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海蔘圈投苗前後的成活率

  又要來到春季投放海蔘苗的時候了。年復一年的海蔘連養模式,即便是每年春秋兩次投苗,對某些養殖戶來說,苗種成活率仍然偏低。今天小編就來介紹給大家提高海蔘圈投苗前後的成活率的方法。

  海蔘圈苗種成活率低的原因

  投苗方式不當:

  許多養戶從經濟實惠角度出發,喜歡秋季投放一斤4000-5000頭苗種,並直接潑灑入塘。幼小參苗,活力較差,不適應塘底環境,成活率大打折扣。另外,苗種運輸時間,運輸方式,投苗當天氣候,投苗早晚時間等方法細節,也影響苗種成活率。

  塘底環境不良:

  由於連續多年養殖海蔘,塘底有機物沉積,有害物質積累,底質環境受到損傷,淨化功能降低。底質出現偏酸性,春季PH值在7.0-8.2之間波動,夏季PH值在7.0-8.2之間波動。大型海藻死亡腐敗分解後,底泥中的亞鹽在0.1-0.4之間波動,硫化氫時有操標,溶解氧偏低。重金屬超標,環境中氮磷比失衡,微量營養元素貧瘠。底質老化,營養結構不完整,底質環境不利於參苗生長髮育。

  苗種本身質量:

  目前為海蔘池塘養殖提供苗種的育苗途徑分為兩種:有4月份升溫繁育的,6-7月份常溫繁育的。親參有室內完全人工促熟的,有來自池塘和海區自然成熟的。由於目前室內人工促熟親參的飼料,水質管理及外保健技術尚不完善,升溫育苗所獲得的幼體質量良莠不齊,升溫育苗的苗種質量不如自然成熟的親參所獲得的質量。

  另有,在繁育培養苗種時的飼料,操作,水質調控,保健技術五花八門。用菌,用藥,農藥處理敵害撓足類,玻璃海鞘等,蛋白過高,飼料投喂量大,對參苗的健康都有很大影響。育苗室繁育苗種本身就存在先天抗逆性差,對環境適應性低的缺點。

  提高海蔘圈投苗前後的成活率的方法

  1、選擇質量好的苗種:常年選定育苗場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培養出的苗種,保證苗種入塘後對環境的適應性,儘量少用藥物苗。

  2、採取正確的投苗方式:投苗時,應將苗種投放到網礁等人工礁上,或者做好網箱暫養達到規格後,再行投放塘裡。網箱還應採取遮光措施,提高成活率。同時,注重苗種運輸,氣候等細節因素。

  3、減輕塘底負荷,抑制大型海藻過旺繁殖後死亡:通過人工除草,藥物控草,配合人工使用氣泵船沖刷塘底等方式,改善底部環境。

  4、池塘架放增氧裝置:可以選擇羅茨鼓風機,葉輪增氧機,空氣壓縮機等進行增氧。

  5、改善底部酸性環境:池塘每年定期使用2次生石灰,畝用量為2-4公斤。

  6、分解塘底有機物,降低有害物質毒性:使用微生態製劑以芽胞桿菌***益參菌,生物底改王***為主,沒有增氧機的池塘,夏季高溫季節不要使用,避免引起缺氧。

  7、化學方法氧化老化塘底:針對有黑、臭味的塘底用化學底改以過硫酸氫鉀複合鹽***臭氧底改片***為主,或者使用增氧片,每年使用2次。

  8、解除塘底重金屬,降低塘底硫化氫毒性:可通過潑灑植物活性物質***活水解毒修復液***來解除塘底重金屬,降低硫化氫毒性。

  除此之外,根據海蔘連養模式,以及輪捕輪放養殖特點,我們重點推廣海蔘養殖經典保健及環境修復技術。該技術強調在春秋兩季,海蔘生長期的保健及底部環境修復同步進行。採取邊養邊復壯,邊養邊修復的方法。每次放苗前潑灑植物活性物質***全效倍力健***,全年潑灑倍力健6次,使得投放對頭一年的苗種成活率提高到8成以上,對頭二年成活率達5-6成。還可達到海蔘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產量提高50%以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