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百香果的條件

  百香果有消炎止痛、活血強身、滋陰補腎、降脂降壓等療效。那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土壤:百香果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砂質壤土、紅壤土、高嶺土等排灌良好的平地或坡地都能種植,絕不能種植在長期低窪積水地方。大面積生產時最好種在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能排灌的水田最好。香果最適宜土壤pH為5.5-6.5,pH<5.5時酸性太高,易引發莖基腐病,需要在夏天高溫多雨季節來臨前用石灰等中和部分酸性,改良土壤。ph<5.5時酸性太高,易引發莖基腐病,需要在夏天高溫多雨季節來臨前用石灰等中和部分酸性,改良土壤。

  2、光照:百香果喜歡充足陽光,以促進枝蔓生長和營養積累。如果光照不足,生長緩慢,徒長枝多,生長緩慢,甚至引起果實萎縮脫落。百香果為長日性植物,具光周效應,即長日照***日照時數12小時以上***可促進花芽形成和開花。一般在早春定植後水肥等栽培管理工作做得好,當年夏天就能不斷開花結果。

  3、溫度:百香果對溫度的要求基本與普通番茄相同,適應性較廣、適應南北方種植***北方宜在大棚內越冬,南方在1400m海拔以上霜期來臨前要覆蓋防寒,方能安全越冬,否則主莖上部和側枝多被凍枯,甚至整株凍死。

  種植百香果的方法

  1 百香果的繁殖

  百香果屬於雌雄異花,雌花結果,雄花用於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蟲,也可以人工授粉。百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2種,一種是用種子播種繁殖,另一種則是用蔓條扦插繁殖。春季種植的百香果,當年7月即可開花,9月收果。第2年以後,每年4月開始開花,1年可開5~6批,每批花相隔20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60~70天,果實收穫4個多月。

  2 百香果對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的要求

  2.1溫度

  百香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不低於0℃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到-2℃時植株會嚴重受害,甚至死亡。

  2.2水分

  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2000mm之間且分佈均勻的條件下,百香果生長最好,種植地區的年降雨量不宜少於1000mm。

  2.3光照

  作為熱帶水果,百香果喜歡充足陽光,以促進枝蔓生長和營養積累。長日照條件有利於百香果的開花,在年日照時數2300~2800小時的地區百香果營養生長好,養分積累多,枝蔓生長快,早結,早產。

  2.4土壤

  百香果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不耐溼而抗旱性較強的多年生蔓性果樹,對土質選擇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鬆軟、排水良好的河灘沖積地最為適宜,土壤的pH值在5.5~7.5為適宜。

  3 果園建立

  3.1選地

  植地宜選擇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土壤較為適宜。

  3.2栽植距離

  百香果為蔓性果樹,枝蔓延長,因此棚架式栽培以行距3m、株距3~3.5m為宜,667m2種70株左右;單籬式栽培行距1.7~1.8m、株距3.5~4m為宜,植100株左右。

  3.3栽植方法

  按預定種植的行株距,挖寬60cm、深20~30cm的定植溝,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雜肥,同時每株加施磷肥0.25kg+複合肥0.15~0.25kg,然後起墩種植,定植成活後,應隨時將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頂芽,並將蔓綁在支柱上,使植株儘快攀上棚架。

  3.4搭架

  百香果為蔓生植物,依賴棚架支撐才能正常生長。架式有平頂式、籬笆式、“人”字形和“門”字形等。一般棚架高以1.8~2m為宜。棚架材料可選水泥柱、石柱、木柱和竹竿、木杆、鐵線等。

  3.5定植時間

  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植時選陰天或雨後晴天,植後淋水,保溼;而百香果屬當年種植當年產出的果樹,以每年的2~3月份種植最為適宜。一般百香果經濟栽培年限為4~5年,在第5年採收後,將老株砍除全面更新。因百香果為熱帶水果,連茬極易為病毒所侵染,降低產量和品質,為減少百香果受病毒侵染為害,以無病毒健康苗,每年更新栽植最好。

  4 果園的管理

  4.1施肥

  新定植的百香果,前期以氮肥為主,以促進植株生長。定植後10~15天根系開始生長,可施0.5%稀尿素或稀人糞尿,以後每隔20天施1次,每次株施腐熟人糞尿5kg或複合肥0.1kg。每年每株施農家肥20~30kg、尿素0.6~0.7kg、磷肥0.6~0.9kg、鉀肥1.2~1.3kg。農家肥及磷肥腐熟後於立春前後溝施,尿素及鉀肥在開花結果期間每20天施1次,株施混合肥0.3~0.4kg。

  4.2灌溉

  百香果是淺根系植物,喜溼潤,既忌漬水又怕乾旱。在雨季,尤其是連日大雨、暴雨,漬水超過12小時會產生大量的落花、落果、落葉現象,造成減產減收。故開花結果期應注意及時排水,畦面應高而平,防止畦面凹凸不平造成區域性積水。水分不足的旱季,尤其是旱地和山坡地,乾旱缺水會導致花朵發育不好,授粉受精不良,果實發育變小,果肉少,出汁率低,同時誘發缺硼等微量元素缺乏症,甚至會導致部分落果,因此必須及時灌水。在百香果開花結果期間,特別是在7~8月高溫期間,連續晴2~3天就要考慮灌水,但不要在大白天灌水,以防止土壤溫差太大燒傷根系,應在早上或傍晚灌水,灌水至土壤溼潤即可,或灌“跑馬水”,以防止積水造成爛根。有條件的果園採用噴灌更佳。在水源較缺的地區,可在雨季結束後及時鬆土,用塑料地膜覆蓋園土,起保水作用,緩解水源不足的矛盾。

  4.3整枝修剪

  百香果定植後,在幼苗期應插立支柱,以便引誘主蔓上棚架。待主蔓1m高時剪除頂芽,讓其長出側蔓,每側留2個側蔓,分向兩側生長;當側蔓長至2m時,將側蔓頂端剪除,以促進次生側蔓生長。若是水平棚架栽培,應等主蔓到達棚架上時,留側蔓向四方平均生長。

  百香果忌重剪。若過度修剪,易使主蔓逐漸枯萎,嚴重時整株死亡。一般每批果採收後,每個側蔓留3~4節進行短截,促其重新長出側蔓,同時每年夏季必須疏剪生長過密的枝條,或將垂地枝條在離地面約20~30cm處剪除,以保持通風良好。

  4.4土壤管理

  冬季清園後要進行全園翻土,翻土結合埋入清園的雜草和殘枝落葉,然後667m2撒施石灰25~30kg。

  4.5防治病蟲害

  百香果本身發生的病蟲害很少,如有病蟲為害,主要是附近寄主上的病蟲遷移侵染,有薊馬、小實蠅、蟎類。

  4.5.1主要病害及防治。苗期有猝倒病、花葉病、疫病、莖基腐病和炭疽病。生產上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果園漬水,尤其是部分低窪地果園,需防止區域性積水導致爛根和誘發病害。其次是早春在果實採收完畢後,結合修剪清園,將病枝、病葉、病果清出園外燒掉,減少病源。第三是在發現病害後及時用藥除病,用95%惡黴靈原粉4000倍液、50%多菌靈或福美雙500倍液噴霧防治苗期猝倒病,用菇類蛋白多糖1500倍液、獨特或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噴霧防治莖基腐病和炭疽病,用50%烯醯嗎啉或2%幾丁聚糖1000倍液或優樂思2000倍液噴霧防治疫病。

  4.5.2主要蟲害及防治。有小實蠅、蟎類、介殼蟲等。選用90%敵百蟲800倍液、毒死蜱800倍液、白加鏽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部分新開墾果園可能有白蟻、金龜子等昆蟲為害,要留意檢查並及時防治。在果園種植後每株樹離主幹33cm遠處放臭丸1~2粒,驅趕白蟻。上述其它害蟲也可用45%或50%的馬拉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噴霧。需要注意的是,金龜子在傍晚後活動咬食葉片,因此,應在傍晚噴藥為好。另外金龜子的幼蟲是在地下活動危害百香果根系,如鬆土施肥時發現也應及時除去。

  5 採收與加工

  百香果在開花後60~80天果皮逐漸轉色,並自然成熟脫落掉在地上,採收時可在地上撿拾,但拾落地果時間最好不超過3天,否則果實被日晒雨淋,腐爛快。藤蔓上果皮尚呈綠色的未熟果不宜採收,因未熟果經催熟後酸度高,香味淡,且有青臭味,影響果汁品質。百香果主要收集果肉,製成果汁。果汁可加水稀釋製成飲料,或作糕點、冰淇淋等甜點的新增劑。

  種植百香果的技巧

  百香果當年種植當年產出,以每年的2-3月份種植為宜。一般百香果經濟栽培年限為4-5年,在第5年採收後,將老株砍除全面更新。因百香果為熱帶水果,連茬極易為病毒所侵染,降低產量和品質,為減少百香果受病毒侵染為害,以無病毒健康苗,每年更新栽植最好。

  1、栽植距離 百香果為蔓性果樹,枝蔓延長,因此棚架式栽培以行距3米,株距3-3.5米為宜,畝種70左右,單線籬式栽培行距1.7-1.8米,株距3.5-4米為宜,畝植100株左右。

  2、栽植方法 按預定種植的行株距,挖寬60釐米,深20-30釐米的定植溝,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雜肥,同時每株加用0.25公斤磷+0.15-0.25公斤複合肥,然後起墩種植,定植成活後,應隨時將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頂芽,並將蔓綁在支柱上,使植株儘快攀上棚架。

  3、搭設棚架:百香果栽培期間必須設定棚架,以便管理、採收。棚架的搭設有多種形式,目前以水平型棚架和單線籬式架為主。單線籬式架柱高2.3米,在株與株之間樹立,植入地下約30釐米,每條柱拉2條12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