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後期管理技術

  花生在種植的後期對於花生的管理相當重要,因為關鍵到花生的高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花生中後期要“三防”

  防莖葉徒長 踩秧:在花生旺長期,選擇晴天,人為將花生秧踩倒,尤其應踩到主莖,縮短果針與地面的距離,達到控秧促根,控上促下的目的。噴激素:當花生主莖高在35~40釐米,日生長量超過1釐米時,每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5克,對水35公斤,進行葉面噴施。也可每畝用縮節胺10克,對水50公斤葉面噴施。

  防早衰 出現早衰現象時,應根據花生長勢,進行葉面噴肥。如果早衰嚴重,每畝應噴1%~2%的尿素溶液和2%~3%的過磷酸鈣浸出液75~100公斤,每隔7天噴1次,連噴兩次。

  防雜草 花生生長的中後期由於溫度高,雨水多,容易滋生雜草,據調查,有許多農民誤認為後期雜草對花生生長影響不大,任其生長。實際上雜草尤其是護根草嚴重影響其通風透光,並吸收大量水分和養分,影響花生莢果飽滿。

  花生要搞好花生中後期管理

  在花生種植生產上,中、後期管理跟不上,會導致花生產量較低,是嚴重製約花生種植面積擴大的一個因素。

  一、適時追肥培土 花生從始花至盛花期缺肥易減少花量,影響果針入土結實,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合理的養分補充。

  1.基肥不足或苗勢較弱的地塊,應每畝追尿素7.5~1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或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5~20公斤,有利於花齊果多、確保高產。

  2.缺氮地塊花生心葉葉片淺黃而小、葉脈失綠,應每畝追施尿素5~7.5公斤;若缺磷,則植株發育不良,葉片呈藍綠色且向上捲曲,可畝追磷酸二銨7.5~10公斤,並每畝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缺鉀則葉片呈深綠色,邊緣乾枯,應畝追硫酸鉀10~15公斤或草木灰50~100公斤;缺鈣植株生長緩慢,空殼率高,應畝追生石灰40~50公斤,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3.適時培土。培土的關鍵在於適時,過早,由於植株較矮,果枝易被土擁起而造成傷害,雜草尚未全部萌發易造成草荒;過晚,則延長後期果針入土時間,對早期莢果發育不利,使幼果、秕果和爛果數量增加。適宜的培土時間是:花生單株盛花期,少數果針已入土,大批果針尚未入土。要做到串溝不傷根、培土不壓蔓,有效促進已入土果針的正常發育,併為迎接中上部果針入土創造條件。

  二、及時澆水排澇 俗話說“地幹不扎針,地溼不鼓粒”。就是說在花生生長的中、後期,地皮要保持“見幹見溼”。盛花期至飽果期若降雨過多或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超過田間持水量的80%,就會因土壤缺氧影響根系或莢果發育,造成大量爛果。此期受澇,花生爛果率增加,平均減產30%左右。所以,對易澇地塊要及時疏通排水溝,做到小雨不內澇,大雨不成災。

  三、噴施微肥和防早衰

  1.噴施微肥。微量元素對花生的生長髮育起著其它多種元素***如氮、磷、鉀等***無法替代的作用,一旦某種微量元素缺乏,就會通過植株的外部形態表現出相應的缺素症狀。花生對鐵、鉬、硼、鈣等微量元素較為敏感,特別是鐵極為敏感,在鹼性土壤種植花生易發生缺鐵症,表現出黃葉白化症狀。如及時噴施鐵肥,可使花生葉色在幾天內由白轉綠,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據試驗,在秋花生盛花期和莢果充實期各噴一次0.4%的硫酸亞鐵,可增產10%以上。鋅供應充足,花生生長旺盛,株壯葉茂。如在鐵肥中加鋅肥混合噴施,增產效果更好。

  2.不可過分化控。由於噴施大量的化控藥劑,如大量噴施多效唑,使得個別地塊花生出現了未老先衰的現象。因而對於基肥施用不足或高產田花生,在花生生長的中後期噴施葉面肥,是奪取花生優質高產的一項有效措施。可於收穫前30~50天葉面噴施1%尿素加0.5%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每隔10天噴1次,一般噴2~3次,對提高葉片光合能力、促進莢果飽滿有明顯作用。

  四、適時防治病蟲害。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用48%的樂斯本乳油200毫升/畝加適量水稀釋後與1公斤細沙拌勻,或用5%的辛硫磷顆粒劑3公斤/畝,與細乾土1.5~2.5公斤混勻後,結合培土迎針掩埋於花生附近。

  防治棉鈴蟲、造橋蟲、斜紋夜蛾等害蟲,當百墩幼蟲***卵***30頭以上,且30%為米黃色個別已孵化,應在幼蟲3齡前,用蘇雲金桿菌噴灑葉面,或者用高滲阿維菌素3.2~4.0克/畝對水60~75公斤噴施。

  花生葉斑病的防治,可用75%百菌清150克/畝噴霧防治,同時,兼治花生鏽病,也可用井岡黴素100克/畝或者硫磺膠懸劑15~20公斤,葉面噴灑。

  五、適時收穫。當花生上部果枝葉片變黃,中部葉片大部分已經脫落,果殼網紋清晰,剝開莢果後,果殼內海綿層有黑色光澤,籽粒飽滿,種皮紅潤,飽果率達85%時,表明花生已經成熟,必須及時收穫,收穫過早、過晚都會降低品質及產量。

  花生飽果成熟期“四噴一排”促高產

  花生的飽果成熟期是指半數植株有飽滿莢果至多數莢果成實飽滿,即成熟收穫的一段時間。中熟品種歷時約35~45天,極早熟和早熟品種短些,晚熟品種長些,夏直播花生與春播同品種相當或略長。山東、河北地區春花生飽果成熟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夏直播花生在8月底至10月上旬。這一時期增加的果重一般可佔總重的60%以上,所以此期加強管理,有望使產量有大幅度提高。

  此期田間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減緩葉片衰老變黃速度,推遲落葉時間,保持較大的綠色葉面積,維持較長的功能時間;增強光合強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營養物質積累量;促進莖葉中的營養物質向莢果內運轉,提高運轉速率,加快莢果充實,儘快形成經濟產量;控制主要病蟲為害,減少損產數量。田間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四噴一排”:

  一、葉面噴肥 花生進入飽果成熟期後,由於根系老化,吸收能力降低和根瘤固氮及供氮能力減弱,往往因脫肥引起早落葉。花生後期葉面吸收能力增強,及時多次葉面噴肥可有效補充養分,推遲落葉,具有作用迅速,吸收利用率高,投入少,受益大等諸多優點。噴肥的種類易選用含磷和鈣成分較多的葉面肥,如臺灣產“嘉泰豐”。

  二、噴調節劑 此前未噴調節劑或已噴調節劑作用不明顯的田塊,要補噴一次800~1200倍液“壯飽安”***注意不要噴到地面上***,可明顯使葉片增厚,葉色變濃,推遲落葉時間,加快莢果膨大和充實,並能增強抗旱性和耐澇性,減緩因噴施多效唑及含該成分的調節劑引起的早衰。

  三、噴殺菌劑 葉斑病尤其是網斑病和褐斑病是引起花生早落葉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發生蔓延迅速,往往幾天內葉片大量脫落,造成減產。結合葉面噴肥,加入代森錳鋅或甲基託布津等廣譜性殺菌劑,可大大減輕為害,推遲落葉。多菌靈和以多菌靈為主要成分的殺菌劑效果不佳,還易誘發後期鏽病發生。

  四、噴殺蟲劑 後期為害花生葉片的主要害蟲是棉鈴蟲、造橋蟲等食葉害蟲和葉蟎***紅蜘蛛***等,前者高溫多雨高溼條件下易發生為害,後者則在氣候乾燥條件下發生,應注意檢查,在幼齡階段和點片發生時噴殺蟲劑和殺蟎劑防治。對蠐螬、金針蟲、螞蟻等地下害蟲要在此前防治的基礎上,檢查結果土層內仍有幼蟲或被害狀時,再撒施一次速滅地蟲藥肥粉或用甲基異硫磷灌墩。近期檢視花生田內蠐螬成蟲排便量和中上部葉片被害狀,預計幼蟲為害較重,應加強防治。

  五、排水防澇 花生生長後期雨水較多,地內積水和土壤耕作層潛水過多,也是引起早落葉的原因之一,重者還可能引起爛果損產,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和耕層潛水。

  此外,當大部分葉片脫落,頂部葉片、莖枝變黃,大部分莢果飽滿時要抓緊收穫。收晚了掉果多,產量降低,品質變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