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秋季西瓜的栽培管理技術有哪些

  西瓜是夏季消暑的必備瓜果之一,那麼秋季西瓜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秋季西瓜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秋季西瓜種植技術

  1.品種選擇:秋季栽培西瓜,必須選擇早熟品種,不宜選用晚熟品種,否則在低溫來臨時,西瓜尚未成熟,會影響產量和質量,降低效益。

  2.播種育苗:秋季栽培西瓜,在育苗上主要掌握兩個方面:播種期和育苗方式。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種,由於播種季節正值高溫乾旱天氣,故育苗宜在大棚內進行,採用營養缽直播育苗。可先將種子在室溫下浸種,當種子全部吸脹後即可播種,每個營養缽播種1粒種子。播種後用遮陽網覆蓋降溫保溼。當幼苗兩片子葉展開即可定植。

  3.整地施基肥和定植:整地施肥的方式與春季栽培大致相同,採用爬地栽培時,每個標準大棚作2畦。但需要注意在定植前,由於一般前茬多為西甜瓜,故要認真進行土壤消毒,可選用“綠亨一號”噴施殺菌;如果土壤過幹,則應灌水後翻耕。定植後即澆水點根,並覆蓋大棚頂膜及遮陽網。

  4.田間管理:田間管理上主要應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緩苗前,應降溫保溼,若經常有暴雨天氣,大棚周圍應覆蓋裙邊,並及時排水,防止雨水倒灌大棚;

  第二,瓜苗成活後,看天氣情況,決定是否拆去遮陽網,如果溫度太高、光照太強可再覆蓋一段時間,覆蓋遮陽網還能起到防颱風的作用***可防止大風吹破農膜***。在畦面上覆蓋一層稻草,以降低土溫,防止返鹽;

  第三,整枝、引蔓壓蔓。西瓜在秋季栽培時,其分枝能力有所下降,但還是需要認真及時整枝,方法與春季栽培相同;

  第四,及時防治病蟲害。秋季栽培西瓜的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菌核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蚜蟲、紅蜘蛛、菜螟等,除做好農業防治外,應及時依照植保要求用藥防除;

  第五,控制座瓜部位,進行人工授粉。秋季栽培西瓜,其雌花著生節位與春季基本相同,除摘除第一雌花外,應及時對第二或第三朵***側蔓第一或第二朵***雌花進行人工授粉,否則座瓜太遲***節位過高***,西瓜的成熟期推遲,甚至在低溫來臨時還不能成熟,效益會明顯降低;

  第六,後期保溫。從10月下旬開始,應根據天氣情況,採取保溫措施。即傍晚關閉大棚,次日上午再開啟大棚進行通風換氣。

  5.採收:當西瓜達到商品成熟度時,應及時採收。確定成熟度的方法,主要是根據座果期來推算,但應注意,同一品種,秋季栽培的從開花到成熟所需的時間比作春季栽培的略長。

  秋季西瓜的栽培管理技術

  ***1***育苗 “立秋”之後即育苗,最晚不遲於8月15日,因為育苗遲了,定植期、結瓜期都要延遲,不利於瓜的成熟。播種前,首先將西瓜種子消毒浸種***因為氣溫適宜***。然後蓋上地膜,拉上防雨膜和遮陽網,防雨膜必須要用新塑料膜。晴天上午8時蓋遮陽網,下午4時揭遮陽網,陰雨天不蓋遮陽網。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和猝倒病,可用百菌清600倍液加代森錳鋅1000倍液混合噴霧,5~7天噴1次,連噴2~3次。苗期有蚜蟲、小菜蛾、夜蛾類害蟲危害,可用樂果和卡死克1500倍混合液進行防治,苗齡20~25天,有3葉1心時即可移栽定植。

  ***2***整地施肥 西瓜地必須在大棚架子下面,對前茬要進行耕翻,耙平,開溝,作畦,要求旱能灌,澇能排,畦寬2.5~3.0米,溝寬35釐米,西瓜營養溝寬50釐米,深40釐米,將腐熟有機肥如豬糞、大糞幹每667平方米按3000千克施於營養溝中,再增施氮磷鉀複合肥75千克,肥料要用土拌一下,然後再覆土於營養溝上面,瓜畦上面也要施一些肥料,如土雜肥每667平方米按1500千克撒施,並耙於土中,因為西瓜蔓上產生的不定根也能吸收營養供西瓜生長需要。

  ***3***定植 秋西瓜應於8月底9月初定植,每667平方米栽800株,定植於營養帶上面,栽時必須去掉營養體,深度應比原來營養土高度略深些,栽後立即澆足水,地表要噴西瓜不敏感的除草劑,如都爾,每667平方米用100毫升,對水50千克均勻噴於地表。然後覆蓋地膜。為了防止暴雨危害,必須定植後立即拉上大棚頂膜。

  ***4***栽後管理 西瓜生長的適宜溫度25~30℃,溫度低時,生長緩慢;溫度高時,容易誘發病毒病,要求夜間溫度最低不得低於18℃,白天溫度最高不超過32℃。8月底到9月上中下旬夜間氣溫已較低,夜間大棚薄膜四周要關閉。晴天每天早上8時兩頭揭起通氣,下午4時大棚兩頭要關閉。以後溫度越來越低,上午揭膜通風時間要推遲,下午關閉時間要逐步提早。一般定植後1周開始甩蔓,採取雙蔓整枝,開花後西瓜必須人工授粉,因為大棚中無昆蟲傳粉。授粉必須在上午6時到10時之間進行。最好選第二雌花坐瓜,瓜坐住以後要用手指輕捏一下蔓頭,以利養分向瓜輸送,瓜膨大到1千克左右時要進行順瓜,瓜的長度基本定型時要進行豎瓜,瓜有6~7成熟時,要進行翻瓜。在大田生長過程中,要追2次肥***伸蔓肥,膨瓜肥***,同時澆灌2次水。

  ***5***採收 一般秋西瓜坐瓜後40天才能成熟,比露地伏暑瓜遲10天。秋西瓜比較耐貯,採摘後立即放在室內常溫下貯藏,可放15~20天。

  秋西瓜種植要點

  —、品種選擇

  由於秋季種植西瓜生育期短,苗期和伸蔓期處於高溫“伏旱”與暴雨相間發生的時期,雌花盛期和果實膨大期又處在秋後氣溫逐漸下降,有時還會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氣,不利因素較多。因此,最好選用優質、高產,耐高溫、高溼,果皮堅韌,耐儲藏運輸和抗病性強的中熟偏早或中熟品種,如超級2011、鄂西瓜10號、春秋蜜、世紀春蜜等中早熟有籽西瓜和鄂西瓜12號、鄭抗無籽3號、黑馬王子等無籽西瓜品種。

  二、播期選擇

  長江中下游地區西瓜秋季種植的首要條件是選擇最佳的播種期。播種過早,前期生長處在梅雨期,高溫、高溼給苗期生長造成困難,果實膨大時又正遇高溫乾旱,晝夜溫差小,不但影響產量,而且品質也差;播種過晚,後期天氣轉涼,果實發育成熟緩慢,產量降低,商品性差,甚至果實因積溫不夠而不能成熟。根據這一地區秋季氣溫情況,西瓜較適宜的播種期為7月上旬。這時播種的西瓜,8月中下旬為雌花盛期,可使授粉避開髙溫和連陰雨,夜溫也在降低,有利於提高坐果率。膨瓜期為9月份,此時溫度逐漸下降,晝夜溫差較大,光照較長而充足,白天同化作用強,夜間呼吸作用降低,有利於果實發育和糖分的積累,產量較高,品質亦佳。而且7月上旬播種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在國慶節前後供應市場,通過貯存還可延至元旦、春節上市,提高西瓜的經濟效益。

  三、整地施肥

  因為春茬西瓜種植要以排潰為主,灌水為輔,而秋季種植則以灌水抗旱為主,兼顧排漬。所以秋瓜種植一定要選擇能灌溉的田塊,同時要能及時排除漬水。秋季種植蟲害嚴重,要重點防治。水稻產區不僅灌溉方便,瓜類蟲害也較少,適宜種秋瓜。實踐證明,蔬菜產區和棉花產區同類害蟲蟲口密度較大,對西瓜為害重,種植秋西瓜防治難度較大。

  由於秋西瓜生育期短,從播種到採收僅70-80天,因此要求基肥充分腐熟、速效、數量充足。為了提高產量和品質,每667米²可施入餅肥75千克,加複合肥50千克,或廄肥3000千克加複合肥30千克,結合整地作畦開溝施入瓜行,同時將肥料與土充分拌勻。追肥要及時,要追速效肥。如果大田苗期瓜苗生長較弱,要及時用15%腐熟的人糞尿液追施1-2次。倒蔓時視苗情每667米²施人複合肥10-20千克。坐果後瓜雞蛋大時重施膨瓜肥,每667米²施複合肥10-20千克。

  秋西瓜種植作畦方式也與春季有所不同,主要有兩種方式:

  1.單行種植畦這種方式適合於秋西瓜種植,因為單行種植的畦面窄而高,所以在秋季高溫乾旱天氣,灌水方便,滲透快,水在畦溝內停留的時間較短,對減輕病害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整地方式是先整成中間呈龜背形的5-5.5米寬畦,在中間開主溝形成兩塊一面坡的高畦,主溝寬50釐米左右,低溝寬30釐米左右。主溝灌水,低溝排水。

  2.雙行種植畦雙行種植畦的整地方式同春季西瓜。但秋瓜生育期短、生長勢較春巷弱,種植密度應適當加大,最好將哇寬縮到4米左右。

  四、蔭障育苗

  西瓜秋季播種同春季一樣,也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法。但由於播種期間暴雨與烈日高溫時有發生,大田直播較難成苗全苗,因此筆者建議以育苗移栽為主,儘量不採用直播。

  苗床的選擇、營養土的配製、營養缽的種類和播種的方法均同春季育苗。但苗床的管理不同,春季是以苗床增溫、防寒為主,而秋瓜則是利用苗床防烈日髙溫、防暴雨、降溫和控溼為主。秋西瓜催芽播種於育苗床後,育苗床既要準備防暴雨的薄膜,又要準備防止高溫、強光直射的遮陽網。出苗後如遇高溫強光照,中午前後可以在苗床上覆蓋遮陽網,使幼苗生長穩健。如果遇上暴雨,則及時覆蓋薄膜遮雨,高溫下瓜苗遇雨極易發生病害,雨停後則應及時揭去薄膜,以免高溫下瓜苗徒長。秋瓜育苗床上的拱棚拱條要插得比春季棚更寬更高一些。棚膜與遮陽網不要覆蓋到畦面,每邊留20釐米寬的空檔,以便通風降溫。

  五、適當密植

  秋西瓜育苗移栽的苗齡比春季短,如果瓜苗太大定植時一是根系損傷嚴重,影響正常生長;二是高溫下定植,瓜苗越大,越容易造成失水,影響瓜苗的成活和延長緩苗期。一般1-2片真葉時要及時定植,定植方法和春季相同。下午4時以後栽苗,陰天更好,定植後要及時覆蓋地膜,保持土壤溼度,同時立即在膜上覆蓋麥草,無麥草也可覆蓋稻草、青草,防膜下高溫傷苗。秋西瓜授粉和果實膨大期均處在乾旱條件下,植株生長量較春季小,而且較有利於選留坐果節位,因此可適當密植,每667米²定植700-750株。肥水條件好的地塊可進行二蔓整枝,肥水條件差的地塊進行三蔓整枝。

  六、蓋膜覆草

  有人認為秋季種植西瓜時間短,氣溫高,不需覆蓋地膜。其實秋季種植更需要地膜覆蓋。因為此時溫度高,雖然不需要增溫,但是覆蓋地膜後可起到顯著保墒作用,有利於定植後瓜苗的健壯生長。在植株生長階段,遇髙溫伏旱灌水次數減少,可減輕勞動負擔和病害的發生。秋西瓜最好覆蓋銀灰色地膜,驅除財蟲效果十分顯著。銀灰色地膜反光率高,能提髙秋西瓜光照強度,降低地溫,還能抑制雜草。據試驗,在高溫的晴天,覆蓋銀灰色地膜,比不覆蓋地膜土表溫度低10°C,有利於苗期的生長。

  秋西瓜除定植行蓋地膜外,還要蓋草,用草將全畦面覆蓋,降溫保潮顯著。同時覆草後可免去壓瓜蔓的工序,可減少勞動工時。在覆蓋普通地膜情況下,地膜上也要蓋草,杏則膜下地面溫度過高易傷苗,從而抑制其生長。

  七、防旱防晒

  秋西瓜生長中後期,需水量較大,如天氣乾旱,應及時灌溉。特別是雌花開放前和果實膨大期,對水分十分敏感。雌花開放前缺水,蔓先端嫩葉變細,葉色變灰綠,中午葉片萎蔫下垂;開花坐果期缺水,花粉乾燥,子房小,授粉受精困難,不易坐果;果實膨大期缺水,瓜小產量低,且果實易畸形,品質差。因此,這段時間一定要保持水分均衡供應,適時澆水。7-8月份時有暴雨襲擊,還要注意瓜地排潰。

  秋西瓜果實發育期由於溫度較高,日照強烈,而此時植株葉片逐漸衰落,果實裸露在外,在高溫、強光條件下,果面區域性溫度急劇升高,水分迅速蒸發,致使區域性果皮產生日灼***燒***現象。輕則使區域性果皮褪色或出現日灼病斑,重者發生果肉惡變而不能食用。在沙性土壤上種瓜,或選用果皮顏色較深或分枝少、葉稀、葉小的品種時,更易發生日灼現象。如在果實發育後期,用雜草或牽引西瓜蔓葉將西瓜果實蓋住***俗稱蔭瓜、蓋瓜***,能有效地預防日灼現象的發生。

  八、病蟲害防治

  秋天蟲害猖撅,是發展秋西瓜的制約因素之一。主要蟲害有瓜絹螟、黃守瓜、蚜蟲和紅蜘蛛等。對這些害蟲的防治方法應以防為主、治為輔,治又以“趕”為主。其方法是在每天上午9時左右,配製只需有農藥氣味的低濃度藥液噴灑瓜葉,使害蟲嗔到藥的氣味後不遷移到瓜田來為害。如果下午4時左右用上述方法重複一次,驅蟲效果更好。

  近幾年生產實踐證實,瓜絹螟對秋西瓜為害嚴重。瓜絹螟又叫瓜野螺,在華中地區1年發生5代,以老熟幼蟲或蛹在枯卷葉中越冬。一般在5月初出現成蟲,5月下旬至6月幼蟲在黃瓜上為害,繼而為害絲瓜、苦瓜、冬瓜,1年中以7-9月份為害最重。成蟲晝伏夜出,趨光性不強。卵產於葉背,散生或者幾粒在一起。初孵幼蟲在葉背吃葉肉,3齡後吐絲纏葉,躲在裡面為害,還能蛀入瓜蔓、幼果和花心為害。蟲少時可摘除卷葉,捏死幼蟲;發生嚴重時要及時用藥。

  九、採收與貯藏

  秋西瓜多在節日前後供應市場,所以對西瓜品質風味要求較高,瓜農在採收時要特別注意成熟度。若就地銷售,要求採收九成熟以上的西瓜;若外運則採收八到九成熟的,需貯藏的也需採收八到九成熟的瓜。因為天氣逐漸轉涼,西瓜後熟很慢。採收要在露水乾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