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峰葡萄種植技術與管理_如何種植巨峰葡萄

  巨峰葡萄,屬中熟類品種,該品種屬四倍體。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中國1959年引進。並在全國各地大面積推廣,成為深受果農歡迎的主栽品種。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巨峰葡萄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巨峰葡萄的栽培技術

  巨峰葡萄敗花嚴重,坐果率低,果穗鬆散,重摘心可以提高巨峰葡萄坐果率,增加產量,改善品質。

  葡萄開花前7-10天,結果枝在花穗以上保留2-3張葉片、營養枝保留5-6張葉片摘心,主蔓延長枝到立秋前後摘心。結果枝和營養枝除保留先端1個副梢外,其餘副梢全部抹除。結果枝和營養枝先端的副梢長到一定長度時分別保留6-8張葉片和8-10張葉片摘心,其上發生的兩次副梢和主蔓延長枝的副梢均保留1張葉片反覆摘心。在摘心和處理副梢的同時,根據負載量疏去多餘果枝、營養枝和果穗,留下的果穗去掉穗尖的1/4至1/5,並去掉副穗。

  巨峰葡萄,果實成熟時果穗上的果粒應著生一致,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無核率達95%以上,糖度17度以上,果穗自然、完整、緊湊,無病斑、無病果、果粒大小均勻、外觀著色度基本一致,果實新鮮清潔、無異味、口感好。大、粒大、單粒重10克左右。8月下旬成熟,成熟時紫黑色,味甜、果粉多,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種子易分離,含糖量16%,適應性強,抗病、抗寒效能好,喜肥水。平均穗重400-600克,平均果粒重12克左右,最大可達20克,果皮厚,紫紅色,有果粉,果肉較軟,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平均果重8克,經激素處理可達12克,果粒呈卵圓形,穗重600-1500克,果肉硬而脆甜,品質極佳,7月中旬成熟,極耐貯運,果粒深紫到黑色,含糖量17%,果粉厚,果肉硬,可刀可切片,耐貯運。

  巨峰葡萄的生長習性

  巨峰葡萄生長需水特性,在溼度管理上有不同的要求:芽萌動期到花前,相對溼度控制在70%~80%為宜;花期要求相對乾燥,利於花葯開放和花粉散發,過於乾旱又易出現花冠不開裂脫落乾枯在花蕊上不正常現象,影響坐果。

  巨峰葡萄的地理分佈

  我國1959年引進,安徽寶鳳苗木在全國各地大面積推廣種植。在山東平邑、龍口、河北昌黎、威縣地區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7月下旬果實成熟。採用日光溫室栽培,8月上旬、即可成熟上市。威縣葡萄已成為冀南地區最大的產地。湖南衡陽地區都盛產此種葡萄。上海馬陸地區也盛產此品種的葡萄。遼寧蓋州巨峰、紅提葡萄。

  巨峰葡萄的栽培技術

  概述

  巨峰葡萄是生產中的主栽品種之一。至2003年以來由於片面追求產量,管理跟不上等原因,使品質下降,影響其商品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因此應從限產提質入手,狠抓綜合管理,從而提高巨峰葡萄品質。其技術措施如下:

  施肥灌水

  巨峰葡萄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對氮磷鉀的比例要求較嚴格,一般每增產100公斤漿果,需要增加1公斤氮、0.3公斤磷、1公斤鉀。因此增施有機肥,追施葉面肥有利於提高果實品質。巨峰長勢較旺,在生長季節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過量的氮肥易造成植株徒長及落花落果,同時影響來年的產量。適當增加磷鉀肥。漿果生長初期可葉面噴施1—2次速效氮肥;5月底結合灌溉每株施硫酸鉀0.2公斤;採前1月和2周各噴1次0.3%磷酸二氫鉀。從葡萄萌芽到漿果著色前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採前2—3周不宜灌水。

  整形修剪

  聖雅莉思

  疏花疏果

  造成巨峰葡萄品質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產量過高。因此要限制產量,每畝2000—2500公斤。通過合理負載,疏花***序***疏果***穗***,調整好樹勢長相,保持樹勢中庸,達到豐產穩產優質目的。一般延長枝和弱枝不留果穗,中庸枝留1個果穗,強壯枝留1—2個果穗。使有效葉片和果穗之比為15—20:1。在開花前掐去花序尖1/5—1/4和第一副穗。果粒膨大後及時疏除小粒、病蟲粒和裂果。

  果實套袋

  套袋能有效地減輕葡萄病蟲害的發生,保證果實不受農藥汙染及鳥、蜂等危害,使果皮光亮,色澤鮮豔,提高品質。套袋一般在葡萄生理落果後進行,當葡萄綠豆粒大時,經整粒疏果後全樹噴布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藥幹後即可套袋,然後用細鐵絲或細繩把袋口紮緊綁於新梢或鄰近枝蔓上。在果實採收前2周除袋。採用葡萄專用袋或自制紙袋。

  適時採收

  巨峰葡萄一般在漿果呈紫色至紫黑色,果實基本顯示出品種固有的品質和風味時即可採收。採收過早果實著色不良,含糖量低而含酸量高,品質差。採摘應在晴天早晨露水乾後或下午。摘時用手捏住果柄,另一手將果穗剪下,避免碰傷果粒和擦掉果面上的果粉。

  溫室栽培

  溫室葡萄栽培,由於改變了生長髮育環境,葡萄扣棚當年能豐產,但花芽分化不良,第2年花量嚴重不足,有的甚至絕產,這一問題嚴重製約著溫室葡萄栽培的發展。鑑於此,我們把連年豐產栽培技術作為重要課題,進行攻關。自2013年來經過反覆研究和不斷摸索,基本上完善了溫室條件下連年豐產的配套栽培技術,1997年5月25日驗收的連續2年和3年扣棚的冬暖溫室,666.7m2***畝***產量3030.9kg和3109.68kg。

  材料和方法

  供試品種為巨峰,樹齡3年生、4年生。溫室內以南北行栽植為主,籬架式扇形整枝,栽植密度1.5m×8~1m。立地條件砂壤土,有機質含量0.8%±,P2O535×10-6***ppm***。K2O90~100×10-6,鹼解氮100×10-6。本地年均溫11.5℃,降水量600~800mm,日照2818小時,無霜期180~190天。供試棚均為冬暖式溫室。其中連續2年扣棚的是從栽後第2年開始扣棚,棚長55m,寬7.2m,面積396m2;連續3年扣棚的溫室也是栽後2年生扣棚的,棚長74m,寬9m,面積為666m2。扣棚時間1996年12月9日。除膜時間1997年6月30日。覆膜材料為聚乙烯無滴大棚膜,保溫材料為厚2~2.5cm的稻草簾。

  產量與效益分析

  兩個供試溫室,5月25日驗收時,已開始成熟。由於溫室栽培花期拖長,採收期也較大田延長10天左右,兩個棚均到6月上旬採摘結束***另有銷售因素限制採收時間***。當地售價批發前期每千克30~36元,中期每千克24元,後期每千克16元,平均單價約為20元。摺合666.7m2收入在6萬元以上,扣除成本***按新棚計13000元,肥料農藥2000元***,666.7m2經濟收益4.5萬元以上。從實際調檢視,平均單果重9~11g,果實著色良好,外觀和內質均與露天栽培的巨峰相似。特別是色澤上明顯優於大田栽植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成熟期晝夜溫差比露地栽培的晝夜溫差要大,利於花青素的形成。據測定,大田栽培成熟期的晝夜溫差一般是6~10℃***不超過10℃***,而溫室栽培成熟期的晝夜溫差在13~15℃,因此著色良好。

  溫室葡萄栽培主要技術

  溫度管理

  保護地果樹栽培的成敗,溫度的調控是關鍵。因此,扣膜初期的3~5天是全蓋簾期,待地面完全解凍後,葡萄經過自然預備、短暫適應後,開始白天揭簾升溫。升溫按生長階段的不同,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管理。前期,萌芽到開花前,由於棚內白天溫度可迅速提高到23~25℃。採光好、保溫佳的溫室可提高到27~28℃。要注意,超過25℃時應及時小放頂風,控制溫度。

  前期溫度過高,往往生長髮育不整齊。放風的同時,能補充CO2。此時夜間應注意保溫,使溫度維持在7~8℃。

  中期,開花前後,由於開花授粉對光照的要求極為敏感,白天要儘量增加日照,升溫,同時及時換氣。溫度控制範圍是25~28℃為宜。超過30℃,應注意開放頂風,換氣降溫。夜間做好保溫,使溫度維持在14℃以上,以利於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後期,漿果膨大至成熟,自然溫度開始回升,棚內外溫差小,容易控制棚內溫度,可維持棚內白天28~32℃,夜間15~17℃。晝夜溫差控制在10℃以上,利於漿果上色。

  溼度管理與灌水

  溼度管理的適宜指標,根據巨峰葡萄生長需水特性,在溼度管理上也有不同的要求:芽萌動期到花前,相對溼度一般控制在70%~80%為宜;花期要求相對乾燥,利於花葯開放和花粉散發,但過於乾旱又易出現花冠不開裂脫落而乾枯在花蕊上的不正常現象,影響坐果。此期棚內溼度宜控制在60%~65%之間,這也接近自然條件下露地栽培同一時期的空氣溼度***60%~69%***。

  澆水管理。扣棚後澆大水1次,芽萌動時澆第2次水。個別單花開放前澆1小水補充。其後全園用膜封閉。提高地溫,防止水汽上升,減小空氣溼度,等到全園95%的花謝花後,揭地膜澆花後第1次水,隔20天后澆第2次,漿果變軟前澆1次水,棚內澆水管理基本完成。

  施肥

  溫室葡萄在露天管理期,10月份集中1次施足有機肥。施用量掌握每666.7m24.5~5t***噸***。外加硫酸鉀50kg,磷酸二銨50kg。充足的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的CO2,補充棚內的CO2。

  扣棚後及時追肥,供應前期速效肥,芽萌動期追施1次三元複合肥,每666.7m250kg,尿素和磷酸二銨各50kg。花前葉面補肥2~3次***尿素、氨基酸複合肥和光合微肥等***。花後,結合澆水,追施尿素666.7m250kg,4月下旬漿果開始變軟時,追施硫酸鉀1次,施用量666.7m250kg。同時,連續進行2~3次葉面補肥。

  巨峰葡萄的病蟲害綜合防治

  溫室葡萄生長在特定的環境內,一般病蟲害較輕,主要防治物件是幼穗軸腐病、白腐病、褐斑病等。重點在芽前噴3~5Be石硫合劑,花前噴2次甲託並參照大田管理交替應用波爾多液和乙磷鋁等做好生長期防治。

  修剪

  修剪工作由於受溫室栽培的影響,分兩個時期修剪:

  夏剪:重點是培養結果後的副梢,其一是揭膜後將已結果的枝蔓拉平降低位置,留先端的1~2個夏芽副梢,抬高位置直立引縛培養。如一次副梢葉片不足的***一般2~4葉***,可用二次副梢補充,8~10片葉時摘心,控制生長,充實下部腋芽,留作翌年的結果母蔓。其二是將當年已結果但位置偏高偏遠的枝蔓,揭膜後,留2~3芽行重短截,促發冬芽形成新梢,待該梢長至8~10片葉時摘心,充實其下的腋芽留作翌年的結果母蔓。

  冬剪:落葉後進行,視新梢發育程度進行短截。拉枝留副梢的枝條一般留2~5芽短截,架面空間大、粗度0.7cm以上的可偏長點,細弱的一般偏短點***2~3芽***。通過重短截培養的結果母蔓,冬剪時可視情況適當留長點***接近常規修剪的5~7芽***。試驗證明,拉枝留副梢的翌年產量最高;重短截培養副梢的,產量亦可觀;按常規修剪法的翌年卷鬚多花芽極差,著果少甚至絕產。生物統計比較,前二種方法較常規修剪差異顯著。

  巨峰葡萄的溫室栽培需注意:

  ***1***溫室葡萄生產較常規生產成熟期延遲,分析其原因是由於覆蓋材料對光質有一定過濾作用,加之蓋簾保溫對日照時數的影響,導致棚內葡萄從萌芽到成熟生長日數至少150~155天,拖長10~15天。

  ***2***培養副梢為結果母蔓的方法成花好,可連續豐產。原因是除膜後副梢生長期完全處於自然環境,成花條件優於棚內的環境。而棚內成花期,由於光質和光照時間的影響,分化受抑制。加之,除膜後,原結果蔓上的葉片已完全老化,露地時期溫度高,消耗大於積累,樹體養分貯備水平低,第二分化期的養分供應少,花質差,卷鬚多,坐果不良。

  ***3***直接拉枝留副梢與重短截促副梢相比較,前者成花好,主要是由於重短截後,副梢有一個建造時期,養分的積累期相對較短,貯備水平偏低,故花穗的花序數少而緊湊。

  提高品質

  興安縣已發展巨峰葡萄3.5萬畝,年產量4萬噸,產值8000萬元,是廣西乃至華南地區最大的巨峰葡萄生產基地,興安巨峰葡萄晶瑩剔透,些裡透紅,以其粒大,色豔、汁多、味美、具芳香味著稱。在整個生長期,葡萄栽培實施套袋技術,避免了各種汙染,保證果實無公害,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葡萄至2003年以來巨峰葡萄的品質卻出現了下降的趨勢,有的果實成熟不良,果粒大小參差不齊,著色較差,果肉硬而酸澀;有的果梗變褐、枯萎、葡萄腐爛變質,嚴重影響了鮮食巨峰葡萄的市場競爭力,給廣大果農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應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提高其應有的品質。

  一、加強肥水管理。巨峰葡萄生長勢強,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

  通常每收穫100公斤漿果需純氮1.5公斤,磷1.0公斤,鉀1.5公斤;同時,漿果生長期間,水分充足,可以增大果粒,提高產量。但若在漿果著色至成熟期灌水過量,則果粒糖度低,酸度高,著色不良,裂果並易誘發灰黴病、晚腐病,影響巨峰葡萄的色、香、味、降低其品質。因此,灌水要適量,特別是在採摘前15-20天要停止澆水。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鉀肥,防止造成植株貪青徒長,枝葉鬱閉,通風不良、光照不足,使葡萄漿果不能正常生長和成熟,果梗脆嫩,果皮薄,對各種病菌的抵抗力差,。對此,應在漿果著色期,葉面噴施8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隔半月再噴一次,可提高漿果的品質。秋季落葉後,每畝施2000-3000公斤2%磷肥的腐熟有機肥,這時,地溫較高,利於有機肥的分解和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

  二、合理修剪。許多果農為了追求高產,夏季不疏花序。

  不掐穗尖,使養分供應分散,果粒大小及成熟不一。冬剪時輕剪長放,多留枝蔓,造成結果部位迅速上移,使果穗密集在架面的上部,由於負荷過量和分佈不均,使營養失調,很難形成優質果。所以,巨峰葡萄在花前對主梢要及時摘心,抹除副梢,使養分較多地輸送到花器部分,同時,適當地疏去部分花序,且在開花前3-5天掐去末端的1/4-1/5,使養分能集中供給留下的果粒。冬季採取中長梢修剪,每平方米架面留10-15個左右的新梢為宜,上下錯開,保證每穗葡萄生長達到15-25片葉,畝產量控制在2500公斤以內。這樣就可使果穗緊密,果粒整齊,成熟一致,提高漿果的風味和色澤。

  三、病蟲害的防治。冬剪時要徹底清理田園,消滅各種病原菌。

  在春季巨峰葡萄發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白粉病、毛氈病;花後一週噴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防治黑痘病;自6月上旬開始每10-15天噴600-800倍50%的退菌特3-4次,並間噴400倍乙磷鋁防治霜黴病,噴1000-1500倍40%的樂果乳油劑防治浮塵子等害蟲。如在枝條上發現有葡萄透翅蛾危害時,可向蛀孔內灌注50%的敵敵畏,然後用粘土將蟲孔封閉。為了防止葡萄上市後沾汙農藥,在採摘前半月左右,應停止噴施農藥。

  四、適時採摘。巨峰葡萄的生長日期為130-150天,有效積溫為3000-3200℃,在各種栽培措施適當的情況下,通常7月上旬開始著色,8月下旬成熟。

  只有在8月下旬開始,當葡萄漿果為紫色,含糖量在15%以上,含酸量為0.6%-0.8%,香味較濃時才可採摘。但有些果農為了搶佔鮮食葡萄市場,在8月上旬就將巨峰葡萄採摘上市,以致漿果都是些不成熟的青色果粒,糖和芳香物質的含量都較低。為了減少灰黴病的侵染,在摘前7-10天噴700-800倍甲基託布津,可使巨峰葡萄在貯存銷售過程中的發病率顯著減少。

  採摘時應選擇露水乾後的早晨或下午進行,陰天或霧天不宜採收,以儘量消除葡萄從田間帶來的熱量和溼度,同時應輕剪輕放,避免弄破果粒和擦去果粉。

  巨峰葡萄的裂果措施

  導致裂果的主要原因為:

  巨峰葡萄裂果多發生在即將收穫的時期。巨峰葡萄果實抗膨壓能力差,且對乙烯敏感,而接近成熟時果實內乙烯含量高,因此果實容易形成裂果;果實生長前期經常乾旱少雨,果實成熟時又遇多雨或者連陰雨,以及成熟後溫度的急速升高,並且天氣開始乾燥,這使巨峰葡萄在收穫時很容易發生裂果;巨峰葡萄的樹勢弱,但是留果量大,果實過於緊密,也易導致落果嚴重;施用氮肥較多;黏土地上的葡萄易澇易旱,急劇的外界環境變化易導致落果;沿襲傳統的修剪方法,摘心導致留取的葉片少,使樹體調節水分的能力降低,遇雨容易引起裂果;施用乙烯利催熟裂果,其中施用量大且早的裂果嚴重。

  裂果防治措施

  1、在果實生長前期和中期,注意多噴水或淋水。這樣,次表皮細胞壁和果梗的皮孔會明顯發達,可提高引起裂果的臨界膨壓;對果穗及附近葉片,噴施蔡乙酸15毫克/千克加脫落酸100毫克/千克,可以直到增大果實膨壓和膨大果實及延長葉片壽命的作用。生長後期儘量不用或延遲施用乙烯利催熟。

  2、葡萄園覆蓋地膜,可防止根系積聚過多雨水,抵制地表水分蒸發,減少土壤水分變化。乾旱時,覆蓋地膜與灌水結合能有效防止葡萄裂果。

  3、巨峰葡萄結果量過大,會造成果實著色不良,裂果增多,因此要注重調整結果量,因樹定產,減少裂果。

  4、施入氮肥要適量,增施磷、鉀肥,多施有機肥,黏生的土壤還應增加鈣肥施用量。

  5、改變傳統的摘心法,多留葉片。果穗以上副梢全部留2片葉摘心,去掉副梢葉腋間的所有冬芽、夏芽。達到每果枝正常葉片25-26片以上,增強樹體調節水分的功能。

  6、在裂果初期噴施萘乙酸20毫克/千克加脫落酸100毫克/千克兩次,能抵制植株體內乙烯的活性,可以較好地預防因施用乙烯利造成的裂果。


1.巨峰葡萄種植技術與管理

2.如何種植巨峰葡萄

3.葡萄巨峰種植技術

4.南方巨峰葡萄種植技術大全

5.葡萄高產種植技術

6.巨峰芽變葡萄種植技術

  ↓↓↓點選下一頁“巨峰葡萄的營養價值”↓↓↓