每7∼10d噴灑1次,連續噴3∼4次。

  葉蟎 葉蟎主要在寄主的葉片背面取食危害,刺穿細胞,吸食汁液。受害葉片先從近葉柄的主脈兩側出現蒼白色的斑點,隨著危害的加重,可使葉片變成灰白色及暗褐色。

  防治:在生長季節,用阿維菌素3000∼4000倍液進行噴霧。

  7. 越冬技術

  櫻桃在越冬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抽條。主要原因是冬季地下根系供水不足,因此防治的最有效措施是越冬前灌透水和地面覆蓋以減少水分蒸發。果樹枝條早修剪、噴灑防蒸騰的油乳劑、枝條纏包薄膜等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

  櫻桃的特徵

  喬木,高2-6米,樹皮灰白色。小枝灰褐色,嫩枝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冬芽卵形,無毛。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5-12釐米,寬3-5釐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邊有尖銳重鋸齒,齒端有小腺體,上面暗綠色,近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或脈間有稀疏柔毛,側脈9-11對;葉柄長0.7-1.5釐米,被疏柔毛,先端有1或2個大腺體;托葉早落,披針形,有羽裂腺齒。

  花序傘房狀或近傘形,有花3-6朵,先葉開放;總苞倒卵狀橢圓形,褐色,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邊有腺齒;花梗長0.8-1.9釐米,被疏柔毛;萼筒鍾狀,長3-6毫米,寬2-3毫米,外面被疏柔毛,萼片三角卵圓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急尖或鈍,邊緣全緣,長為萼筒的一半或過半;花瓣白色,卵圓形,先端下凹或二裂;雄蕊30-35枚,栽培者可達50枚。花柱與雄蕊近等長,無毛。核果近球形,紅色,直徑0.9-1.3釐米。花期3-4月,果期5-6月。

  櫻桃的歷史

  歐洲櫻桃的野生種廣泛分佈於伊朗北部可卡撒斯山脈的南部,直到歐洲西部山區。公元2到3世紀,櫻桃被逐漸傳播到歐洲大陸各地栽培,到16世紀末已開始進行廣泛的經濟栽培,歐洲櫻桃為比較高大的喬木,歐洲櫻桃苗木為小喬木。公元前3世紀希臘人首先人工栽植櫻桃苗木,當時羅馬帝國把櫻桃作為果樹栽培,並先後從被其佔領國帶回櫻桃資源。公元40-60年羅馬帝國佔領英國期間,英國開始種植櫻桃。到14世紀櫻桃苗木種植擴大到北歐各國。17世紀,歐洲移民把歐洲櫻桃苗木帶到了北美洲。隨著歐洲和北美洲國家在世界的擴張,也把櫻桃帶到世界大部分溫帶國家。

  雖然種植歐洲甜櫻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直到100年前仍僅限於庭園栽培。當今歐洲櫻桃種植業已遍佈世界大部分溫帶國家,主要栽培區集中於北緯和南緯30度到45度區內,集中產區是歐洲和北美。歐洲由於受墨西哥暖流的影響,冬季不太寒冷,使櫻桃苗木種植區向北推至北緯59。附近的挪威南部,而在低緯度南緯15左右的祕魯山區,由於高海拔的影響,使其也可種植櫻桃苗木。

  中國櫻桃栽培始於19世紀70年代,是由當時的傳教士和僑民等帶進來的。據《滿洲之果樹》1915年記載,1871年美國傳教士J.L.Nevius帶進了首批10個品種的甜櫻桃苗木、酸櫻桃和***櫻桃苗木品種種植于山東煙臺東南山。此後通過不同的途徑從俄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引入了那翁等品種種植於青島、大連、威海等地.甜櫻桃苗木經濟栽培始於20世紀80年代,大面積推廣始於20世紀90年代,並陸續從中國之外引進了近200個品種。並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新疆及雲南、貴州、四川的高海拔地區廣泛試種及發展。甜櫻桃屬落葉喬木,樹體高大,可達25、30米。長勢旺,乾性強,枝條多直立生長,樹冠呈自然圓頭形或開張半圓形;葉片大;多數品種自花不實;果實心臟形、腎形或圓形,果皮光澤亮麗,較中國櫻桃苗木厚、韌,紫色、紅色或黃色,果肉厚,食用率高,酸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