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種植棉花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枯萎病、黑腐病、病毒病、莖枯病;小編整理了以下棉花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列舉出來供網友們參考。

  棉花莖枯病的危害:

  棉花從苗期到結鈴期均能受害,前期為害子葉、真葉、莖和生長點,造成爛種、葉斑、莖枯、斷頭落葉以至全株枯死,後期侵染苞葉和青鈴,引起落葉和僵瓣。子葉和真葉發病初為黃褐色小圓斑,邊緣紫紅色,後擴大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斑,表面散生許多小黑點***病原菌***。莖部及葉柄受害,初為紅褐色小點,後擴充套件成暗褐色梭形潰瘍斑,中央凹陷,周圍紫紅。病情嚴重時,病部破碎脫落,莖枝枯死。

  莖枯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2、拌種,棉籽硫酸脫絨後,拌上呋喃丹與多菌靈配比為1:0.5的種衣劑,既防病又可兼治蚜蟲。

  3、噴霧,苗期或成株期發病,可用65%代森鋅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噴霧防治。

  棉花立枯病的危害:

  棉立枯病俗稱爛根病、黑根病,全國各棉區均有發生,棉苗受害後,在近地面的莖基部產生黃褐色病斑,後變成黑褐色,並逐漸凹陷腐爛,嚴重時病部變細,病苗枯死或萎倒。子葉受害後形成不規則形黃褐色病斑,以後病部破爛脫落成穿孔狀。成株期受害後,葉上產生褐色斑點,後脫落穿孔。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2~3年以上。

  2、合理施肥:精細整地,增施腐熟有機肥或5406菌肥。

  3、提高播種質量:春棉以5釐米深士溫達14℃時為適宜播期,一般播種4~5釐米深為宜。

  4、加強苗期管理:適當早間苗、勤中耕,降低土壤溼度,提高上溫,培育壯苗。

  5、藥劑拌種 精選種子,用種子重量0.5~0.8%的50%多菌靈,或種子重量0.6%的50%甲基託布 津,拌種。

  棉花枯萎病的危害:

  枯萎病也叫植物的癌症,是棉花生產的大敵,近年來,迅速蔓延。枯萎病的特徵是:植株矮化,葉色發灰綠色,脆硬,莖杆彎曲,莖結縮短,頂心下陷,莖杆內維管束變成灰褐色或淺黑色。發病條件:高溫高溼,連茬種植,雨後晴天,會成行、成片死亡。

  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1、改土:在施入有機肥、氮、磷、鉀的基礎上,每畝增施0.5公斤重茬劑,然後耕翻,可以殺除 大部分土中病菌,並可使土壤中增加透氣性,消除土壤中亞銷酸鹽含量、破除板結,改良鹽鹼, 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減少枯黃萎病危害。

  2、適時澆水,棉花單株平均有兩個鈴天氣乾旱時澆第一水,提早澆水會促進病害發生;

  3、苗期、蕾期和花鈴期定期噴灑2 4次枯黃急救,或惡黴靈等防治枯黃萎病。

  4、對已發病的植株可以動手術防治,既定在棉花基部莖杆上5~6釐米處用小刀開2~3釐米縱 口,插入兩段用枯黃急救原液浸泡4小時以上的火柴梗,採取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枯萎病 的危害,也可以防治其它作物的枯萎病。

  棉花黑腐病的危害:

  黑腐病棉花根部表皮呈黑色,略有凸起,無新根長出,植株矮小、葉片軟綿、生長緩慢,高溫下易死亡,死亡後植株呈黑枯形,直立不倒,發病區呈塊狀。雨後積水時間長,地勢低窪,鹽鹼偏重或施氮肥量大的地塊,中耕不及時,前茬種過甘薯、甜菜、大白菜、甘藍、蘿蔔地塊易發此病。

  黑腐病的防治方法:

  1、整平土地,防積水,及時排水。

  2、雨後及時中耕鬆土透氣,提高根系活性。

  3、增施石灰粉每畝15公斤,硫酸亞鐵10公斤或施入重茬劑、可以減少和控制此病發生。 4、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控制和適量施入氮肥;

  5、發病期用枯黃急救,腐爛速康各20克,加水15公斤,噴灑葉面或灌根均可有效防治黑腐病。

  棉花病毒病的危害:

  棉花病毒病主要有小葉病毒病,花葉病毒病,曲脈病萎病、紫葉病毒病落葉、落花、落果病毒病,病毒病稱為植物的愛滋病,傳播快捷,危害嚴重、減產於無形之中,是植物第一大敵人。

  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在棉花生長前期用病毒醫生、抗毒素、病毒立滅、枯病靈均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