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的蒜黃怎樣種

  蒜黃是人們普遍種植和喜食的蔬菜,為大蒜的幼苗,利用大蒜鱗莖在黑暗條件下進行軟化栽培而成,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蒜黃,,許多地區靠栽培蒜黃髮展致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蒜黃怎麼種植出來的吧!

  蒜黃的高產栽培技術

  蒜黃菜,金黃細嫩,營養豐富,在冬季和早春,是城鄉千家萬戶喜愛的一種蔬菜。栽培蒜黃只要掌握技術要點,就能獲得高產高效。

  一、選好場地。可選擇避光的地窖、溫室。也可自建半地下窖,一般挖成寬2米、長度根據栽培面積而定,深度為1-1.3米的坑,挖出的土墊在坑四周,墊高20-30釐米。然後用玉米稈或硬柴稈搭棚,棚上覆蓋馬糞或泥土,使它避光保溫,南面留一個可以進出的洞口。

  二、選用良種。蒜黃菜主要靠蒜瓣內貯藏的養分生長,所以要選蒜頭大、蒜瓣大的大蒜做種。最好選6瓣的紫皮蒜做種,長出的蒜黃菜粗壯、整齊,生長快,產量高。

  三、適時播種。12月底播種的,春節前後可上市。播種時,在窖底鋪7-10釐米厚的肥沃細土,然後整平。大蒜用清水浸種12-16小時,撈出瀝水後即可下種。要一頭一頭排嚴,蒜頭與蒜頭之間的空隙,用蒜瓣補上。排嚴後,蓋3-5釐米厚的肥土,然後將窖口封嚴。

  四、播後管理。蒜黃菜生長的關鍵是水分和溫度。播後每隔3天左右噴一次水,保持溼潤。噴水後發現表土下沉露出蒜尖時,再用細土蓋嚴。適宜蒜黃生長的最佳溫度為20-25℃,溫度低於15℃,蒜黃生長慢。如遇低溫,可採用電燈或煤爐升溫的辦法增溫。

  五、適時收穫。栽培28-30天后的蒜黃,株高可達35釐米左右,此時即可收割。收穫前2天要噴一次水。收割要細心,不能踩傷、割傷蒜頭。割下的蒜黃菜,趁中午攤開晒一會,使之由“白黃色”變成“金黃色”,即可上市。當窖中的二茬蒜黃長至5-10釐米時。仍要做好噴水等管理工作。經過30天左右,就可收割二茬蒜黃。

  蒜黃的發展前途

  蒜黃是蒜苗經過軟化栽培或黃化栽培的產物。在無光條件下,滿足大蒜生長的溫度、水分要求,利用蒜瓣自身的營養長成的黃色蒜苗稱為蒜黃。蒜黃葉色金黃,假莖白色,味道犯不著鮮美,質地柔嫩,纖維素少,屬於細菜。蒜黃的生產週期短,經濟效益高、只要管理得當,1千克蒜種可生產蒜黃1.2~1.4千克。在北方寒冷地區生產蒜黃調節市場淡季蔬菜供應,栽培方法簡單,用工少,有較好的發展前途。

  蒜黃生產築畦

  大棚中如果長年生產蒜黃可建成永久性半地下式溫室。建造方法:在棚內做成寬2米、長3米、深0.5米的槽子畦或在地面上築起0.5米高的畦梗,以便進行覆蓋遮光。畦做成後隨即整平畦面,畦內增施腐熟有機肥料,鋪3-4釐米過篩晒過的細沙土,混勻成細肥土,平整後即可播種。蒜種處理及播種方法與栽培青蒜苗相同。

  栽培蒜黃三要三不要

  一、要細沙,不要土壤。栽培蒜黃不同韭黃之處在於,韭黃要先在肥沃的土壤中培育收穫一次,然後割去青韭,留著莖根,加罩器皿遮光,並繼續施肥澆水;而培育蒜黃則是用良種蒜頭播種,蒜頭已積藏有豐富的養分,所以就不一定要有土壤來作培育的基質。

  培育蒜黃雖然可以不要土壤,但需要細沙,以便播種,並固著蒜頭,向下生根,朝上發葉。

  二、要通風,不要陽光。生產蒜黃的原理就是在無光的小環境中長葉,不需光合作用,因此葉片非綠色,呈鵝黃色,莖部呈清潔的雪白色。質地柔嫩,美味可口。

  培育蒜黃雖然不要陽光,但要通風。尤其是在夏季氣溫較高,在室內大量栽培時,容易產生較多的熱氣和特殊臭氣,因此需要控溫及通風裝置,使室內通風良好,形成冷涼清爽的環境,這樣才有利於蒜黃的生長。當氣溫低於15℃時,蒜黃生長受阻,增加保溫設施,明顯能促進生長。

  三、要澆水,不要施肥。上面已提到,蒜黃是利用蒜頭自身累積的豐富營養,提供在無光的環境中萌發黃葉的,因此在培育蒜黃的整個過程無需施肥。由於無需施肥及噴灑農藥這一特點,蒜黃屬於地道的健康清潔蔬菜,從而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培育蒜黃雖然不要施肥,但要澆水。蒜黃本身含水量達91.9%,生長過程需要大量水分,如缺乏水分,生長緩慢並葉片粗糙,品質降低。因此在培育過程要保持細沙溼潤,經常澆水,形成冷涼清爽溼潤的環境,促進長出高品質的蒜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